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角度看,如何評價美軍弗吉尼亞級?人們眼中的NSSN是否摘掉了"簡化版海狼"的刻板帽子?

王世融

現在一部分人說起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必然會套上“簡配海狼級”或者“猴版海狼級”的帽子,真不知道故意貶低還是確實缺少一定的軍事見解,可以說這種說法目前看來完全是無稽之談,無非是拿著一二十年前的老新聞糊弄讀者而已。截至到2018年5月份為止,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已經服役15艘,開工第22艘,並且還會以每年2-3艘的速度建造下去,這樣一型大批量建造的,數十年內美國水下力量的中堅武器,怎麼可能會有那麼不堪?與海狼級相比,弗吉尼亞級一開始設計的時候,確實是因為蘇聯解體,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突然失去對手,且海狼級過於昂貴,而開發的一種廉價、使用部分海狼級技術成果、弱化航速和潛深的一個水下平臺,這也是順應當時世界力量格局和軍事實際需要的做法,但是時至今日,世界形勢深刻變化、世界各國水下部隊建設發展速度提高、美國海軍“由海向陸”策略的提出、攻擊型核潛艇多功能化、近海作戰能力強化的實際需求,都導致了“弗吉尼亞”級早已不是當初個簡配計劃的產物。

可以說,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目前來說,是一個取得性能和成本良好平衡,電子信息技術和自動化程度很高、多功能能力較為突出、靜音性能和探測能力不俗的成功產品,否則像美國這樣的核潛艇老玩家,怎麼可能大批量建造呢?此外,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已經服役了3個批次(block III),規劃到第5批次(block V),每一個批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改進。所以,就個別單項數據來說,弗吉尼亞級不及海狼級,但是絕對比海狼級更適合現在美軍的需求。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基本特點

基本型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水面排水量6950噸,水下排水量7925噸;艇體尺寸:114.8米×10.06米×9.3米;最大潛深:488米。水下最高航速:34節;人員編制:132名(15名軍官);動力系統:S9G型壓水堆,2臺汽輪機,總功率29.84兆瓦,單軸,泵噴推進,1臺輔助水下推進電機。整個弗吉尼亞級項目的採購分不同階段進行,每後一個階段較前一個階段都有較大的技術改進,而各批次之間的改進相對則比較微小。

1、採用模塊化設計和建造艇體艙段,建造效率更高、可維護性更好、建造成本更低,可攜帶不同的武器載荷模塊執行不同的任務,多功能作戰能力更強。

2、長寬比更大的細長艇型,降低排水量,提高淺水區靈活性和機動能力。

3、利用光纖數據總線,整合指揮系統、武器平臺、各類傳感器、觀測設備和支援系統,實現全艇信息網絡系統一體化,信息處理能力有了質的提高。

4、非穿透型光電桅杆的採用(無需穿透潛艇耐壓殼體),不僅性能遠超傳統潛望鏡等穿透型設備,而且最大限度減少了耐壓殼體的開口數量,增強潛艇的總體結構和安全性。新型光電桅杆的使用,可以使潛艇操控室根據需要佈置在艇內任何一層,提高潛艇空間利用的靈活性。

5、新型的核反應堆技術,可以保障弗吉尼亞級在33年的壽命週期內無需更換核燃料,提高核潛艇的在航率、降低維護保障費用。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一些改進

1、巡航導彈發射能力的增加:

在2003~2008年度,美國將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改為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他們的“三叉戟D5”彈道導彈被取消,換裝了154枚常規“戰斧”巡航導彈核潛艇,但是這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將在2028年前全部退役,造成美國海軍核潛艇對陸常規打擊能力的減弱。所以,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將在未來成為對陸攻擊的重要力量,強化其巡航導彈搭載能力勢在必行,弗吉尼亞級Block I和Block II型使用的MK-45垂直髮射裝置,Block III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使用兩具新的“有效載荷發射管”(VPT)替換了MK-45垂髮裝置,可搭載12枚戰斧導彈,同時VPT還可以收納其他水下載具,未來可發射無人機,不僅發射管部件更少,更可靠,多功能用途也得到強化。弗吉尼亞級Block V型的垂髮裝置將搭載VPT和更新的VPM模塊,總共可以搭載40枚的戰斧巡航導彈。

2、傳感器的技術進步

2018年3月,美軍第15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這艘核潛艇仍然屬於Block III型,但是仍然有不小的進步,該艇使用大孔徑適形陣列聲吶(LAB)取代原本傳統的BQQ-10球形聲吶探測能力再次提高,並且是首艘使用Xbox遊戲手柄取代潛望鏡操縱桿來操做非穿透式光電桅杆的美國潛艇。

以前,潛艇裝備的是傳統旋轉管式潛望鏡,只能只由一個人操控和看到偵查內容,不僅結構對潛艇殼體強度有害,操縱也不方便。在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它已被兩個能旋轉360度的光電桅杆替代,配備高分辨率攝像機,其圖像顯示在大屏幕上,控制室中的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而現在,光點桅杆的的操作裝置也被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的Xbox遊戲手柄取代,這樣成長於遊戲時代的新一代美軍艇員們,上手也會更快吧。

3、特種作戰艙口及運載器

艦艇搭載特種作戰外部運載器,為一些水下特戰行動提供看可能。以外美軍核潛艇僅僅能搭載2名特戰隊員的水下作戰載具,而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專設特種作戰人員輸送艇對接艙、特種作戰裝備儲存艙和“先進海豹輸送系統”等優化設計,將水下特戰隊伍的規模提高到9人,可以執行更廣泛的特戰任務。

鑑於問答篇幅有限,還有許多關於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新技術無法全面介紹,可關注衛青點兵後看後續講解。總體來說,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除了承擔傳統的反潛、護航、破交、反艦和戰備巡邏等攻擊型核潛艇任務外,還承擔了對隱蔽抵近和情報監視與偵察、對陸戰術打擊、近海封鎖阻斷、支援特種作戰等四大新任務的板塊,因此弗吉尼亞級絕非“簡化版海狼”那麼簡單。下面在欣賞一組弗吉尼亞級內部健身室、操作室等

照片,來結束這個問答。


衛青點兵

海狼級當年的作戰環境其實和佛吉尼亞級是不同的,所以嚴格來說不是什麼簡化版海狼,畢竟作戰環境不同,性能肯定會有所取捨。

當年海狼級是美國為了在北冰洋下獵殺蘇聯核潛艇,尤其是戰略核潛艇,所以海狼 級的指揮塔圍殼均具備較大的強度,以適應在多冰海域活動的需要。而且將靜音潛航速度提高的非常之高,當然說法都有所不同,有說23節,有說20節,但是其靜音潛航速度冠絕全球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佛吉尼亞級核潛艇block 4的設計演化過程,可以看到美軍為了彌補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將要退役的火力缺口,而插入 “弗吉尼亞載荷模塊”Virginia Payload Module (VPM),其可攜帶 40 枚垂直髮射巡航導彈。因為加長了不少,雖然沿用 34 英尺直徑耐壓殼以節省建造費用,開蓋機構置於小型龜背之內,與之前的設計相比航速和機動性損失較小,但流體噪聲增幅更大。

佛吉尼亞級雖然並不是全面被海狼級碾壓,但是由於其更低的單價,在冷戰後的和平時代自然更受青睞,當然實際上並不比海狼級的效費比高到哪裡去,畢竟還要重新研發,如果當年海狼級並不是只有三艘,而是按照計劃用來替換洛杉磯級,那麼建造數量上去以後,研發成本得以平攤,規模效益和學習曲線也會導致海狼級的價格會下降。

總之兩者的關係很像是F22和F35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