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蘋果的能力,如果政策原因,富士康不給他代工,他能不能扶持起另一個“富士康”?

心死六七年55130

難,非常難!

其實他們彼此都不能失去彼此。

蘋果的最優選擇就是富士康,無可否認,但是對於富士康來說,失去蘋果這個最大的訂單,恐怕也是滅頂之災。

富士康是蘋果的最優代工廠,蘋果現在十分依賴富士康。

目前富士康承擔了蘋果公司70%左右的手機組裝份額,其實蘋果多年來也在一直致力於不斷削弱富士康的影響力與權力。比如明年蘋果將會重新分配iPhone的訂單比例,甚至選擇將一部分代工任務交給了和碩,但是即便如此,富士康依舊是最優選擇。

原因就是蘋果沒有自己的工廠,幾乎只是提供技術,但富士康擁有超過100萬勞工與成千上萬的熟練技工,蘋果如果失去富士康,轉而選擇其他代工廠,將極大影響到產品的生產進度和品控質量,甚至iPhone的創新與技術更新進度等等都會被耽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富士康目前具備常年累計的生產能力和經驗,這已經成為它與蘋果議價的資本

富士康失去蘋果,打擊也是巨大的。

如果撕掉蘋果代工廠的標籤,富士康的危機與短板將會全方位放大,現在富士康並非蘋果的唯一代工廠,目前和碩逐步壯大,而緯創也成為iPhone的第三家代工廠,蘋果削權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希望對並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富士康的依賴程度能逐漸下降。

所以他們都非常依賴對方,萬一很突然地被強制因素導致失去另一方,就很難找到替代者了。


歐界傳媒

答案很明顯:不可能。

美國自奧巴馬時代就要求美國企業迴歸本土,重振美國製造業。特朗普更是如此,不斷地給美國高科技企業喊話和施壓,但成效甚微,原因在於美國本土的製造業環境缺乏國際競爭力。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製造業大國,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全球製造業的兩部巨型發動機,國內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生畢業投入職場,中國擁有全世界素質最高的產業工人。

東南亞國家也想開展製造業,但客觀條件跟中國差距很遠,實際上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早已意識到完全依賴中國本土生產的危險性,這些年一直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建廠和生產分流,例如和碩、緯創、偉創力等等,但都不成功。事實證明,中國大陸本土外的密集性高科技製造業都不堪重任。

富士康在大陸有員工幾十萬,已經建好了複雜嚴密的生產線、精密磨具和整套的測試系統,及其熟練掌握這些高端製造設備的員工,要重建這些,沒有三五年根本不成。

即使樂觀估計,三五年後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之外建立了與現在富士康同等能力的蘋果生產線。而根據現在手機一年換一代的速度蘋果已經會落後華為3到5代,甭說在此期間股票大減,市值崩塌,即使美國政府力保它不死,停頓三五年後其全球領先地位一定會喪失。

美國商務部16日“封殺”中興3天后,美國福布斯網站刊登了全球技術諮詢與調查公司阿瑟頓研究(Athert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師讓·巴普蒂斯特·蘇的文章,標題是:“研究:如果中國封殺蘋果報復美國製裁中興、華為,結果會怎樣?大規模裁員、股市崩盤”。

巴普蒂斯特·蘇說,出現這種局面,蘋果將失去19%的收益,也會失去世界上最大的銷售市場,而這個市場將是未來強大的增長引擎。不僅如此,市值蒸發將迫使總部位於庫比提諾的蘋果公司裁員10%到20%,最多會達27000人。

他設想的還只是“禁止蘋果產品在中國銷售”,還沒提禁止蘋果產品在中國生產呢,禁止生產是釜底抽薪,蘋果失去的就不僅僅是19%的收益了,而是會立即破產。

但中國政府絕不會輕易停止蘋果生產線的,蘋果雖然是一家美國公司,但由於在大陸設廠組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家中國公司。蘋果代工廠給國家交納了大量稅金,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同時蘋果還採購了大陸最多的器件,對中國經濟做出了貢獻。如果貿然停掉生產線把蘋果搞死,中國也會蒙受不小的損失。

貿易戰就是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輕易不能擴大事態,雙方都難以承受。但如果衝突上升到國運之爭,那恐怕也顧不了這麼多了。現在事態遠沒有發展到這一步,讓我們靜觀其變。


奧卡姆剃刀

富士康恐怕比大家想象的更為強大。正巧上週世界智能大會,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做了演講,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幾個觀點,就知道富士康現在的能力了。


首先,郭臺銘認為他現在做的是工業互聯網公司。這個價值是消費互聯網的100倍。郭臺銘的觀點依據是麥特卡夫定律。根據梅卡夫定律,互聯網價值和終端結點的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工業領域,有大量的物聯網終端,這個數量遠遠大於PC或者手機,所以郭臺銘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消費互聯網平臺,甚至是富可敵國。


其次,郭臺銘認為,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實體經濟。工業互聯網將形成爆發式的增長,迎來了特別好的機遇。富士康會把自身的工業技術對中小企業賦能,實現“實體經濟+互聯網”。


從經濟的視角,富士康認為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是全球經濟總量的1/2。


自動化工廠

郭臺銘首先強調富士康已經不是一個代工工廠,而是一個工業互聯網公司。富士康每天遍佈於全世界的幾百萬臺機器都是由物聯網連接控制,每天產生幾百個TB的數據,經過富士康自己做的硬件,做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意查看任何工廠。


AI+製造

富士康現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大量應用於物流、檢測和設備技術診斷等。同時,富士康有自己的雲,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的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


雲平臺賦能

郭臺銘說,2017年5月9號,總理參觀富士康黑燈工廠(即不需要人,只需要機器人的製造工廠),富士康特地開了一盞小燈。總理說“富士康不能把技術留在公司內部,要替廣大中小企業服務”。郭臺銘當時承諾,富士康上市後必須為全國幾百萬家、幾千萬家小企業提供我們的賦能服務。


看了這些,大家還會簡單的認為富士康是一個隨隨便便可以取代的代工工廠麼?


科技行者

因為先發優勢和卡位原理,除非富士康自己倒掉,否則在富士康存在的情況下,蘋果沒法在兩三年裡從頭扶持起一個同等規模的代工企業。

為什麼?因為富士康的品控更好,產能更高。新的代工廠即使有蘋果的鉅額訂單,在短期(兩三年)的生產效率還是低於富士康的,這就削弱了蘋果的競爭優勢。

但是富士康不再給蘋果代工只能導致雙輸的結局。蘋果的鉅額訂單如果給了別家,那麼富士康將在兩三年以後面對一個強大的競爭者。


任易

你好,我是亞麻數碼,這個問題就由我來回答吧,可以做出下一個“富士康”!

蘋果公司作為全球第一大企業,企業中的大佬中的存在,其產品都是交給其他代工,而其核心技術才是蘋果的重中之重,蘋果在中國代工廠富士康就是負責組裝蘋果手機的,員工眾多,作為中國最大的OEM公司是否可以和蘋果談條件,讓成本上漲,這樣員工的福利也也就好了,企業的收入也就提高了,如果由於政策的原因蘋果是否會拋棄富士康?另起爐灶?


首先,富士康根本不可能這樣做,因為蘋果的產業鏈產生的利潤是富士康的主要的利潤來源,富士康不會這樣而放棄為蘋果代工而產生的巨大利潤!

讓一萬步說話,如果富士康真的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而最後放棄了為蘋果公司組裝手機,就會有更多的公司會幫蘋果公司組裝手機,例如綠點,錢大,可勝,和瑣,日騰等,這些公司會搶著做,iPhone在2006上半年年的銷售量在850萬臺,收益100億的美金,而起代工廠商也就只是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看起來是拿了一點點利潤,可是銷售額大起來還是可管得多。



近些年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廉價的勞動力已經不存在,已經沒有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那時的“打工潮”熱度,廉價的勞動力,廉價地租已經在慢慢的減少,著名的耐克運動鞋也逐漸將代工的場地逐漸轉向經濟落後的東南亞和印度,東南亞小霸王越南也在進行經濟轉型,這對於蘋果公司來說,是一個扶持另一個富士康的選擇。


這就是一個產業鏈的規則所在。(如有不妥多多見諒,筆者分析能來有限)


亞麻數碼

我做IT行業30年,做的就是最苦逼的半導體行業,鴻海在1995年代左右是我司下游廠商,也就是我司賣半導體產品給鴻海,對鴻海也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可能中國大陸民眾對鴻海的瞭解是鴻海代工蘋果開始,早在蘋果之前,鴻海就是世界最大的pc,nb,代工廠,鴻海代工的產品種類很多,只要有利潤的他都做,而且鴻海這麼多年能立於不敗之地就是他的良率高,價格低,蘋果之所以選擇鴻海做代工也是基於這原因,如果說蘋果要棄鴻海另選代工廠也不是不能做到,只是代價太高,在消費型電子產品瞬息萬變的時代下,蘋果在建立鴻海以外代工廠的時間裡,可能對手就找鴻海代工,瞬間把市場拿下,所以蘋果另建生產體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藍莓液


劉愛源

中國需要富士康,富士康需要中國。蘋果離開中國,將永遠不可能扶持起另一家富士康。是中國政府、中國勞動者和郭先生造就了富士康,而非蘋果造就了富士康。當然,富士康能有今日的規模,蘋果也有相當大的推助力!

沒有蘋果,富士康只是陣痛而已。沒有富士康,蘋果也只是陣痛而已。這兩家公司儘管分屬產業鏈的不同圖譜上,但無疑二者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富士康的壯大,是一種幸運中的必然。沒有中國大陸改開優惠政策,沒有勤奮守紀律高效率的中國勞動者,沒有郭臺銘先生的睿智和遠見,那富士康將不但歸於平凡,而且根本就無從成長壯大至今!


巽風之子

蘋果的玩法跟惠普聯想華為小米不一樣的!蘋果是純OEM且戰略投資入股關鍵供應商,舉個例子,富士康,綠點,可乘廠內的關鍵設備所有權全部是蘋果的,關鍵工程師也是蘋果的,tier1供應鏈只提供廠房和人力,研發也是蘋果主導。 退一萬步,就IT行業講,美國站在最下游入海口大壩上同時壟斷了芯片行業,別人不洩洪不賣你芯片,你跳出來主動制裁不買別人芯片不給別人代工,其結果都一樣,被淹死!所以目前只能打太極!在IT行業不要硬碰硬!畢竟中國的出口1/3來自IT,房地產不能出口創匯!


保時捷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首先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不可能出現的,蘋果是非常依靠富士康的,同樣富士康的很大一部分利潤也是來自蘋果,這兩個公司不出意外是不可能鬧掰的,蘋果這麼大的體量,目前也只有富士康能夠完成,放眼全球能和富士康競爭的公司基本沒有幾個,富士康不代工了,蘋果肯定會陷入困境!



儘管蘋果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建起一個超級工廠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你要知道即使是富士康給蘋果代工也需要提前好幾個月開始生產,新款剛發售的時候還有缺貨的情況,那麼你憑什麼認為蘋果能夠短時間建起一個像富士康規模的代工廠?


況且技術積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蘋果自己建廠了,技術和良品率也達不到富士康的級別!


國內基本上已經不可能有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如果蘋果選擇在國外建廠,那麼利潤會大打折扣,畢竟我們的工價全球最低啊,即使有工價比我們低的國家,但是它的技術又達不到我們的級別啊!



我們也完全沒有理由讓富士康不給蘋果代工,每年的利潤和眾多就業崗位,這也是蘋果和富士康給我們帶來的,蘋果在國內也是納稅大戶啊你們不要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