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委書記柯俊:瞄準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恩施州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活動,全州先後產生了14位中國好人、6位全國“最美孝心少年”、5位湖北省道德模範、30位荊楚楷模、86位恩施楷模,呈現出“最美”由“盆景”變“風景”,由“風景”變為“風尚”的生動局面,營造了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近年來,恩施州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文明城市創建起步晚、基礎差、差距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和手段有待創新;精神文明建設投入不足,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力量比較薄弱;城市中不講秩序、不講公德等不文明行為還屢禁不止,亂停亂靠、亂貼亂畫、亂搭亂建等不文明現象還客觀存在;農村中不良風氣滋長蔓延,辦“無事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黃賭毒等問題沉渣泛起。

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在今後工作中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要準確把握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推動恩施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貧困落後是恩施的最大州情,加快發展是恩施的根本任務。當前,全州上下正處在推進“四大產業集群”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今年全州將有3個縣市脫貧摘帽,明年全州要整體脫貧。面對加快發展的巨大壓力、脫貧攻堅的繁重任務,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我們能不能倡揚時代新風,守住生態底線;能不能提升文明素養,維護和諧穩定;能不能激發內生動力,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建成全國先進自治州,這些都離不開共同價值觀的支撐,都需要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來促進、來保障。

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瞄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斷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踐行新思想,牢牢把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首要的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恩施)”、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等教育陣地作用,探索在田間地頭、工礦車間、居民社區等基層一線開設“微課堂”,運用報紙、網絡等平臺載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切實開展好十九大精神“七進”活動,引導人們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

落實新要求,更加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我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深入開展理論宣講和百姓宣講活動,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要整合各類社會宣傳陣地,講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恩施故事”,推出更多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當前,我們要適應社會生活新變化和群眾接受習慣新特點,多角度、多層面、多形式地把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說出來、唱出來、展出來、演出來,激發全社會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共鳴。推進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上網行動,倡導科學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範和團體章程中,把道德軟約束變成制度硬約束。各單位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積極運用法治手段推動解決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等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法治環境和制度支撐。

找準發力點,繼續舞好文明城市創建這個“龍頭”。各縣市要嚴格對照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制定創建規劃,完善政策措施,落實創建方案,加大經費投入,強化任務考核,按照“打基礎、求突破、見實效”的要求如期完成每個階段的創建任務。同時,要充分發揮好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示範作用,突顯文明校園建設這個重點,突破文明村鎮建設這個難點,激活文明單位和文明家庭建設這個細胞,打造一批社會影響廣泛的創建品牌,不斷提升創建水平,力爭更多的城市躋身省級文明城市之列,進一步向全國文明城市目標邁進。

聚焦新使命,不斷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目標。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扶貧先扶志,要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群眾抵制和克服“等靠要”思想。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是美麗鄉村的精神內核,是鄉村精神文明的基石。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防止“破窗效應”,堅持“破立結合”,破除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不良習俗,樹立崇德向善之風、勤儉節約之風、文明健康之風。要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合理劃定紅白喜事消費標準、辦事規模。要發揮新鄉賢群體示範引領作用,大力培育新鄉賢文化,重點引導農村黨員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帶頭改舊俗、破陋習,涵育新風。

順應新變化,努力補齊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這個短板。我們要科學認識和全面把握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著眼文化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破解發展難題,補齊精神短板,讓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美好生活。要利用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創作生產出更多反映現實生活、謳歌時代精神、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要廣泛開展各具特色、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群眾自編自演向善向上的文藝節目,將“送文化”變成“種文化”,起到寓教於樂、潤物無聲的作用。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精準扶貧力度,以基層和農村為重點,加強基層文化設施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文化消費,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深化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在建設,關鍵是實幹,最終要求實效。

要加強組織領導。必須加強黨對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領導。從今年開始設立恩施州全民素質提升工程暨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基金,每年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人、財、物保障。各級文明委、文明辦要在黨委領導下,發揮統籌規劃和督促指導作用。文明委各成員單位要確保工作落實落地。

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切實轉變“為拿牌子搞創建”的觀念,克服“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傾向,摒棄“運動式”“一陣風”的做法,讓創建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讓群眾在創建帶來的成效和變化中增強對創建工作的認同感。要搭建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平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創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在行動中踐行文明。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心放到村鎮、社區、企業、學校,多辦群眾關心、基層需要、社會關注的好事實事。

要健全長效機制。要結合國標、省標,儘快修訂出臺符合恩施實際的文明創建標準體系,讓文明創建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要健全完善科學準確的考核評價機制,定期開展各類文明指數測評、通報,引導推動創建工作抓在日常、做在經常。要開展競爭式創建,完善淘汰管理機制,鼓勵有條件的爭創更高榮譽,帶動全州文明創建總體水平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