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攻堅︱自信的歌聲一路嘹亮:聲樂專家登上課程思政講壇

思政攻坚︱自信的歌声一路嘹亮:声乐专家登上课程思政讲坛

思政攻坚︱自信的歌声一路嘹亮:声乐专家登上课程思政讲坛

5月28日,音樂與影視學院院長、聲樂專家康愛琪教授及其團隊攜手登上課程思政“道路自信”講臺,開講“自信的歌聲一路嘹亮”,課程負責人李朝陽主持了本次授課,選修該課的100名同學聆聽了這堂精彩的專題課。

思政攻坚︱自信的歌声一路嘹亮:声乐专家登上课程思政讲坛

康愛琪從近代中國遭受外來侵略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講起,一曲悲愴的《松花江上》引起了學生對那段悲慘歷史的回憶。緊接著,《義勇軍進行曲》展現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兩大歷史任務而奮鬥的堅強信念。

圍繞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康教授用專業化的講授引導大家賞析了《十送紅軍》《南泥灣》《游擊隊歌》《繡紅旗》《學習雷鋒好榜樣》《我愛你中國》《走向復興》《不忘初心》等音樂作品,音樂與影視學院青年教師劉輝、師巖及4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用歌聲舞蹈演繹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道理。

思政攻坚︱自信的歌声一路嘹亮:声乐专家登上课程思政讲坛

整節課歌聲多、互動多、故事多、笑聲多、掌聲多、感悟多,學生時而頷首稱讚,時而認真思考,時而起立同唱,有效增進了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認同,增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

聲樂專家登上思政課講臺是本學期我校探索課程思政,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康愛琪教授談到:“此次課程的講授是對傳統大學課程的突破,甚至是顛覆性的創想。課程的內容涵蓋了藝術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不同專業的知識,這不論是對選修課程的同學,還是對參與授課的音樂與影視學院師生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禮。對於修讀該課的同學來說,從藝術的角度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鬥的歷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其藝術衝擊的感染力深刻有效;對於參加授課的藝術專業生,通過排練和展演過程,對所演繹作品的社會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獲得了更多的思想教育。在這節不一樣的大學課堂裡,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學科的交叉融合,更是不同學科思維模式、教學方式的碰撞,體現了我校合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決心和信心。實踐證明,藝術思政和思政藝術交叉探索的課程達到的教學效果是非常成功的,極大調動了學生主動接受和興趣互動的積極性。”

思政攻坚︱自信的歌声一路嘹亮:声乐专家登上课程思政讲坛

經濟學院17級王雪同學在課後表示:“自信的歌聲一路嘹亮,悲愴的《松花江》上充斥著對家鄉的思念,重現國破家亡之境;聆聽《義勇軍進行曲》自豪感油然而生,《映山紅》反映的堅定不移革命信念深憾人心,悠揚而悽婉的《十送紅軍》,自豪而嘹亮的《大會師》,輕快而愉悅的舞步,愈發激昂的朗誦,震撼我的心,我愛你中國!”

經濟學院17級唐依琳同學表達了她激動的心情和在新時代放飛青春夢想的決心,“在歌聲中感受到井岡山時期的千辛萬苦,感受到紅旗飄飄、軍號嘹亮的震撼,感受到人民齊心協力抗戰殺敵的團結……一路走來,道路艱辛。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陽光路上走向復興走向輝煌。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們的黨,厲害了我們的同胞!感謝先烈們為國之崛起不懈奮鬥!我們定將為祖國的繁榮而努力,在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初等教育學院16級的沙璐瑤講授了她對“道路自信”課程和本次授課的看法,“一開始選擇這門課的時候,本來以為會是那種又紅又專的很枯燥的課,但是上過一節課後,我就對這門課刮目相看。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令我們讚歎不已,每一節課都會請來不同領域的專家為我們從多方面介紹中國道路。尤其是“自信的歌聲一路嘹亮”這節課,音樂與影視學院的師生用他們嘹亮清澈的歌聲,優美曼妙的舞姿,以藝術的形式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各個時期的奮鬥歷程。同學們的熱情都被帶動起來,一同歌唱、一同思考。我們在歡笑與驚歎中瞭解中國的發展、感悟中國自信,由衷地為祖國感到驕傲、自豪。選修‘道路自信’這門課真是明智的選擇!”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