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获刑,李明博被指控:韩国总统咋就成了个“高危职业”?

一直听说在韩国当政有“青瓦台魔咒”,直到给大家做这期专栏一一统计,才惊觉:这“魔咒”简直就是一场诅咒,11任韩国总统无一幸免地都遇上了不幸的事儿。

来看表格:

朴槿惠获刑,李明博被指控:韩国总统咋就成了个“高危职业”?

韩国共计11任(18届)前总统,情况极端的:2人非正常死亡(朴槿惠父亲朴正熙遇刺、卢武铉被查后跳崖自杀)、3人被判刑、1人在羁押中;情况好一点的:3人被迫下台,余下2人的儿子被判刑。

李明博现年已经76岁了,曾一度被视为成功逃脱“青瓦台魔咒”的第一人,但眼下也因收受贿赂、非法挪用资金等16项罪名被指控。

朴槿惠在“闺蜜干政门”后下台,一审结果刚出来,她被判处24年有期徒刑,还有一张约合人民币1亿元的罚单。

看完上表,外人唏嘘之余难免有一些主观揣测:这韩国的政治势力斗争真是家常便饭;似乎当个总统,其个人(或直系亲属)就会手脚不干净,和大公司大财阀便有利益交互,这种裙带关系政商关系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那事实究竟是什么?韩国总统为什么那么难当?下面来聊一些专家观点。

壹:【财阀政治色彩】

有政治学者观点认为,韩国政治体制带有很强的“裙带资本主义”(Cronycapitalism)色彩,在这种情景中,政商之间往往关系密切。“裙带资本主义”曾一度支撑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掩盖了政治、社会很多问题,民主制度因此没有充分变革。

历任韩国总统中就有不少可以被视作“裙带资本主义”的“代理人”。

在朴槿惠的16项罪名中,就包括她向三星、乐天、现代汽车等韩国财阀集团索贿、受贿等内容。

李明博被检方指控的罪名中也包括收受三星、友利金控前会长、大宝集团等高额钱款。

贰:【总统权力集中】

韩国首尔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康元泽认为,韩国总统(不设副总统的)权力高度集中、缺乏制衡,导致他们在位时权力很大。(根据韩国法律,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可以任命国务总理及各政府部门一把手。)

权力这个东西,是能够左右很大利益的,于是天然带有寻租的本性,所以政治制度上的权衡的确是一门艺术。在韩国前总统的案例里,有时候未必是总统本意,但总统身边的近亲也会被腐蚀掉。(金泳三为了反腐巩固政党,自己儿子都被抓了。)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在多个案例里,我们会发现,韩国检方往往是在总统的任期里就掌握一些证据了,但宣布开始调查都是在总统执政后期权力式微的时候。

听说有一个关键词叫“跛脚鸭”,形容的就是因任期即将届满而失去政治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体会一番,真是很有深意。

朴槿惠获刑,李明博被指控:韩国总统咋就成了个“高危职业”?

叁:【政治势力“宫斗”】

前面两点是“土壤”,说到底,冲突的张力还是来自于政治势力的“宫斗”。加上韩国本身的朝鲜半岛地缘情况,既要面对朝鲜问题,又难免处于大国夹缝。个中事件和势力给左右翼政党带来的利益是不同的,暗中角力就开始了。

有政治学者用过“你死我活”来形容韩国国内政治状态。

而且,“愉见财经”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被推上了总统的位子,权力是大,但也同时被身后的势力捆绑了、敌对势力瞄准了。这种位子,恐怕既是掌印人,又不得不是“代理人”,在势力夺权的洪流中,这个个人,也可能是牺牲品。

一上登顶道,从此江湖漂。

肆:【民众性格激烈】

政治势力之间的角力,是需要裹挟民意而形成合法性及推力的。而正好韩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高,反抗性也强,“大游行”的次数自然也不少。

我有次去韩国考察,行程中当然少不了参观青瓦台,过程中那几名韩国接待人员的爱聊政治、爱用偏激的话语表达个人喜怒憎恶,尤其是对弹劾总统甚至总统判刑这样的事件聊起来都轻描淡写的态度,都让我印象深刻。

个人感觉,韩国民众对自己总统的要求还真是高。不止是当政能力强、经济发展得好、让人民安居乐业就行的。那几名韩国朋友说,他们评判总统,既要看执政能力强不强,国家发展好不好,导致他自己的日子是不是过得更好;又要看面对外部势力“有没有种”、让不让韩国人有安全感还得心里痛快;还要看个人品行端不端正,是不是又跟财阀勾结;完了还得看亲属品行端不端正。其实有的韩国前总统,执政能力很不错,还把韩国经济发展得很好,但最终还是被清算了。

(而且哦,这种清算还不是总统“安全着陆”离任了就结束的,几乎是终生追溯,还可以隔了届继续清算的思密达!对比日本也屡屡发生首相因丑闻而下台,但下台后一般也就case close了,不至于要被追着查到锒铛入狱。)

民意有时候一受到比如腐败、财阀政治、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刺激,就易被煽动,强民族性就会把独立事件上升成“主要矛盾”、国家议程。

朴槿惠获刑,李明博被指控:韩国总统咋就成了个“高危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