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走向國際的華語電影導演很多,而只有張藝謀被觀眾稱為“國師”

老實說這個頭銜實在太沉,放哪位導演身上都是心理負擔。

但他始終是一座高峰。

“國師”這個稱謂裡暗含了對張藝謀“江湖地位”的肯定,也為他加上了一層使命感。

向世界講中國的故事,他的能力與成績有目共睹。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十年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依然是經典

張藝謀式商業大片總是伴隨爭議,但每次都有讓人驚歎的地方。

他實在很懂怎樣將中國文化裡的美視覺化。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前幾天,他的最新古裝大片《影》放出了預告。

81秒的片段集錦緊湊乾脆,看完我不禁感嘆:

老謀子這次是又美出了新角度啊!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這非常張藝謀,又是一個全新的張藝謀。

還未看全片,中國風的味道已然十足。

這是老謀子的專長。

在他的電影裡,少不了符號式的文化象徵

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中國式院落與燈籠: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十面埋伏》裡的竹林: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古琴、書法,甚至滴落的水,都是中國意境的元素。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這些該有的,《影》也一個不少。

預告一開始就是這樣的畫面: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雨絲、霧氣、青磚黑瓦。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野松,流水,石橋,身披蓑衣斗笠的人騎著瘦馬趕來。

頓時想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其他的,竹林,箏與琴、書法等等,更是全都用上。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你可以說是堆砌,但這些確實是中國風裡最易讓中外觀眾都產生聯想的具象化物質。

這次張藝謀還玩了一把中式哲學。

在預告、海報、劇照裡,都出現了“太極”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影》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太極的陰、陽二儀,是否就暗示著替身與正主的陰陽兩面?

這些意象概念其實並非張藝謀獨有,但為什麼張藝謀一用,就成為了他的一種美學?

鵝叔認為一是堅持,二是質感

在古裝及年代大片裡,張藝謀從不吝嗇對這些意象的使用。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上《長城》下《英雄》,是不是和今天的《影》也有相似的地方。

越是美就越需要質感,通俗說就是花錢。

看似單薄的飄逸長袖,其實需要層層疊疊來營造。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再看《影》的服裝,沒有最飄逸,只有更飄逸。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用現在被提得很多的一句話來說,這是一以貫之的審美,質量還高。

但為什麼說《影》又展現了一個全新的張藝謀?

在他的身上,

如此徹底的水墨風格,還真是第一次。

濃烈的色彩,是張藝謀的標籤。

《長城》裡,五個將軍要用五種顏色。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英雄》就更不用說了,簡直把色彩運用到極致,除了視覺衝擊,還強調著每個人的命運變化。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最直接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滿眼都是閃耀金。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結果《影》玩了一次黑白。

但仔細看,這黑白又不是後期調色,你仍然能感覺到光影和色彩感。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說這叫“物質化黑白”

不依靠後期的褪色處理,將服裝、道具、場景黑白化,最終呈現出這樣的水墨風。

其實都不能用“黑白”來形容,大概應該是“色彩斑斕的黑”。

你就說用心不用心,反正我是跪了。

另外,這次張藝謀似乎也放棄了大場面

人海戰術,整齊劃一,一直以來也是他的喜好。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但《影》更像一部靈巧的東方動作美學大片。

雨中激戰,是動作片的經典場面。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各式兵刃,讓招式充滿想像力,寫實又寫意。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最終張藝謀的視覺新角度會開闢出怎樣的效果,這點是值得期待的。

不過,視覺部分其實是張藝謀最不需要被擔心的部分,觀眾們可都盯著故事呢。

看完簡介,很多人都提到了黑澤明的《影子武士》,的確,二者有相似的思路,

都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向經典致敬,張藝謀是否能做到比肩甚至超越?這又是一個值得期盼的理由。

預告中也把“影子”的概念運用了一把,三個主要角色,都有著鏡像與對比。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目前看來,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兩面性,看來選擇“太極”這一元素也滿含暗示。

虛實與真假,人性的兩面,這是故事噱頭,也是對演技的考驗。

大家關心的重中之重,就是演員。

《影》集結了一個奇妙的組合。

孫儷極少出演電影,鄧超與鄭愷因“跑男”而更像是綜藝咖。

請到了王千源、王景春、胡軍這樣的中年實力派,又有關曉彤、吳磊這樣的新生代。

這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組合:實力加流量,藝術兼票房。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作為主演的鄧超和孫儷,要扛起本片“是否有演技”的主要責任。

拋開成見,其實兩個人都是好演員。

孫儷在電視劇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不演喜劇的鄧超,能夠演出《烈日灼心》的水平。

分飾兩角的鄧超,目前已經可看到精氣神。

一個陰森佝僂,一個英氣正直,差距顯出了他對角色的領悟。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在演員的調教上,張藝謀的功力依然值得等待。

畢竟在他的鏡頭裡,有最多面的鞏俐,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章子怡,還有倪妮到目前最具風情的時刻。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所有帶著爭議的演員是否都能逆風翻盤?讓我們一步一步揭開謎底。

當然,觀眾最期待“翻盤”的,還是導演張藝謀。

他曾經走上神壇,“國師”加冕,如今似乎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

只能說,相較於過去,也許是時代變了。

而一直對張藝謀心懷期待,只是出於一個原因:我們需要張藝謀

他所有的形式美,都是世界瞭解中國電影乃至中國文化的窗口。

去除濃墨重彩,這次的《影》一定會給外界展示出中國文化的另一面。

張藝謀攜《影》迴歸!這樣的電影只有中國人自己能拍!

他的故事裡,也從不缺乏對人性、道義的探討。

製作的真誠與用心,可以在無數花絮裡找到他倔強要求服裝、道具、攝影一遍遍修改調試的瞬間。

從這些層面來說,或許“翻盤”又不那麼重要了。

迴歸作品,迴歸初心,已經是一個導演最重要的地方。剩下的,不過都是附加產品。

所以我相信《影》是一部值得用心觀賞的作品,我不會因為其他評價而妄下判斷。

真想快點揭開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