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運動的先驅楷模——馬沛毅

河南青年運動的先驅楷模——馬沛毅馬沛毅是杞縣第一名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和中共黨員,河南早期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者,曾任共青團開封地委農工委員,中共開封工會支部幹事會書記,河南省青年協社主席,團開封地委宣傳部、組織部部長、書記,中共豫陝區委委員,中共河南省委委員,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共青團中央經濟鬥爭部部長等職。1931年,他為共產主義事業,為黨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僅25歲。

正青春,堅定信仰勇獻身

1927年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集河南5區(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農民代表會議,討論和部署支援北伐事宜。會議由黨中央農委書記毛澤東主持,他對如何組織農民武裝暴動,響應北伐軍北上等工作作了明確指示。中共豫區委根據武漢會議的精神和毛澤東的指示,派馬沛毅等到豫北安陽、臨漳、林縣一帶發動武裝農民,利用農民武裝“白槍會”襲擾奉軍,以實際行動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馬沛毅在這裡依靠黨、團組織,積極發動組織群眾,到“白槍會”中進行革命宣傳,發展左派勢力,團結中間力量,把廣大農民引導到北伐戰爭的革命陣線上來。在奉系軍網南下時,遭到了農民武裝“白槍會”的打擊;當奉軍被北伐軍擊潰退卻時,“白槍會”向他們發動了進攻,奉軍紛紛向農民武裝繳械投降。馬沛毅等領導的槍會運動,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5月上旬,北伐軍抵達鄭州、開封,率系軍被迫撤出河南。5月1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馬沛毅被選為團中央經濟鬥爭部部長,6月底,他奉命調回開封,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員、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公開叛變革命,大革命遭到失敗。這時,原武漢國民黨政府任命的河南省政府府主席馮玉祥也公開支持蔣汪反共,實行“清黨”,鎮壓工農運動。中共河南黨、團組織開始了更加艱苦的鬥爭,革命運動轉入了低潮,河南出現了一片白色恐怖。9月25日,馬沛毅見團省委組織部長趙宗潤隔夜未歸,怕出現意外,就派工作幹事李文前往滎陽探問。李到達後,被預伏的軍警逮捕。馬沛毅見趙、李二人未歸,斷定他們已被捕,便與新任團省委書記胡德成(即鄒努)商定緊急措施,以免發生危險。26日晚,他們已將一切文件、用具收藏妥當,等次日搬住新址,此時李文叛變,27日天亮前他帶著國民黨河南省警察局的偵察隊越牆而入,闖入室內,將馬沛毅和胡德成逮捕,團省委機關遭到破壞,馬沛毅被捕後堅貞不屈,但已被叛徒證實了身份,後被關進國民黨河南省第一監獄。馬沛毅在獄中和在這個時期被捕的中共河南省委委員、省委秘書長張海峰等中共黨員建立了黨的組織,發動、組織獄中難友與敵人進行鬥爭。他在獄中受盡了折磨和虐待,但毫不畏縮,為革命事業視死如歸。1929年3月,西北軍將領韓復榘叛馮投蔣,即被蔣介石任命為河南省主席,並派宋則久到開封成立“政治犯”清理委員會。河南地區中共組織及互濟會利用蔣介馮矛盾和清理“政治犯”之機,積極營救獄中黨、團員和群眾。中共地下黨員南漢宸等利用在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中的合法地位,大力營救共產黨的負責幹部。當月,馬沛毅因證據不足,又無口供,與在開封被捕的200多人一同獲釋,經當時任中共開封市委組織部長的吳芝圃接頭安排,暫時回家“隱蔽”。

1929年5月至1930年初,馬沛毅“隱蔽”期間,秘密找到在家養病的吳芝圃和大革命失敗後失去組織聯繫的黨員繼續開展革命活動。1930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三),馬沛毅收到中共河南省委的來信,要他馬上回到開封。當時他告訴父親,有要事要去開封。父親堅決不允,並說:“正月初五前家裡任何人都不能外出!”並希望他永遠留在家裡,讓他這個獨生兒子繼承家業。

馬沛毅拒絕了父親的懇求。他的父親絕望了,當即勃然大怒,拍案指斥:“明天你要走,就永遠別回家!我們斷絕父子關係……”馬沛毅毅然站起身來,走出了父親的房門,第二天天還未亮,悄悄地離開了家,踏上了去省城開封的大道。

此後,馬沛毅先後在開封、唐河、武漢等地秘密從事革命鬥爭。1931年底,馬沛毅家中收到他從漢口法租界寫出來的一封信,這是他給家裡的最後一封信。大意是說:“不要給我來信,我寫信要你們回信時,再來信……”從此以後,家裡人再也沒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他的戰友張海峰說,馬沛毅是1931年末在武漢因組織暴動未成,被叛徒出賣被捕並壯烈犧牲的。

全國解放後,河南省人民政府根據馬沛毅的革命事蹟,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