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 計劃發射80顆小衛星

首個“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 計劃發射80顆小衛星

項乾消息:3月15日,首個“湖北造”天基物聯網組建工作啟動,計劃發射80顆行雲小衛星,分三個階段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這是湖北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行雲公司”)在其15日的揭牌儀式上對外發布的天基物聯網組建計劃。

據介紹,行雲公司於2017年12月26日在武漢成立,註冊資金3億元,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火箭公司、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湖北長江航天產業投資基金等10個股東共同出資組建。包括地方國企和民營資本。

根據世界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報告,預計2025年前,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美元至8500億美元。美國最權威衛星行業諮詢公司NSR預測,未來10年,亞洲將成為天基物聯網收入複合增長率唯一超過10%的區域,2022年有1億至2億臺物聯網設備有接入衛星的需求。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行雲公司董事長張鏑介紹,該公司致力於研製和發射在低軌道運行的小衛星並組網形成星座,建設天基物聯網,實現全球範圍內物聯網信息的無縫獲取、傳輸與共享,同時構建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服務的信息生態系統。2017年1月,首顆技術驗證星“行雲試驗一號”衛星乘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已成功發射入軌。

張鏑說,公司成立後計劃發射80顆行雲小衛星,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在計劃之外,行雲公司還可為客戶訂製衛星,如果北極用戶需求大,就可以研製發射一組極軌衛星。

與現有傳統物聯網相比,行雲公司組建的天基物聯網有許多獨到的優勢。系統覆蓋區域廣,能夠實現全球無盲區通信。同時系統抗毀性強,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應急情況下依舊能正常工作,在搶險救災、應急保障方面應用優勢突出,可以為應急救災快速建立通信鏈路和指揮系統,為個人外出提供應急通信保障服務,為戶外運動遇險人員搭建生命保護線。

商業模式方面,行雲公司主要是賣終端和收取服務費,未來不斷向服務環節深化和延伸產業鏈條,從各類用戶增值服務中獲取收益。僅終端一項,近幾年全國將有980萬個終端安裝需求。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與行雲公司簽訂意向合同,將訂購200多萬個衛星接收終端。

行雲公司還將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衛星製造、衛星應用等服務,遠期業務範圍還將拓展到空間飛行器製造、近地衛星服務、深空經濟探索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