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權糾紛調解與法律適用

相鄰權糾紛調解與法律適用

案件介紹

調解經過

調解員聞訊後立即與村幹部一道前往解決。經過調查查明,章某與王某同院子居住。因村民養的雞和鴨經常上菜地吃菜.章某主動編織了一塊長5米。寬60公分的籬笆用木樁固定在地邊,不讓雞和鴨菜園子吃菜,沒想到卻絆倒了王某。章某認為,籬笆是自己擋的是事實,但目的是不讓雞和鴨菜園子吃菜,王某自己摔倒,根本與自己無關。王某被絆倒既然不是自己故意造成的,就沒有什麼責任。對方則認為,籬笆是章某的,絆倒了王某,不找章某找誰?並要求章某承擔全部責任。雙方各持已見,僵持不下,意見分歧較大。調解員聽完了雙方的陳述,圍繞雙方爭議的焦點和各自的觀點,明確指出,本案中,章某是不讓雞和鴨菜園子吃菜,主觀上無過錯。而王某對損害後果的發生主觀上也無過錯且是受害人。因此,雙方對損害後果的發生主觀上都不具有過錯。

調解結果

調解體會

調解員在調解這起糾紛運用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法。王某與章某發生爭議的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對於王某不幸被鴨子籬笆絆倒的責任應由誰承擔的問題存在爭議。王某和章某各執一詞,聽起來似乎都有道理,但判定責任承擔的依據是法律的規定。調解員清楚明白地向當事人雙方講解了法律的規定,確立了責任承擔的依據,明確了當事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和如何處理糾紛才是合法正確的,糾正了大家對法律的錯誤認識。調解員的法制教育使有錯誤思想和行為的當事人受到教育,使當事人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心悅誠服地接受調解員提出的調解意見,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此時純粹的法律爭議已經解決,但一個好的調解員不會就此止步。每一糾紛對當事人而言都會在感情上造成一定的裂痕,如不能妥善巧妙的彌補裂痕很可能成為下一次糾紛的導火索。而且本案中的當事人還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近鄰,使大家不因這次糾紛而在心裡留下陰影是一個優秀的調解員所應考慮到的。在本案中,調解員通過道德教育,以情動人實現了這一目的,使雙方又恢復了往日和睦的鄰里關係。 法律和道德都是調節社會人際關係以及行為的規範,各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功能。人民調解中應當堅持依法調解,同時也不能忽視社會主義道德與社會善良風俗的作用。在法律有明文規定時,調解應嚴格適用法律的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時,應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倫理和善良風俗調解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如當事人的行為僅僅違反道德的要求,而並不違法時,或由於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或誤解引起的糾紛,往往不需要法律調整,而應根據社會主義道德輿論或教育力量進行調整,使不道德者受到批評和譴責,有過錯者受到懲戒。

法律鏈接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動、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物權法》第八十四條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

  第八十五條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係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七條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對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可以在受理前告知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在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第四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