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和最樸實的生活結合起來的時候,才格外美妙

诗歌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外賣小哥擊敗北大碩士奪冠,讓人吃驚,更讓人敬佩。是什麼支持著他將詩詞沁入心田、化作春泥?要知道,詩詞與他的工作並無任何交集,他的成功註定來自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這是位普普通通的外賣小哥。如果不是在《中國詩詞大會》奪冠,他的簡單,他的籍籍無名,註定了是淹沒在人海中的一瞥孤影。機會不會垂青沒有準備的人,在等餐的間隙,別人在看直播打遊戲,他在拿著手機背詩。他總在爭分奪秒汲取詩詞的養分,因為一直在路上,所以,他的奪冠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诗歌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懷揣夢想,但因為現實的衝擊,很多人選擇了妥協和放棄。生活也沒有給雷海為一手好牌,因為頻繁轉學,他錯失了上大學的機會,但在工作之餘他拾起了詩歌,每週末都去書店看詩詞,在書店裡背完回家再默寫,下次再去書店校對。他對詩詞的熱愛與堅持,讓他“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平凡的生活也有了別樣的精彩。

詩詞面前,人人平等。詩詞不是高學歷的附屬,平凡的人也能擁有一顆詩意的靈魂。《中國詩詞大會》三季冠軍,第一季的殷怡航是個大學生,第二季的武亦姝是個中學生,第三季的雷海為是個外賣小哥。透過這個舞臺,我們也可以看到,年齡和身份都不是詩詞的界限,最重要的有單純的喜愛與執著。

诗歌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雷海為的成功,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成功,他更是一個民間平凡詩詞愛好者的代表。這樣的“雷海為”或許就在我們身邊,他們不為名利而學,但他們心中有詩,內心柔軟而善感,美好而堅定。透過詩詞的濾鏡,哪怕在“苟且”的人生裡,他們也能找到更合適的焦距,感受生活的淡定與從容。

外賣小哥奪冠,讓我們對詩詞也有了更全新的認識。詩歌,本就是心靈的良藥。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向在殘酷環境裡受難的革命者送去了必勝的信念和崇高的敬意;河北農婦白茹雲罹患淋巴癌,以詩詞為慰藉傷痛的良藥;擺地攤修自行車的65歲王海軍,詩就像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始終帶給他希望和渴求。“每一念起,都是初相遇;每一念起,都是滿庭芳。”雷海為對詩詞鍥而不捨的堅持,不也正是文化潤人的見證?

诗歌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餘秀華曾說過:“當情緒跳躍或者沉潛,當心靈發出呼喊,當我搖搖晃晃要摔倒時,詩歌充當了柺杖。希望大家都能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願找到詩意的生活。”詩意的人生,本就沒有預設起點。不管身在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追逐心中那一抹詩意的綠。讓詩詞埋下一顆顆種子,滋潤出滿室芝蘭,哪怕只是一個人的芬芳。

文學並不是知識分子專屬,文學和體力活也並不對立,相反,當它和最樸實的生活結合起來的時候,才格外美妙。你可以用文學來領悟尋常的日子,甚至拿起筆,去書寫最平常的日子。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有詩,有夢,就有無限精彩。

诗歌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