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01

作為一枚沒有看《創造101》的菊外人,我這幾天要被菊姐的消息淹沒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瞅了兩眼節目,覺得真的忍不住要pick王菊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畢竟你不投,我不投,菊姐這樣的女性何時能出頭啊?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在一水可愛白甜的軟妹中,馬東這樣評價王菊:“重要的是與眾不同,要在最大程度上不一樣,才能最大程度被需要。

被指責粗壯、黑胖的王菊,在101中一開始就是個另類的存在。

但她憑藉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英文流利順口,表演氣息平穩,颱風也極具感染力,還樂於幫助隊友,就這樣漸漸攏獲自己的粉絲。

與別的選手談夢想相比,王菊在訪談中反覆提及的是“獨立排第一個”、“精神獨立和經濟獨立,對於女性來說,我覺得太重要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她的獨立精神戳中了不少網友的心,更引來林允、範湉湉等明星為她打call。

保羅·柯艾略說:“很奇怪,我們不屑與他人為伍,卻害怕自己與眾不同。”

這句話,反映了太多人矛盾糾結的生活狀態。

尤其是女性,在主流價值觀的裹挾下,想有屬於自己有成的事業,以及不將就的愛情,實在太難了,甚至連家人都不會站在她們一邊。

所以很多人只能不甘願地隨波逐流,“合群”這兩個字讓無數女生丟失自己。

但王菊像一臺戰車,不一昧迎合直男審美,不願意做規規矩矩的“完美”女孩。

敢在舞臺上喊著”IACE”(獨立 能幹 關愛 優雅),她帶著獨立信念的模樣太美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那句“改變女團的定義,你們掌握著定義中國女團的權利”落地,作為菊外人的我,徹底淪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王菊?

02

有天和朋友聊天,他說:“現在的女孩子越來越有錢了,都不知道怎麼追,每一個看起來都什麼也不缺,也不容易被打動了。”

我說:“社會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女人比男人還會賺錢,她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並不像男人口中所說的那樣高傲自大,只是不會再在不合適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了。”

天涯裡有個吐槽現在獨立女人的帖子:

她們都有自食其力的資本,可以不依附男人而活,女權主義思想更是根深蒂固,這要是娶這樣的女人成家了,眼珠子都要長頭頂上了,日後哪還能hold 得住。

呵呵,女德班上多了吧?

當女人獨立時,自己承擔責任本是堅強,卻被叫成了“愚蠢”;

不隨波逐流本是獨立,卻被叫成了“裝逼”;

不斷提升自我是上進,卻被叫成了“迂腐”。

獨立女性招誰惹誰了?

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在《純真博物館》中說過:“每個聰明人都知道人生是美好的,人生的目的是獲得幸福,但最後只有傻瓜們才會幸福。”

好多loser不但不珍惜一個自食其力的獨立女性,反而還要進行無恥的“降維打擊”,導致很多獨立精幹的女性因為自己的聰明能幹而在愛情裡受了更多委屈。

朋友程程來自貴州,一個並不富裕的小城市,一路披荊斬棘進了BAT,自己賺錢買包包,也能站上椅子換燈泡,妥妥的獨立女性沒跑。

身邊經常有同事勸她說:“女人不要太兇猛,太要強,否則會招男人不喜歡。”

但在她看來,自己也不是喜歡爭強好勝,只是非常樂意接受競爭,尤其是來自於另一半的挑戰,因為她深知這樣的追逐遊戲可以讓人加速進步和成長,鍛鍊成更出色的自己。

但同事的話似乎應驗了,過去的兩段感情裡,都以男方劈腿了比她差的人而告終。

她以前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的時候,被“我養你”這三個字套路了很久,意識到沒有一種保護能天長地久,只有自己給的安全感最靠譜。

現在她有錢了,精神獨立了,沒想到男人給的承諾更加不靠譜了,麵包,你給不起,愛情,男人也只是畫個餅。

甚至其中有一任小職員,收入還沒程程的一半多,戀愛的後半段時間真的像個吸血鬼,只知道坐享女友的獨立紅利。

首先就是省錢,男方自己收入問題。

前三頓飯後就開始永久AA,這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從來沒有給程程買過像樣的禮物,在一起的兩年,生日都藉故忘記了不吃飯也不送禮,這就過分了吧。

然後還特別省心,程程這種姑娘不會動不動無名火,有啥說啥。

甚至,平時家裡的煤氣管道漏氣了,她都能自己搞定…

一來二去,男方的親朋好友明裡暗裡諷刺他們女強男弱,最後他竟然出去找小姐排遣…

這樣的愛情,有什麼用。

程程分手時,眼睛都沒紅,身為局內人的她都明白,這壓根兒就不值得。

03

有兩種女人特別讓人羨慕,一種是不會哭的,自己牛到不用看任何人臉色。

一種是會哭的,嬌滴滴,會撒嬌,誰看見了都想拼了命保護的那種。

剛好,很多獨立的女人其實就是卡在中間那種,沒有達到超級厲害也不夠討人喜歡。

一個職場姐姐艾姐,事業心比較強,35歲才生的孩子。

本以為她生完孩子後會逐漸迴歸家庭,工作上不再那麼拼,可是為了儘快還貸款,她在工作上的付出絲毫沒有減少。

再加上她一直就獨立自主慣了,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這樣的性格註定她不願意屈就,成為任由別人安排領導的那種女人。

她和丈夫平時都挺忙的,最後她決定把兒子交給公公婆婆撫養。

因此,她每年能真正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特別少,也錯過了很多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

她不想孩子嗎?

當然想,但是把孩子帶在身邊不僅夫妻倆沒時間照顧,還會影響工作。

而且為了孩子將來回到一線城市上學,各種開銷會顯著增多,現在只能犧牲一下為以後考慮。

這個夫妻雙方當然都有責任,可是艾姐確實大部分指責的承擔者。

“年紀這麼大還這麼拼,夫妻關係不和諧吧”,“孩子還這麼小就把孩子扔在老家,真是心狠,一點都不顧家”……

沒有人理解她,在家庭和事業平衡中掙扎多不易,甚至他老公也偶爾會覺得她應該回家做兩年全職太太。

艾姐其實是不少在一線城市打拼的職場女性的寫照。

一箇中國好妻子的要求太苛刻了,財政方面卻希望你能獨立,家裡大小瑣事,家務活還要你承包。

所以不少人選擇相信婚姻易碎,日夜兼程去追求物質和精神的獨立,但往往到頭來卻沒人理解,被人說是自討苦吃,瞎折騰。

越獨立就越孤獨,是獨立女性最多的一種宿命。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好多姑娘都很獨立堅強,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朋友圈,她們不需要男人時刻的關注,不需要男人太多的噓寒問暖,她們像男人一樣也能開車、也能掙錢、能做好家務。

  • 獨立女性的人生,從來不只有高和低,還有左和右,希望你可以成為這樣的女人,甚至是像王菊那樣,頂住壓力,讓周圍的人對你,始於調侃,最終能陷於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