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2018年春推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數百部電視劇集中亮相。

在“中國網劇時代·北京論壇——‘我們離高峰還有多遠’”的主題活動上,包括著名導演、製片人韓三平,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侯克明,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等來自行業、影視公司視頻平臺的大咖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對於新網劇高峰,這些大佬們有怎麼樣的建議和探討呢?

韓三平:網劇產業會比電影更大

中國電影從08年到18年這10年飛速發展,發展的速度我自己都瞠目結舌。它後來也出現冰火兩重天,有的票房上來了,有的票房下去了,但是我覺得中國電影可以宣佈現在已立於世界東方不敗。未來的十年,我覺得中國電影要和中國的網劇和電視劇捆綁起來同步發展。

我簡單預測中國電影未來是什麼狀況,中國成為發達國家,人均每年進三次電影院,那麼就是42億觀眾人次,平均票房30塊錢,那就是1200億。去年是560多億,今年可能600億將近700億。它比較恆定的狀態是1200億到1500億,空間很大,舞臺很華麗,我覺得各位大有作為。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那麼,中國網劇怎麼弄?我曾經告誡過很多電影人,網劇、電視劇對我們中國的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7億多網民,有些片子一晚上點擊就收回它的全部成本。第一個它是高新技術的傳播媒體,它可以迅速地把內容產業傳遞到每一個人,這是不可阻擋的。但是電影還不行,電影還得從家裡買票到電影院,看完了以後還得回家,所以網劇的傳播力遠遠高於電影。作為導演來說,網劇的敘事能力和敘事內涵遠遠高於電影。兩個小時的電影,它很難講出國家、民族、人物的命運,它很難讓你體會到一個非常雋永的故事。

因此電影逐漸走向什麼呢?這種傾向很嚴重了——工業、重金屬、重音響,100分鐘把你振暈。

有一個東西逐漸被工業淘汰出來就是電影產品的核心魅力,是塑造人物形象。現在很多電影我們忘了,但辛德勒、巴頓我們記得,李向陽我們還記得,這些人物形象留下來了,所以我覺得網劇在敘事和表現人物命運和形象方面,它的表現力比電影強,比電影更豐富,手段更多。

另外網劇這個產業會比電影大,這個賬算得很清楚,我不詳細說了,因為更多的專家會在這裡對這個問題深入的探討。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最後談一點體會,怎麼產出一部好電影,或者怎樣產生一部好網劇?對於這麼多投資人、公司、出品人、管理者,我覺得五個環節要把住。第一個環節拍什麼;第二個怎麼拍,你怎麼把它拍成類型化;第三個是誰來拍,眾多導演,幾千個導演誰來,誰最合適?考慮的問題很複雜,有藝術問題,有品質問題,還有商業投資回報的問題;第四個問題才是誰來演,不是說大明星就是高收視率、高票房,屢試不爽,美國也不是這樣的;第五個問題是多少錢拍,投資多少,不是說越低越好,更不是越高越好,另外你如何把這個電影和網劇銷售到你所面對的消費者手中。

這幾個問題,大家把它搞清楚,我們再決定投一部片子。我個人也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很多失敗的教訓。

侯克明:12集網劇相當於30集電視劇的故事量

首先2017年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網劇藝術的誕生年。實際上網劇的誕生是2012年,當時形成了大量的點擊量和強大的影響力,所以2012年可以說是網劇元年。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網劇藝術質量弱一些,

所以各方對網劇的發展提出要求和想法。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網劇經過了5年的發展,也就是說到2017年形成了大爆發,它自身不斷地克服自己的問題,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包括社會、政府、輿論、平臺、製作人的共同努力。

在2017年網劇出現的突然的爆發,我們出現了這麼多好的網劇,口碑、點擊量都相當好,而且我們的網劇還走出去了,國外都買了,我自己在參加網絡評審當中,是完全沒有想到的,所以發展相當快。

中國網劇有哪些藝術特徵?這個很有意思,我為什麼說中國網劇?我們說網劇在全世界單把網劇拉出來做一個藝術門類不太好談,因為在美國網上播出的劇集和電視當中播出的劇集沒有什麼不一樣。網劇在美國實際上只是平臺的不同。

中國網劇自身規律第一個其實就是受眾,這些人,主要是青年群體,而且很有意思,他們可能被主流媒體有些邊緣化,或者這些年輕人下班了之後看電視看不及,或者不是他喜歡的菜,而恰恰網劇是他喜歡的菜。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還有一個不同,實際就是創作特徵不同。中國網劇是一幫年輕人拍的,美國網劇不是,美國電視劇、網劇只是大體系的副產品,因為大家知道電視產生之後,其實電視的內容生產是被美國八大公司控制的,它實際上最早的電視劇全是用膠片拍的,所以它形成了一種完全由電影人來做的體系。

那麼中國,我們從2000年之後,各個院校培養的電影藝術人才特別多,這些人幹什麼?想找投資人說我拍一個大電影3000萬、5000萬給我,但是對不起你是青年導演我憑什麼給你?所以有點進不去,有點門外漢。這些人群形成很大的聚集,突然一爆發在2015年2016年全改網劇了。所以網劇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形成了一批的青年導演、青年製片人,簡單說網劇是青年人拍給青年人看,這跟國外是不一樣的。

審美特徵,網劇確實是它在審美上有很強。首先它跟電影比,電影從90年代大片出現之後,就是視聽齊觀,畫面、聲音、爆炸、飛機等等,網劇跟它比你不可能那麼多。所以網劇更加追求情節,敘事這些方面,人物的塑造從這些方面比電影要強的多,電影恐怕更多是在場面上。

反過來跟電視劇比呢?電視劇可能更強調對話型,電視劇我也拍過很多,在90年代拍《官場現形記》等等。你說少了之後你拍不完,你老得說,電視劇必須控制在整個一集當中說的比例比較大。而網劇更加強調的是動作性、故事性、進展比較快,比電視劇快。我一個不成熟的說法,大概12集網劇相當於30集電視劇的故事量。

在網劇當中當然還包括剛才有人提到的它的神奇色彩很濃厚,同時流行文化,還有一些亞文化、非主流審美的訴求在網劇當中呈現得也是相當明顯,這是年輕人的特徵吧。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我們怎麼攀登中國網劇的高峰?我說一下個人的看法,四化,哪四化?我個人認為第一類型要多樣化,我們現在網劇確實很多,但是你仔細歸歸堆,你發現還是類型少,比如說穿越、案件等等,這些扎堆的東西太多。相反一些主流的人群他所關注的東西,現實題材的東西,可能在網劇當中體現就少。

另外審美一定要人文化,一定要用我們的人類的精神文化財富,用我們祖國的藝術,以此來豐富我們的網劇。因為網劇你仔細看太單一了,就那點事兒,能不能拓展一點,我們生活和藝術這麼豐富,能不能多一點東西。

還有思想現代化,我們要放眼世界、面向青年,同時一定要立足創新,老跟風不行,必須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有出路。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電影在2002年到2008年,那個時候每年電影都有一兩個古裝大片。當時有一個理論,就是電影只有大場面古裝才能賣錢,剩下不賺錢。某一年審片我看了一個片子,全是說話,全是在屋裡頭,也沒有明星,這怎麼賣錢呢,所有人都是這個觀點,結果出去之後大賣錢。這部片子叫什麼呢?叫《失戀33天》。《失戀33天》這劇本就有問題,從第一天到第33天,連高潮都沒有,也沒有很漂亮的女演員,沒有大場面,沒有動作,也沒有鼓掌,什麼都沒有,怎麼能賣那麼多錢呢?原因就是觀眾看膩了,觀眾希望看愛情。我們沒有滿足觀眾的需求,觀眾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絕不是像你們現在設定的就那麼幾種需求。所以一定要注意,提供好東西是最重要的,創新在這個行業當中永遠是最能夠賺錢的,必須用創新來引領。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對於中國網劇的發展,我個人一個認為就是媒體的融合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所以網臺聯動是很好的趨勢。但是我們要注意更多的是把觀眾拉到互聯網,反向肯定不可能,現在你把互聯網觀眾拉到電視去可能性不太大。

後面還會發生大變化,區塊鏈的問題一定會影響,現在我們是平臺為中心,如果去中心化的問題出來之後,將在我們的平臺,我們的網絡製作公司和作者之間重新分配,這個技術不知道什麼時間會出現,但是它一定會出現。出現之後,可能這個利益格局要產生巨大的變化。

我希望在新的變化當中,應該互相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一定要注意技術的發展有時候超乎你的想象,00年那時候我們搞電影技術,說電影技術要數字化,那時候天天膠片,誰也沒有想到突然膠片沒有了。我們這行業後面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去中心化是一定會發生的,我們現在的平臺是完全中心化,去中心化其實對我們影響很大

戴瑩:用戶不是上帝而是我們的夥伴

我最近在思考很多問題,思考的方式和方向其實是站在一個內容創作者的角度去想我們下一步到底應該製作什麼樣的內容,會產生很好的市場反響,以及經濟效益?

我想講的是超級網劇的AB面,現在市場討論最多的就是這個項目到底是要很高的流量還是很高的逼格,本來可以兩全,但是現在大家反而都走向比較急進的狀態,大家會說一個什麼網劇流量特別高,但是看上去特別low,我們要不要做這樣的類型。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現在電視劇更多的是老百姓藝術,更多的是敘事藝術,所以一切都應該是剛剛好的原則。你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現在市場上充斥的低端的網劇,或者你一味地追求我一定要做一個逼格特別高的類型劇。我們選擇大多數類型的時候,都在想怎麼能夠讓我們大多數的視頻網絡用戶得到認可和喜愛。

現在的用戶非常年輕,你不能真的給他做一個豆瓣2點多分的內容,他們就能產生共情和價值觀,他們需要真正的好內容。還有就是用戶下沉,現在再生產很多內容,尤其是電影市場,有一些劇集的類型下沉用戶做得非常成功,得到了大範圍市場內的共鳴,所以它才會產生一個特別好的經濟的效益。

還有一種觀念,以前我們都會說用戶是上帝,這是傳統企業裡面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話。其實對於藝術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我們的用戶是我們的夥伴。如果我們的用戶,你給了他已知的內容,激起不了他對這個內容的好奇心,或者喜愛。你一定要給他未知的。那會兒我看《喬布斯傳》,裡面有一句話對我影響比較大,我們的用戶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我們給他了,他就知道了。其實在我們文化產業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的用戶等著我們去創造好的內容給他們,所以他不是我們的上帝,他是我們的夥伴。

我們會發現現在小齡用戶觀看短視頻增多,視頻直播的觀看在減少,以及90後更喜歡本土化的故事,而且他們更加有文化自信。這一點對於我們內容創作者是非常好的一點,我們有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做一些小的預測,網劇的發展特別快,我們以前說一個世紀或者一個時代基本上是幾十年或者十幾年,現在在網劇這個市場,半年基本上就是一個時代的更新。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覺得未來精準年輕化是網劇市場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的年輕人對於類型的喜歡,就是懸疑、冒險、喜劇、推理、探案,包括青春仍然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題材。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還有一個其實就是二次元的崛起,當下的90後和00後,他們大量地看漫畫動漫,有很多很好的創意和基礎。所以未來二次元的一些轉換有可能也會是一個方向。對於平臺來說,未來自制和獨播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我們會去做什麼樣的內容?這個部分好像每年都說,世界大會也會去說這一點,換湯不換藥,還是這些,一定是做年輕人喜歡的。我們做項目如果不做情感穿透的話,成功機率會比較低。我們一定要跟我們的用戶,無論是在人物和情感上產生強共鳴,你這個戲劇的成功概率就會高很多。

還有一個就是不曲高合寡,但是格局仍在,我們最近接觸很多合作伙伴給過來的項目選題,應該給劇組留多長時間去做前期籌備,包括劇本創作、試裝試拍,然後再正式開機。現在很多項目是劇本沒有完成就已經開機了,或者開機之前提前拍一個定妝照就算結束了,調整的時間都沒有,更何況生產出一個精品呢。

直擊2018年春推會,中國網劇如何登上高峰?

點關注,不迷路,歡迎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