馬沛毅是杞縣第一名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和中共黨員,河南早期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者,曾任共青團開封地委農工委員,中共開封工會支部幹事會書記,河南省青年協社主席,團開封地委宣傳部、組織部部長、書記,中共豫陝區委委員,中共河南省委委員,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共青團中央經濟鬥爭部部長等職。1931年,他為共產主義事業,為黨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僅25歲。
恰少年,汲取真理奔走忙
馬沛毅,原名馬培義,又名宜軒,化名馬逸波。1906年出生於河南省杞縣縣城大佛寺衚衕一個小商販家庭。幼年時期,家庭生活貧寒,後來逐漸好轉,1913年,馬沛毅進入杞縣文昌廟小學讀書,後轉到縣立第一高等小學。他勤奮好學,加上天資聰明,學習成績優異,是聞名全校的高才生。縣教育局局長十分賞識,並將自己的親生女兒許配他為妻。馬沛毅思維敏捷,對文藝等方面均有極大的興趣,並熱心課外活動,頗得同學們的愛戴。
“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波及杞縣,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受到了新文化運動潮流的衝擊。這時,杞縣老一輩的知識分子孟墅垣孟新垣兄弟非常開明,為人正派,他們擁護俄國十月革命,同情社會主義,是當地有名的愛國進步人士。他們不與黑暗腐敗的反動士紳同流合汙,打算從教育下一代青年中尋找國家、民族的出路,積極推動新文化運動,他們在杞縣縣城開設了一傢俬塾,到1924年的數年間陸續從中、小學和私塾的學生中接收了四五十名學生。兩位老先生雖也講些古文、四書和宋明理學家的道德說,也介紹梁啟超的思想,以及時興的書報雜誌,提倡白話文,開闊學生的眼界。一時這裡成了杞縣進步青年集聚的中心。這些進步青年中許多人以後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比較著名的人物有馬沛毅、張海峰(張勃、張萃中)、吳芝圃(吳殿祥)、韓達生(韓紹棠),杜孟模(杜宏遠)、高光履(高炳坦)等。
1922年,張海峰、吳殿祥、韓紹棠、高光履等10多位青年在杞縣縣城發起組織了“讀書會”。馬沛毅得知消息後,立即表示熱烈地支持並積極參加。他利用假期返鄉宣傳和平時通信聯繫的辦法,積極參加讀書會的活動。“讀書會”是一個進修性質的組織,在課外,利用自修和交換讀書心得、經驗的辦法,學習社會科學和時事政治方面的知識,包括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研究。但目的還不十分明確。隨著對馬克思主義瞭解的加深,他們的注意力逐步轉向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問題的研究。《共產黨宣言》、《科學社會主義》、第三國際議案及宣言和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嚮導》及《新青年》、《中國青年》等書籍雜誌,是讀書會成員經常閱讀的書刊,也是他們吸取的重要的精神食糧。在杞縣,他們被反動派指責為“過激黨”。其實,這時他們一般還缺乏對階級鬥爭和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但是他們追求馬克思主義真理的迫切性都在不斷地增強。
馬沛毅在東南大學附中學習成績優良,政治覺悟也迅速提高,1924年夏,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到東南大學講演,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主張,馬沛毅聽了惲代英的講演後,思想上豁然開朗,他對惲代英肅然起敬,並親自找惲代英面談,聆聽他的教導,惲代英的指教使馬沛毅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對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路線、政策表示無條件接受和熱烈地擁護,願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不久,經惲代英介紹,馬沛毅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東南大學附中最早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之一。
閱讀更多 名相伊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