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精細動作到底怎麼鍛鍊?跟著專家學,在家也能做

何謂精細運動?精細動作主要指手眼協調動作,通過接觸物體瞭解各種物體的屬性,學會自己做事,逐步掌握更多的複雜技巧,以增強自信,促進認知的發展。從0歲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步驟的給孩子做精細動作,促進孩子的發展。

孩子的運動能力的發展有兩個部分:一是軀體運動,也叫大肌肉運動,是負責控制身體的。另一個叫精細運動,或者叫小肌肉運動或隨意運動。精細運動的發展主要是指手的運動,還有發音構音和說話有關的運動。今天我們重點討論嬰幼兒精細運動。

寶寶的精細動作到底怎麼鍛鍊?跟著專家學,在家也能做

精細運動和人類的操作、認知和語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常說的心靈手巧。也就是說,手的運動會促進嬰幼兒言語能力的發展、認知能力的發展,是孩子一生各項能力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們主要從大家能觀察到的,寶寶的手部運動的發展說起。一般寶寶出生以後,手掌經常是握拳的,偶爾張開,兩個月以內,他手掌的各項活動都是反射性的,比如說醒著的時候你把手指輕輕放在他張開的手掌,他可能會出現很短暫抓握反射,然後就鬆開了。

寶寶出生兩個月,由於寶寶的視覺的敏度有了提高,所以他開始有“前夠抓”,也就是伸手向前抓的樣子,這時候好象一個“拳擊手”,把手臂和手掌伸出去,握拳,再收回來。到了四個月,寶寶開始會注意看眼前的東西,並且開始抓到,但不知道是什麼?六個月有些寶寶可以出現食指和拇指捏抓的動作,八個月已經能夠判斷眼前的物品是什麼,到了一歲多的時候,他就可以隨意抓東西了,一歲半孩子可以用勺子,二十八個月左右可以使用筷子和叉子。到了四歲就可以繫鞋帶,五歲可以獨立使用餐具。每個寶寶大致精細運動的發展都會按照這樣的順序。但受遺傳和後天環境的影響,發展的速度是不同的。

寶寶的精細動作到底怎麼鍛鍊?跟著專家學,在家也能做

不同月齡寶寶有哪些遊戲或動作來發展寶寶的精細活動

嬰兒一、兩個月時,大人可以常用手指或帶柄的玩具運河觸動他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每天可以這樣“訓練”3~5次。

嬰兒三、四個月以後,可以用色彩鮮豔的玩具,如小綵球、彩棒等,放到孩子的眼前和小手能夠得著的地方。“引逗”其去抓、去握,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促進小手運動。

嬰兒五、六個月時,可開始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大人每天按摩孩子的指尖數次,並讓其自由地玩紙、翻書、雙手撕紙,讓孩子通過自己手指的運動使物體變形而體驗到快樂。

嬰兒七、八個月以後,開始教孩子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對捏物體,如從餐桌上揀起一顆小飯粒等。並讓其模仿成人伸各個手指,逐漸教會用每個手指單獨曲伸、彈動。

嬰兒九、十個月時,可有意識地教孩子拍手、招手、翹拇指,並開始配上相應的語言。

孩子長到周歲之後,對手的訓練應向更高層次發展,如教其自己穿衣服,系紐扣、鞋帶,使用湯匙等。再大一些,則教他們使用筷子。嬰兒用筷子對促進大腦發育很有益處。開始時,可以給他們準備一雙小筷子,教會用它扒、挑、夾食物。

寶寶的精細動作到底怎麼鍛鍊?跟著專家學,在家也能做

兩歲精細動作訓練

1、學穿珠用尼龍繩或紙繩穿木珠,選擇2釐米以上的水珠,珠孔口徑約5毫米以便穿入,防止寶寶吞嚥水珠,或選用粗塑料導管,剪成2釐米大小,讓寶寶學習穿珠。

2、玩套疊玩具如套碗、套桶等玩具,按大小次序拆開和安裝,父母可以先示範,指導孩子按次序拆裝,孩子會聚精會神地裝拆,可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學會大小順序,通過手的操作,實地觀察到套疊玩具一個比一個大,逐漸體會到數的順序和對空間的認識。

3、學畫圓圈用一張大紙放在桌上,讓寶寶右手握蠟筆,左手扶紙在紙上塗畫,家長示範在紙上畫圈,握住寶寶的手在紙上做環形運動,寶寶就開始畫出螺旋曲線,經過多次練習,漸漸學會讓曲線封口,就成了圓形。

上面給出一般寶寶在各年齡段的一些大的指導建議,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要適合寶寶的生活和學習,還需要家長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遊戲,不可千篇一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