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行動計劃 12個合作專題 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

3年行动计划 12个合作专题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快车道

根據中央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以“聚焦高質量,聚力一體化”為主題,著重就做好規劃對接、加強戰略協同、深化專題合作、統一市場建設、創新合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審議並原則同意《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和《長三角地區合作近期工作要點》。

值得一提的是,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的設立,源自2003年3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建議,本次座談會是2005年首次舉行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以來的第14次會議。會議確定,2019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省召開。

“要加強協同、抓好落實,上海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凝心聚力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不斷把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引向深入。”在6月1日下午舉行的成果發佈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如是說道。

一體化發展最新路線圖

李強總結指出,這次會議取得了豐碩而務實的成果: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進一步增強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以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完成為標誌,進一步明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三是以保障工作落實為重點,進一步構建更加務實有效的合作協調機制。

其中,三年行動計劃覆蓋12個合作專題,聚焦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濟互保、產業協同創新、信息網絡高速泛在、環境整治聯防聯控、公共服務普惠便利、市場開放有序等7個重點領域,形成了一批項目化、可實施的工作任務。

而剛剛成立4個多月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下一步將重點圍繞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在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多方參與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參與合作。

“行動計劃,重在行動。大家商定,對比較緊要又具備條件的事,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立即著手做,抓緊幹起來。”李強強調。

為此,30多項重要合作事項清單納入近期工作要點,確保能夠落地。近期重點是推進“六個一批”:抓緊編制一批專項規劃,啟動實施一批專項行動,率先制定一批實施方案,推動落實一批重大項目,積極搭建一批合作平臺,全力推進一批民生工程建設。

此外,隨會議舉行的簽約儀式上,滬蘇皖浙三省一市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共同簽訂了11個合作項目,涉基金、環保信用、基礎設施、信息化、區域合作、商務等領域各1個、產業領域3個、民生服務領域2個。

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

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從多方面進行推進。

春節前夕,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落地上海,從三省一市抽調了15名工作人員,其中上海8人,浙江3人,江蘇、安徽各2人。主要任務是編制三年行動計劃和今年的區域合作工作計劃,著力協調解決省際合作重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路徑研究,推動改革試點經驗複製共享等。

“由三省一市人員組成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的設立,雖說是三省一市新一輪合作機制建立進程中的一小步,但卻應被看做是長三角一體化工作邁出的一大步。”上海市發改委阮青副主任曾如此表示。

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李強在回答媒體關於“上海怎麼謀劃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率先發展”的提問時表示,要把成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制定三年行動計劃、開好主要領導座談會作為近期推進一體化工作的重點來抓,將聚集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專題合作、市場統一、機制完善五方面著力推進。

此後,長三角一體化更是動作頻頻。

5月21日,江蘇省蘇州市與上海市嘉定區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共同構建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23日,上海市青浦區與浙江省嘉興市簽訂戰略框架協議,上海的西大門和浙江的北大門嘉興再度“聯姻”。

此外,三省一市民政部門聯手,推動異地養老政策“通關”;目前上海與浙江、江蘇臨近的三個地區正在開展城鎮圈的規劃編制工作;滬蘇浙皖四地檢察長舉行座談會,決定建立區域環境保護的司法協作機制;滬蘇浙皖四地政法系統在上海召開了長三角政法系統推進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座談會,會上審議通過了《滬蘇浙皖政法系統關於推進更高質量平安長三角法治長三角建設總體方案》……

“我們應該要學習歐洲人務實的精神。長三角一體化要從具體的項目合作開始做起,避免在範圍廣泛的領域中進行抽象議論和長時間討論,過去長三角一體化就存在這樣的弊端。”劉志彪說道,“現在各方面的很多具體項目都開始推進一體化,經濟總體上呈現一體化的總趨勢,久而久之,久久為功,一體化就形成了。所以這一系列動作非常值得鼓勵和讚揚,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總體在向前推進

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由來已久。

2007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以中央文件形式對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指導。

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2014年,《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促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在徐長樂看來,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進程總體在向前推進,產業問題、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文化認同等方面,都有很多一致性,有共同的基礎。“國家層面的多輪規劃下來,卻沒有任何的實施意見和細則,實際上長三角一體化實質性進展極慢,顯然對於未來的發展很不利。三年行動計劃就等於從統一規劃開刀。接下來就看政府如何引導一體化不斷向前。”

劉志彪認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還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努力:把企業作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選擇合適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產業組織形式;在空間上以產業集群升級作為區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政府要從注重產業政策轉向注重競爭政策,統一有效的競爭規則可以避免政府對區域間貿易投資以及相應的生產要素流動的人為的政策限制;鼓勵區域內企業的收購兼併動;發揮上海自由貿易區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