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茶香。

普洱名茶譽四方,茶香最悠歸雲南。一方水土一方茶,美麗的七彩雲南孕育了普洱茶,千百年來,愈久愈香。

保山、普洱、臨滄、西雙版納並稱雲南四大產茶區,被有關專家譽為“茶樹品種資源寶庫”。境內的高黎貢山至今還留存上萬畝人工馴化栽培的古茶樹群落,樹齡已逾千年。而保山騰衝縣是雲南較早開發利用茶樹的地方,種植茶樹的歷史十分悠久。清乾隆五十五年《騰越洲志》記載:“團茶色黑,遠及普洱出滇灘關外小茶山境。”騰衝縣位於雲南省保山市西南部,歷史上曾是茶馬古道和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被徐霞客譽為“極邊第一城”。

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美麗的茶園。

在綺羅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斌的帶領下,特別報道組一行走進茶山,在古樸的茶山品鑑騰衝茶的醇厚。

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保存完好的揉茶機。

走進位於海拔1670米的綺羅茶業清水茶葉加工基地,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茶園。據介紹,綺羅茶業將廠房搬遷建在了茶園裡。戴斌說,新建的茶葉加工基地按照兩個部分規劃建設,一部分滿足公司正常的生產,另一部分就是讓遊客來體驗。正常生產由工廠的工人作業,體驗部分則讓遊客親自體驗採茶、揉捻、烤茶、壓茶等製茶過程,還能品嚐自己所製出來的茶。

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品茶。

“騰衝的德昂族從2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茶葉,是最早的茶農。”李友芬介紹道。騰衝茶首次出現於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的州志,到了道光年間,人工種植茶葉形成了規模,民間也開始了茶葉交易。首開騰衝茶業先河者,應追溯到清朝遊擊暨補用都司封鎮國。封鎮國至其子封維德,在龍江沿岸山區廣泛推廣種茶,將“煙山”變茶山,成為騰衝茶葉先驅。

“1960年,騰衝開始大面積推廣茶葉種植,規模從2萬畝激增到5萬多畝。”作為騰衝茶業發展史的見證人,李友芬對那一段時期的記憶頗深。到了上世紀70年代,騰衝的茶不僅是尋常百姓家中飲品,還承擔著邊銷茶的社會責任。當時在大雪封山來臨之前,騰衝的茶沿著茶馬古道來到西藏,彼時,騰衝茶已經名滿天下。1977年在到安徽、浙江學習經驗以後,騰衝縣茶葉廠應運而生,主要生產紅茶。作為雲南省8個茶葉基地之一,騰衝紅茶已經成為一張名片,不僅登上了國宴的舞臺,還出口創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為騰衝縣的支柱產業。

位於高黎貢山山脈的竄龍村,生長著大量的兩片古樹茶。這裡不僅是騰衝茶的發源地,還是騰衝茶製作工藝的先驅。騰衝綺羅茶業為了傳承封家文化,與竄龍村的封家後代達成合作友好關係,由綺羅茶業出資修繕封維德時期興盛一時的“封家大院”,把封家文化發揚光大,而這裡也被騰衝綺羅茶業列為封家茶文化保護基地。目前,綺羅茶業在高黎貢山的上營竄龍認養了3950多棵古茶樹。這些古茶樹都是國家寶貴的資源,每年只能保護性採摘一小部分。李友芬說,為了打造這裡的古樹茶,他們製作了一款“騰越古樹紅”。這款茶採用龍川江邊海拔在2200米以上、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茶樹為原料,精心製作而成。

現在,綺羅茶業將上百年的製茶經驗傳承下去,發揚騰衝底蘊深厚的茶文化。李友芬帶著公司老茶人,傳承經典,致力於生產綠色健康、安全放心的茶葉。馬幫悠遠的銅鈴聲已經消失在古老的茶馬古道,隨著時光流轉的變遷,騰衝茶的氣息卻因此變得豐富,芬芳濃郁起來。傳承文明,不因歷史而湮沒,就像普洱茶散發出來的獨特的東方韻味,感染著你我,感染著世界。

在騰衝茗茶 感受古老文明的流動與延伸

傳統而古老的罐罐烤茶茶藝。

尋蹤故事:

李和仁先生為開闢這條新的茶馬古道聯姻西藏公主來到騰越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騰衝的製茶、愛茶人士。為了記住這段歷史,傳承這種精神,李友芬特製了一批珍藏的“馬幫漢子”普洱茶990餅,寓意天長地久。

傾注心血傳承騰衝文化

“馬幫漢子”這款紀念茶外形設計形似一個信封,封面是一群馬幫漢子行走在崇山峻嶺中,展示當年馬幫隊伍路途的艱辛。信封的邊角也進行了創意,密密麻麻的折線象徵馬幫漢子行走中的每一個驛站,寓意馬蹄聲聲走向世界。

此外,每一款紀念茶都獨具匠心,不僅用料選用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每一處細節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和構思。這些傾注了李友芬全部心血的紀念茶,都深深表達了騰衝茶人對茶、對歷史的深情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