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变革的未来:无商业不智能,无智能不商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变革的未来:无商业不智能,无智能不商业

这说明,智能商业在以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以网络化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既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也将不断增强广大消费群体的“获得感”。

对零售产业而言,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商业与传统零售产业的融合也优化了产业效率,创造了全新价值,为产业发展、商业进步带了强劲的新动能。

智能商业破解零售行业痛点

随着新型购物中心的崛起和网购规模的扩大,传统百货商场都在经历时代的阵痛。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百货如履薄冰,打造智能化新型百货业态,似乎成为救命稻草。某传统百货品牌通过讯猫智能商业系统的赋能,依照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引入儿童娱乐、时尚消费及养生保健等新型业态,通过多层次业态经营,业绩大幅增加,最终焕发新生。

而对于传统的经销商而言,过去给商户送货,发货不定时,有的送货点特别远,往往凑齐了一车才会去送。此时商户会抱怨送的太慢,货都断了也没及时补上。智能商业体系之下,河南洛阳某品牌方便面经销商在升级为讯猫智能供应链后,通过分散式仓储与同城共享配送,让就近送酒水的代理商老刘连同我的方便面一起配送过去,配送效率大幅提高,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除此之外,智能商业还能够利用海量的消费行为、用户喜好等方面的大数据实现智能决策,甚至实现C2B智能化生产。一家饮料公司,每年出厂2亿瓶饮料,但是有30%滞销,最后只能折价促销,导致企业一直处于低毛利状态。而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商业手段,通过数据决策,化被动为主动,根据销售数据、促销情况、消费习惯、季节因素等等调整生产和促销手段,最终显著提升销售额、利润率等经营指标。

可见,智能商业已经在零售产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除了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等都蕴含着极大的价值,而第三方协同平台也显示出巨大的能量。那么,在智能商业的商业逻辑之下,还隐藏着什么样的商业发展趋势呢?

未来无商业不智能,无智能不商业

智能商业时代,商业将会是互通互联的智慧体,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整个供应链的升级,盘活海量的存量市场,优化产业效率,助力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未来无商业不智能,无智能不商业。

所谓智能商业就是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共享共生的全新高效协同,重构产业链和业务链,优化产业效率、创造全新价值。其目标是建立起高度可依赖的商业决策支持系统,目的在于赋能实体经济,提高企业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业界认为,构成智能商业有三大要素:第一、场景,包括服务载体,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的场景,提供和用户交互的界面,而且从界面实时采集用户的反馈;第二、数据,以信息化为基础,把商业场景数据化;第三、算法,根据系统反馈不断的优化迭代,其实就是算法的自我进化。

目前智能商业已经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支柱之一,未来没有人工智能的介入,商业是不成立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迅猛突进,智能商业将爆发更为强大的能量,也会对产业发展、民众生活带来更为颠覆性的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