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開源節流”對財務問題真的是一劑良藥嗎?還是說只是治標不治本?

1

富人思維、窮人思維和中產思維

當你發現想買的東西特別多,但是很多張信用卡顯示額度不足的時候,會有人告訴你,要“開源節流”,努力多賺錢,控制消費,剋制慾望,不然最後沒剩下多少錢,一旦出現急用錢的情況(比如身邊的人有大病),處境會非常惡劣。

你把話聽進去了,很順利地,你欠的錢像磚頭一樣越堆越高,錢包像紙一樣越來越薄,家庭財務這棟樓,似乎只要用手輕輕一點,就會轟然倒塌。

這就是很多白領和中產的現狀,怪不得一直焦慮。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羅伯特清崎提到:“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以為買入的是資產實際上是負債。”

我們不能粗暴地把人分為富人、窮人和中產,但是我們可以粗暴地把人的

“財商思維”分為富人思維、窮人思維和中產思維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窮人思維不見得真的窮,他們可能年薪30萬以上,但是一心只會想著消費,已有的就想要更好的,慾望無窮盡,一廂情願地以為消費能讓他們獲得長久的幸福和自由。

於是,“窮人思維”讓很多人真的變成了窮人,年收入再高,最後也是一窮二白(收入30萬,花費40萬),還信用卡的錢永遠比自己工資收入高,最關鍵的是:他們會經常經歷“錢荒”,很焦慮,很不幸福。

他們的所謂快樂,是建立在高消費高負債上面,是脆弱的,只需要一次金融危機、一次失業、一次大病,就會讓他們家庭分崩離析,甚至很難東山再起。

於是有“窮人思維“的人就會擁有“搏命”的心態,哪些地方高收益,就把錢全部押上,甚至借錢投入,最後損失慘重,負債累累,他們是傳銷和股市韭菜隊伍的常客。

為什麼“開源節流”的說法對他們沒用?

因為消費就是他們的剛性需求,降低消費會讓他們不快樂,沒有人能堅持做自己認定不快樂的事情,最為關鍵的是:

他們擁有的是“窮人思維”,這才是根源問題!

不改變思維,只會一直窮!

有“窮人思維”的人努努力,接觸到了有“中產思維”的人群,或者是通過在格局(geju100.com)學習,可以慢慢轉變為“中產思維”,他們開始懂得:要不斷買入資產,才能讓自己的錢越來越增值保值,而不只是拼命工作而錢不斷貶值!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但是就像羅伯特清崎說的:“中產階級以為買入的是資產實際上是負債 ”。

“哈哈,股市賺了20萬,我要趕緊換輛車!”

“三四線城市漲了,我們趕緊去買,不然就怕和一二線一樣限購了!”

“之前以為穩賺不賠的,我槓桿加了1倍,結果虧了一千萬”

你能從這些語言看出他們的焦慮,他們想要靠“投資”來獲得資產的增值,甚至可以這麼說:“大部分人想要靠投資獲得一夜暴富”。

有一個詞很好的形容他們:投機分子

他們當然不想當投機分子,但是中產思維在指導他們錯誤的行為,他們在努力開源,不僅僅增加主業收入,還在想著賺取投資的被動收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把錢投入他們所認為的“資產”,大部分中產正處於這個階段。

但是,他們的焦慮還是無法解決,他們的情況似乎也沒有多大改善,甚至可能比“窮人思維”的人更加慘。

“本來這40萬可以買輛新車,結果就因為聽你的,拿去做投資,結果現在虧完了!”這是“窮人思維”在嘲笑“中產思維”。

根源在哪裡?

“中產思維”的人根本無法識別資產和負債!

為什麼我們格局商學院通過無數的課程,帶大家瞭解了市面上90%的金融產品,教大家如何識別金融風險和金融騙局,還是會有很多人遇到一種新的投資產品,就來問我們:老師,這個產品適合投資嗎?

思維無法轉變,結果依然慘不忍睹!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2

識別資產和負債

2010年全球最有錢的388個人所擁有的財富差不多相當於全球一半貧困人口即35億人擁有財富的總和。

到2014年變成了85個人,2015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2人,到2017年你們猜猜變成了多少?

答案是8個人,一輛商務車就可以裝下了。

財富“思維”的階級化,正在使世界的財富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全球有8個富人所擁有的財富,比世界一半貧困人口的財富還要多。

試想一下:

富人手頭上的100億,不斷在買入正確的資產,增值保值,10年變成500億,而大部分“窮人思維”的人通過提高消費的金融,不斷把錢送給富人,有“中產思維”的人在不斷買入以為的“資產”(房子、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實際上是“負債”,不斷虧錢,不斷地被收利息,虧掉的錢也自然到了富人的手裡。

當富人摸索出財富的秘密,不斷買入資產,財富成指數型增長的時候,窮人和中產,還在想著如何進化,這個過程,他們努力保持財富不流失,但是卻依然不斷地流向富人。

那麼到底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

資產有兩個特性(至少需要滿足其中一點):

  • 自身長期保值增值

  • 無需經營,能帶來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不斷給你口袋增加錢)

以一套一線城市的房子為例:300萬的一套房子,每年增值8%,並且每年還有租金收入6萬,那就算是不錯的資產。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股東,投入100萬,佔公司股份30%,無需經營,每年都有15萬分紅,那也算是不錯的資產。

負債有兩個特性(至少需要滿足其中一點):

  • 自身不斷貶值

  • 不斷從你口袋拿走錢

以一套18線線城市的房子為例,如果不是自住房,100萬的房價跌成95萬,而且還需要20年不斷給銀行利息,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負債,會源源不斷從你口袋裡面拿走錢。

如果你購買的金融產品,一直虧,從08年經濟危機被套到現在,基本上就是非常嚴重的負債,一直貶值。

以信用卡為例,消費10萬塊,不分期沒有利息,也是負債。只要一分期,每年要交8%左右甚至更高的手續費,即使你投資了10萬的金融產品,今年收益是8%,但是你信用卡10萬塊一分期,基本上你今年的投資收益就是0,所以千萬不要隨便使用信用卡,更不要分期。

信用卡是資產的隱形殺手!隨時可能吃掉你辛辛苦苦獲得的投資收益!

反思一下:你現在持有的“資產”,有多少是在虧錢的?有多少是在不斷跟你拿利息的?這些損失掉的錢最終流向哪裡?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3

你能夠長期穩定地獲取收益嗎?

有更加殘酷的事情,即使你已經能夠簡單地識別“資產”與“負債”,你和“富人思維”還差了一億光年。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以為買入的是資產實際上是負債。

富人買入的資產能長期增值保值,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自己擅長的投資領域。

也許你今年獲取了一些不錯的收益,請問你能夠長期(10年以上)穩定地獲取收益嗎?

不行,這個問題足以難倒99%的人,不然“富人思維”怎麼會屬於1%的人呢?

很多“中產思維”的投資範圍很廣很亂:P2P、理財、基金、股票、比特幣、房產。

投資賺錢全看運氣,沒有自己熟悉的投資領域,也不知道自己買的是資產還是負債,無法獲得穩健的長期收益。

也許有的人擅長房產,打算這幾年靠買賣房產來提高年收益,但是限購把很多城市都禁止投資了,即使靠親戚朋友的戶口,也買不了多少套,更為關鍵的是,個人投資者,炒房必然受到國家限制!

投資本質上也是一項技能,買入資產,不斷買入增值的資產,應該是越做越輕鬆的,如果你越做越累,那麼就是一直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當你真的有了識別“優質資產”的能力,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找個好時機,不斷買進“優質資產”,坐等它們升值,其他人的錢,要麼消費掉,要麼貶值掉,你們的財富差距,開始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開源節流”無法根治你的財務困境?

4

你有擅長的投資領域嗎?

如果沒有,先投資保本的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選對一個投資方向,在正確的方法論指導下,儘早入門,儘早擁有自己的“富人思維”

否則,“中產思維”只會給你帶來無限的焦慮,以及惡化的現狀。

至於選擇什麼方向來讓自己登上頂峰,可能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電影和小說的英雄,都是通過不斷找到越來越高級的寶藏來讓自己成長為越來越厲害的人物,進而打敗越來越強的阻礙,實現自己的目標。

寶藏怎麼來的?

貴人相助、偶然得到、之前積累的福報的回饋,但是沒有多少英雄是靠自己“製造”出寶藏的。

趙正寶老師說過: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都是免費的,不是空氣、水和陽光,而是在投資領域能讓你實現財富自由的“真正寶藏”!

最難的不是怎麼消化吸收這些寶藏,最難的是這些免費的寶藏,埋在某個地方,你不知道放在哪裡!

通過“藏寶圖”,通過“仙人指路”,通過以往的福報帶來的運氣!來找到這些寶藏,讓你快速提升,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找對正確的投資心法!

在格局商學院,無論是免費的課程還是會員課程,都散落著這麼一些“藏寶圖”,你學習越多,越能找到正確的道路。

希望你能夠儘快過上這樣的生活——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業,就每個月賺到的錢,投入到確定性增長的“優質資產”,其他的時間,陪伴家人,享受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