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進鵬:科技工作者應以鐵肩擔國家興盛之責

怀进鹏:科技工作者应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作題為《科技工作者應以鐵肩擔國家興盛之責》的精彩發言,全文如下:

科技工作者應以鐵肩擔國家興盛之責

懷進鵬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我們濟濟一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和今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實際行動慶祝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節日,紀念中國科協六十華誕。在這裡我談幾點體會:

第一,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指引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寬廣的世界視野和深邃的歷史眼光洞察當代科技變革,鮮明提出“六個堅持”方略,明確科技創新部署。這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方法論和行動指南,更是新時代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基礎。在這一偉大思想的指引下,海內外科技工作者必將進一步迸發創新創造熱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再鼓征帆、再鑄輝煌。

第二,弘揚偉大精神,鑄就科技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精神氣質涵養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深刻指出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闡明愛國、創新、求實、協同、甘為人梯等精神要素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百餘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科學文明與中華傳統文化交流激盪中,一代代中國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報國實踐,成為偉大民族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和塑造者。“航天之父”錢學森曾說“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表示“國家需要,我就去做。”前輩科學家以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為共和國托起無數星辰。“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西遷精神”等彪炳史冊、光照千秋。

這些誕生於不同時代的科學家,擁有共同的精神品質;他們身在不同的行業,卻有共同的價值取向;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奮鬥,共同的追求是祖國的強盛。他們身上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品質之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美、中華民族精神之美。

可以說,中國科學家汲取著世界科學文明的養分,而同時他們身上鐫刻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烙印,傳承了中國革命紅色文化基因,承載歷史並昭示未來,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時代觀照。

第三,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征。在改革開放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偉大的精神以其強大感召力薪火相傳並愈加煥發出勃勃生機。黃大年、南仁東、鍾揚等當代科技工作者,接過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突破戰略高技術瓶頸和重大工程難關,以豐碩的創新爭先成果,詮釋了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濃烈情懷。“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黃大年以戰士般的豪情,展示出和平年代創新者的英雄氣概。“苦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黃旭華30年“水下長征”無怨無悔。“太行愚公”李保國紮根山區30餘年,用生命書寫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人民情懷。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劉自鴻、嵇曉華、孫強和張強等作為青年科研和創業代表,正在自覺踐行知識分子當以報效祖國和人民為抱負的理想信念。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新時代走向偉大復興的“新長征”。當代科技工作者應勇立時代潮頭,以鐵肩擔國家興盛之責任,妙手著創新恢宏之篇章,爭做國之脊樑、人民赤子。

第四,思想引領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當前,全球面臨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對於我國而言,突破創新短板,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力爭形成發展長板,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面對這樣的任務,挑戰前所未有,國家和人民的期待前所未有。科技工作者必須發力主戰場、打贏攻堅戰、勇闖“無人區”、開拓新賽場,向世界展示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精神。

黨有號召,科技工作者有行動,科協組織必須有新擔當。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又恰逢中國科協成立一甲子,我們要永葆改革創新精神,堅持傳承、創新、發展,為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目標不懈努力。科協組織要更有效地融入大局、聚焦靶心,全面提升政治引領、政治吸納能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能力,聯繫廣泛、服務群眾能力,進一步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科技工作者走向世界科技舞臺中央不斷注入強大動力,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不斷創造新的更大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