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病,同一個醫生,同樣的建議,結局卻不一樣

同樣的病,同一個醫生,同樣的建議,結局卻不一樣

本文共計5054字

文章有點長,但值得一讀

同樣的病,同一個醫生,同樣的建議,結局卻不一樣

這兩個的故事,讓作為旁人的我們看到了硬幣的兩面,帶給了研究員很大的震撼,今天,我想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

同樣的病,同一個醫生,同樣的建議,結局卻不一樣

故事一:活著—六個月的生死苦樂

故事二:一個硬幣的另一面——美國看病記

看了《活著——六個月的生死苦樂》的帖子,勾起了無盡的回憶。 我老公也是兩年前查出頸椎腫瘤,我們也體會了天塌下來的感覺,也面臨過手術選擇,甚至也找過上海的肖醫生。

所幸我們兩個家庭都走過了這段人生最艱難的時候。 唯一不同的是,我們最後選擇了去美國看病。我們之前沒有去過美國,沒有美國醫生的朋友,我們也僅是小康之家。去美國看病是人生絕望中孤注一擲的選擇。

全國的醫生都推薦肖醫生,可想而知,他忙到啥程度。終於找到了肖醫生看病,箇中艱辛不提也罷。而肖醫生的診斷也是,脊椎腫瘤,只能手術。

走出門診大樓,心裡堵得慌。天開始下雨。這時看見護工推著病床在院子裡跑,躺在上面的病人還掛著鹽水,帶著氧氣包,家屬撐著傘努力想遮住病人的頭。

突然間,我崩潰了,不能想象這樣的場面,也許醫生看來,病人只是個數字,成百上千臺手術之一。但對我和家人來說,他是唯一的,我不能讓他躺在這樣的流水線上。我可以接受手術的風險,但決不接受疏忽或者輕慢帶來的損失。

老公是5月7日檢查出頸椎腫瘤的,5月30日,我們拿到加州大學舊金山分院醫療中心的預約單。國際中心為我們安排的是6月3日初診,主診醫生是神經外科醫生DR.Chou。

踏上赴美的旅程。內心忐忑不安,不知道要花多少錢,美國醫療以貴聞名於世。不知道能否治好,因為頸椎腫瘤總是和癱瘓、死亡聯繫在一起。

整個問診時間,一小時左右,費用500美金。因為我們沒有保險,自己付現金打6折,最後付款300美金。

之後開始放療,總共20次。費用約5萬美金。 羅伯特幫我們預約了一個月後的MRI檢查,那是真正檢驗放療效果的時候。

整個美國看病歷時3個月,沒有住過一天院,沒有掛過一瓶水,甚至藥也只吃了幾顆,幾乎沒有感受過任何痛苦。花費是7萬多美金,約人民幣45萬。

女神院長從另外一個角度給了我啟示:在這個故事中,抽絲剝繭,錢不是導致不同結局的主因,認知的差異才是不同結果的根源。第二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也許有一種方式可以更輕鬆地救自己的命,其實我們的選擇可以更多。而相通的是,無論是生活上,還是財富上,人與人最根本的差距其實就是認知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