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童子尿蛋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童子蛋在浙江省東陽市歷史悠久,主要利用小便的沉澱物結晶--"人中白"的功效,據說可以滋陰降火、止血治淤。用童子尿煮的雞蛋,一到春天賣童子蛋的小攤遍佈浙江東陽市大街小巷。 先把雞蛋加入新鮮的童子尿一起大火煮開後,再把蛋取出來,把蛋殼敲裂,再放進去煮。過一定時間,把上下的雞蛋換個位置,這樣反覆燒煮,用不同的火侯,整整煮上一天一夜,所煮雞蛋稱為"童子蛋"。

乳扇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乳扇是大理白族的特色美食。用牛奶煮沸混合木瓜酸水煉製凝結,製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乳黃色,片狀,成卷,狀如摺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幹吃、油炸、煎烤均可,也可與雲腿等材料一起用於烹調。其名菜夾沙乳扇極為膨酥,入口即化。切碎後也加進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裡飲用。然而乳扇氣味頗為腥羶,導致很多人難以接受,會吃之人又愛不釋手。

麻辣小蝌蚪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廣西特色家常菜,龍勝一帶吃的較多,當地居民從田地裡面將蝌蚪撈出來,清洗乾淨後便放在鍋裡煮。這些蝌蚪呈褐色,大概有成年人大半根指頭長,有一些已經長出來腿來了。據資料顯示,蝌蚪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但是小禾友情提醒:蝌蚪雖具有藥用價值,但使用方法是外用,禁止口服。在現代中醫藥學中,也極少用活體動物做藥材,即便是外敷,也是在嚴格消毒之後才使用。

臭鱖魚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徽州臭鱖魚,是一道傳統名菜。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貴池、銅陵、大通等地魚販每年入冬時將長江名貴水產——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當時有“桶魚”之稱),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經常上下翻動。如此七八天抵達屯溪等地時,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餚延續下來,至今盛譽不衰。

油炸知了猴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知了猴即是蟬的若蟲期,蟬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它的一生可分為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完成整個生長週期需要3年的時間。它營養豐富,蟲體蛋白質含量58-58%、脂 肪含量10-32%,不但是傳統中藥,而且還是很好的小吃,油炸味道鮮美,以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江蘇等地尤為盛行。

寧波三臭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寧波人食“臭”歷史悠久,清代範宣的《越諺》有“莧菜梗”條:“莧見《易夫卦》,其梗如蔗段,醃之氣臭味佳,最下飯”。寧波三臭指臭冬瓜、臭莧菜管、臭菜心,將新鮮菜蔬以臭滷醃製而成。醃好的“三臭”,澆上新打的菜籽油,蒸好出鍋,即可食用。其最大特點是“聞聞是臭的,吃吃是香的”,在寧波是最為開胃的“壓飯榔頭”。

活珠子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血粑鴨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血粑鴨是湖南湘西最有特色的地方菜。最好的血粑鴨以郴州的勾嘴鴨製作而成。製作時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裝入碗裡,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凝固了,再上鍋蒸熟,蒸好的血粑放涼後切片或,放到油鍋中稍炸酥既成血粑。再以香料爆炒鴨塊,然後放入血粑同燜。燒好後,血粑的美味更勝鴨肉。煮血粑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口感香濃。

寧化田鼠幹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寧化田鼠幹又稱老鼠幹,是福建汀州府著名的客家小吃。閩西八大幹菜之一。田鼠屬哺乳綱倉鼠科,毛色一般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黃色,以稻穀為食。晚稻黃熟期·咬稻穗貯洞穴,常于山腳田邊草叢,挖掘隱蔽小徑,對農作物為害甚大。寧化屬山區農業縣,故田鼠甚多,人們為了保護莊稼而捕捉田鼠,然後將田鼠製成寧化田鼠幹。

土筍凍

不忍下口,中國各地奇葩美食盤點,這個地方竟把老鼠當零食?!

土筍凍是發源於福建泉州及閩南地區的一種色香味俱佳的傳統風味小吃,相傳是名族英雄鄭成功發明的。其主要原料名筍似筍而非筍,土筍其實是一種蠕蟲,又名塗筍,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澆以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等調料。

興許一道菜名就能辨認出你的老鄉呢?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