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案例分析:「拼團」的裂變模式

拼團這種手段是利用社交關係來促進轉換,這種裂變形態,拼多多是個中好手。本文主要用四個典型的案例來分析拼團的裂變模式。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拼團是一種通過分享進行老帶新的手段,其更多利用社交關係促進銷售轉化,也有拉新效果,但只要“成團”,一次傳播即止,需要主動發起新的拼團才可繼續傳播。

拼團這種裂變形態用的最6的就是拼多多了,稍後也會聊幾個目前比較典型的拼團案例。

從產品角度看,一次完整的拼團流程,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元素:

  1. 可開團商品:如果想靈活配置,建議後臺針對某個商品設置拼團開關,開啟則代表該商品可進行拼團購買。
  2. 拼團達成人數:即湊夠多少人,即可滿足拼團成功條件。通常要想加入拼團,要註冊登錄,因此也是一種拉新手段。
  3. 拼團達成後價格:即達成拼團條件後的商品售價,這個價格可以為0。
  4. 拼團時限:畢竟是有成本的活動,務必要限制一次成團時間,建議以24小時基準,超時後則成團失敗。
  5. 拼團狀態:包括:可開團、開團中、已成團、開團超時失敗。
  6. 拼團發起人:指點擊“開團”按鈕的人,由他來發起邀請,分享給好友讓他人加入拼團。
  7. 拼團參與人:指看到邀請拼團頁面,並加入拼團的人。當你加入拼團後,可以作為“團員”,再邀請其他人加入。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如果某人已參與某場拼團,需要規定是否可以允許這個人對同一商品“發起拼團”。如果允許,優點是能儘快對同一商品達成交易,但邏輯複雜度較高。

大概的流程圖如下: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上述是簡單描述主流程,實際在產品設計時,還要考慮登錄狀態、拼團狀態、拼團用戶角色、活動上下線時間等場景。

從抽象層看,拼團是一套通用邏輯,根據使用條件和參與規則不同,可以衍生出不同場景,舉例如下:

場景一:拼團享優惠價

典型案例:連咖啡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商品A,售價100元,參加了邀五人享30元活動。

場景二:拼團享免費

典型案例:小燈塔Lite(小程序)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商品A,售價100元,參加了邀50人享免費活動。

場景三:拼團幫砍價

典型案例:拼多多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商品A,售價100元,參加了邀好友砍價活動。

場景四:拼團享打折

典型案例:網易嚴選

4个案例分析:「拼团」的裂变模式

商品A,售價100元,參加了邀好友享折扣活動。

最後,什麼樣的拼團活動能真正引爆呢?

  • 第一是爆品:也就是大IP、知名品牌,能夠第一時間引起興趣的,比如:象印的杯子、吳曉波的課程、戴森的吸塵器。
  • 第二是價格誘人:尤其以1元拼團為例,大品牌、低價格的落差能極大興趣引起人們“撿便宜”的心態,和之前的一元奪寶是一個套路。
  • 第三是成團人數可達:無論多誘人的活動,社交貨幣的消費是有限的,否則就成微商了,因此成團人數要設計成讓大部分人的社交好友夠一夠就能成功,而不是一下子要召集幾百人。

實際在運用時,我認為拼團的定價策略是個值得研究的點,需要根據投放預算、預估成單量、預估拉新人數、增長趨勢等條件綜合計算,目前這塊我也不清楚怎麼做,還在學習中。

你有接觸過拼團工具麼?你覺得好用麼?期待你的回覆與我討論。

#專欄作家#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