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高道有積陰功以助道力,功滿德就而成就真人 是否確有此事?

《中庸》曰:“尊德性南道同學,致T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是

性功修為,道問學是理夫,是為尊徳性服務的,是其補充。至於致廣大而盡精微,此廣大不獨指"尊徳性"和"道問學”,還包括夫子罕言的命功,可惜千古以來都讓人放過去了。少了命功這一段,就不能稱其為極高明,沒有性命雙修,其道如何中庸?不要只在心性上打轉,只講心性是不全面的,孔孟之學本出於道家老子,老子之道即是性命之道,老子之學即是性命之學,性命雙修才是三家之端,才是三聖之宏旨啊!

古之高道有積陰功以助道力,功滿德就而成就真人 是否確有此事?

財之不散,功常難濟,德若不修,道必不成。古之真人深諳此理,故常散財以濟人苦,積陰功以助道力,功滿德就而成就真人。如范蠡,馬丹陽,赫廣寧,劉一明,懶雲子閔小艮等皆是。今之佛道兩界,有所謂大師,無散財之心,有斂財之計,舉著傳法弘道之大旗,招搖過市,廣招門徒,要財要物。其傳道乎?其果真弘法乎?這些大師們,財進賬,物入庫後,早把傳道弘法丟在腦後了。弟子姓甚名誰、長什麼模樣,早不記得了。俗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奉勸學佛修真之士,看破名利,潛心向道,萬不可貪婪欺世,因果報應,時至必報,地獄專收貪婪欺世之徒。

古之高道有積陰功以助道力,功滿德就而成就真人 是否確有此事?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其實,聞道易,明道難,證道則難上加難。聞道在於知見,此窮理之功夫;明道在於體悟,此儘性之功夫;證道在於實修,命學之功夫。唯此命功,夫子罕言,佛經少露,獨道門完好保存。而先諸子百家秦諸中,言命言性,言進道之功夫次第者,唯莊子最詳。莊子曰:“先外天下,而後能外物,能外物矣,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此不死不生之境,實乃道境,同於大通之無極境界!達此境界,物我兩忘,內外俱泯,形神同化,吉祥止止。如此,則與宇宙同體,天地長久,而我亦與天地並長久矣!

古之高道有積陰功以助道力,功滿德就而成就真人 是否確有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