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六月,麥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空氣中瀰漫著麥子的香氣。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天剛剛亮,微風吹拂,空氣中還有一絲絲涼意,一家子老老少少就下地了。那時我還小,總是在睡夢中被叫起,又迷迷糊糊地下了地。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鐮刀揮動,一壟壟的麥子在身後倒下去了。可是,胳膊越來越酸,腰越來越麻了……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這時,最害怕的是麥子倒伏。倒在地上的麥子十分難割,本來已是腰痠背痛筋疲力盡,這下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小孩子也要幫助家裡割麥,過去農村學校有專門的“麥假”。但是小孩子力氣小,割得慢,又沒有耐心,需要大人不時地“救援”,否則要使性子,撂挑子了。小時候割麥,總是不時地起身,盼望著趕快到地頭。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更小的孩子也有工作,就是向麥地裡送水,但常常由於心猿意馬,搞得“瓶破水灑”慘淡收場。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割下的麥子,要用草繩一一打捆。後來,也有的不再打捆,直接裝車。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開始,只能用牛車裝運,或者用人力。後來,三輪車逐漸普及,突突突的三輪,就成了麥收中的主力了。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麥子運進場院,攤鋪開來。風不斷地吹去溼氣,太陽不斷地炙烤,麥子變得無比干燥,稍一觸動,就發出清脆的聲音。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拖拉機開來了,拖著大石滾子在麥子上不住地碾壓,麥粒不斷地從秸稈上脫落,麥秸變得扁扁的。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下一步,要“拾場”了。用叉把上面的麥秸輕輕挑起來,不斷地抖動,讓麥粒嘩啦啦地落下,然後把麥秸集中在場院的一角。這時,胳膊又要抗議了,痠疼的胳膊常常無法打彎,每挑一下,都痛苦一番。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集中起來的麥秸被堆成一堆,形成一個高高的麥秸垛。小時候,常常負責堆垛的工作,腳下的麥秸越來越多,麥秸垛越來越高,視線越來越廣闊,還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麥粒也要堆起來。“刮板”“木耙”,大小工具齊上陣,麥粒被集中到場院的中心。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揚場”開始了。麥粒被高高揚起,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然後乖乖地落下。麥糠則隨風飄去,落在一邊。也有的麥糠淘氣,落在麥粒上,大掃帚要不斷輕輕把這些淘氣的麥糠掃到一邊。這可是技術活,揚起的麥粒要又高又飄,一般人還真做不好。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除去麥糠的麥粒,要在場院裡攤鋪開,進行晾曬。這是小孩子快樂的時刻,光著小腳丫在麥粒上跑來跑去,腳下癢癢的,太爽了!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下面是最喜悅的時刻,麥粒一一裝袋,有的被運進自家的糧倉,有的被送進麵粉廠。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繁忙的麥收隨著機械化逐漸變得不再那麼勞累,但麥收卻印在我的腦海裡難以抹去……
麥收,痛並快樂的童年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