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十姐妹”不同於現在的藝人“組合”,這不是一種商業運營的行為,而是十位進步的女性藝術家為了理想和正義自發團結起來的“組合”。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越劇界已人才輩出,流派紛呈。在新舊時代的十字路口,有一群從舊社會底層成長起來的越劇演員,她們決心與舊社會決裂,用自己的越劇藝術、越劇事業造福社會,惠及他人,和社會的黑暗力量叫板。她們就是由那時的當紅越劇藝人們組成的“越劇十姐妹”。
後排左起:張桂鳳、筱丹桂、徐玉蘭、尹桂芳。
當時上海的文藝界魚龍混雜,藝人的生存處境也並不樂觀。越劇作為一個“後起之秀”的劇種,雖然歷史不比其他戲曲悠久,但因為改革起來沒有包袱,新編劇目多樣,通俗易懂,很快就在上海的娛樂界佔有了一席之地,很多藝人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戲班。但即使是這樣,她們還是不得不忍受戲院老闆的壓榨。
1946年,越劇演員袁雪芳的雪聲劇團將魯迅先生的《祝福》改變成越劇《祥林嫂》,引起轟動。這部由袁雪芬、範瑞娟等當紅演員主演的劇目是越劇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它第一次把魯迅的名著搬上戲曲舞臺,促進了越劇的改革,促進了越劇與進步文藝界、新聞界的密切聯繫,引起了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對越劇和整個地方戲曲的重視,可以說是越劇姐妹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覺醒,所進行的一次藝術實踐活動。
明明是可喜的事情,但袁雪芬等演員因為和反動勢力“對著幹”,遭到了嚴重的威脅。袁雪芬說:“1946年5月,我們雪聲劇團將魯迅先生的《祝福》改編成《祥林嫂》,搬上越劇舞臺後,緊接著又演了《洛神》。但越劇改革遭到了惡勢力的反對,這年8月27日,我離家去電臺播音,剛走到路口,竄出一個人將一包糞對我劈頭拋下。之後又收到裝有子彈的恐嚇信。由於一些合作者另有打算,劇團無法按期演出新編劇目,我又不甘屈服於老闆走回頭路。”
很多時候藝人們是身不由己。當時的袁雪芬已經成立了雪聲劇團,紅的發紫的“摩登老生”徐天紅自己有一個劇團,竺水招、尹桂芳等演員也是家喻戶曉。即使是這樣,她們的演出仍然受到戲院後臺老闆的盤剝。演員們疲於奔命,老闆們見利忘義。為了越劇的前途,袁雪芬覺得,必須要有越劇演員自己的劇場,並且要建立學校培養接班人。
一個巴掌拍不響,於是她千方百計聯絡了一批當紅的越劇演員,準備發起為劇院籌集資金的演出活動。1947年7月29日,在袁雪芬的牽頭下,越劇界的一批知名演員在上海大西洋西餐社簽訂了一份聯合義演的《合約》,發起人共有十人,除牽頭人袁雪芬還有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範瑞娟。為了使合約有約束力,她們還聘請了律師平襟亞先生在合約上簽名。不得不說這一份合同的理念真的很“現代”!
當時袁雪芬為了湊齊這些人也是費了苦心的。範瑞娟、傅全香、徐天紅、張桂鳳、吳小樓五人在事前就已經因與袁雪芬合作過而相識了。徐天紅和吳小樓同意這項計劃後,袁雪芬又通過她們約見了尹桂芳和竺水招,她倆和袁雪芬會面後,都連連點頭同意,同時還提出號召觀眾認股投資以增加資金等建議。
徐玉蘭當時還在病中,有吐血的症狀。聽聞這個消息後,她說:“這是越劇界的大事,我一定參加!”而筱丹桂,也就是當時大紅大紫的“越劇皇后”,被迫與國泰大戲院的老闆張春帆同居的她,處處受到張的限制。當時的張春帆有求於袁,為了讓筱丹桂能參與進來,袁雪芬以此說服了張春帆。十姐妹裡另外幾位,範瑞娟和張桂鳳與袁共事多年,自然是極力成全。傅全香是她的同科班師妹,也一口答應了。
為籌措資金建造劇場,十姐妹聯合義演的劇目,是根據法國大仲馬小說《三劍客》和中國古典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的《山河戀》。該劇分上、下兩集,由南薇、韓義、成容編劇,南薇導演,韓義舞美設計。周寶財任主胡,竺紀揚任司鼓。戲中吳小樓飾梁僖公、竺水招飾綿姜、徐玉蘭飾紀蘇公子、張桂鳳飾黎瑟(後因張生病,改由徐慧琴飾)、筱丹桂飾宓姬、尹桂芳飾申息、範瑞娟飾鍾兕、傅全香飾戴贏(後因傅生病,改由張雲霞飾)、袁雪芬飾季娣。
1947年8月18日上海的各大報紙上,登載了由十姐妹聯合署名的啟事:
為創設越劇學校建造實驗劇場籌募基金定,於8月19日(即明日)起假座“黃金大戲院”聯合公演歷史宮闈鉅獻《山河戀》至希各界光臨賜教。各方友好惠贈花籃等禮品概行懇辭至希諒察。
1947年8月19日下午,《山河戀》在黃金大戲院首次公演。時值戲院主人周信芳歇夏,正是空檔。一開始商定,演出一個星期,座券分福祿壽三種,票價定為10萬、5萬、3萬,很快就銷售一空。《山河戀》的聯合義演在上海戲劇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各報刊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文章。田漢以《團結就是力量》為題,在《新聞報》上對這一壯舉進行了高度讚揚。
不曾想,迫害隨之而來。8月28日晚,國民黨上海反動當局將“勒令停演”的公文送至黃金大戲院後臺。第二天,袁雪芬、尹桂芳、吳小樓和湯蒂因到國民黨社會局與當時的局長吳開先面對面說理鬥爭,最後爭取到了繼續演出的機會。《山河戀》獲准繼續演出,直演到9月12日才結束。不幸的是,筱丹桂在演出後因為積極結交進步人士,籌劃改革劇團而被張春帆懷疑與人有私情。在和張的爭執後,年僅29歲的她服毒自殺。當時的上海越劇界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之說,“一桂”說的就是筱丹桂。
她曾經飾演《十美圖》中的嚴蘭貞、《再生緣》中的孟麗君、《碧玉簪》中的李秀英、《梁祝》中的祝英臺等角色。
筱丹桂的死和張春帆的惡霸行徑燃起了越劇界的怒火。10月16日,大殮之日,全上海34家越劇場子全部停演日場,以表示哀悼和對惡勢力的抗爭以及強烈的憤怒。前來弔唁者達5萬餘人。為了替死者申冤,袁雪芬、吳琛與眾越劇姐妹正式向法院起訴,控告張春帆逼死人命。迫於輿論壓力,國民黨當局將張春帆拘捕。但不久,又將張無罪釋放。上海解放後,人民政府依法將張犯逮捕,根據其所作所為,以反革命惡霸罪將其鎮壓。
1946年周恩來在上海看了越劇。事後,他對上海文化界地下黨組織的於伶、劉厚生同志說,這次到上海來,看了越劇,出乎意外。這些女孩子都是農民的女兒,受到迫害,進了城市,生活上起了變化,其中有人追求進步。黨要主動去接近她們,團結、幫助她們,引導她們進步,因為她們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在黨的關懷下,劉厚生等一批新文藝工作者進入越劇團體工作,促進了越劇在編劇、導演、音樂、舞臺美術和表演等方面不斷革新、發展,使越劇成為綜合性較強的而又富有自己特色的劇種。
本文參考:路雲亭,喬冉編著
《浮世夢影 上海劇場往事》
蔣中崎著《越劇文化史》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閱讀更多 人民藝術家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