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贪腐案”:是什么撬动了纳吉布的权力宝座

2018年5月,国民阵线执政联盟(以下简称国阵)被迫结束了掌舵马来西亚长达60多年的历史,把权力交到了92岁高龄、曾经担任过国家总理的老牌政客马哈蒂尔手中。

很难说究竟是哪一个具体的要素促成了某件事的结局。但如果以某个具体人物的成败来作为历史的线索,那么在2018年,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以下简称一马公司)的丑闻,应当是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及其背后代表的国阵败选的“滑铁卢”。

回顾“贪腐案”:是什么撬动了纳吉布的权力宝座

被一篇报道掀起的舆论变局

故事要从《华尔街日报》一篇轰动国际社会的报道说起。

一马公司是马来西亚时任总理纳吉布在2009年创立的主权财富基金,纳吉布是一马公司的顾问团主席。基金的宗旨是通过国有投资和基建等手段,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把吉隆坡打造为国际金融中心。

故事开始前,一马公司早已经被曝在部分交易和投资中,耐人寻味地欠下了110多亿美元债务。与此同时,马哈蒂尔公开呼吁纳吉布下台,而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则刚刚把马来西亚主权评级从“负面”提高至“稳定”……纳吉布的处境可谓非常复杂。

就在这时,《华尔街日报》2015年7月3日突然报道称,有将近7亿美元的一马公司资金“通过一家新加坡私人银行转入疑似纳吉布的个人银行账户”。此时的指控像一颗炸弹,在本已暗流涌动的政坛炸出了千层巨浪。

对此,有不少民众选择走上街头进行集会,要求纳吉布进行解释;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王家警察、国家银行所组成的特别调查小组等迅速行动,包括于2015年7月7日就6.81亿美元巨款汇入疑似纳吉布个人账户一事,冻结了6个“涉案”银行账户。

一马公司、马来西亚政府、时任总理纳吉布随即对指控予以否认,纳吉布还向《华尔街日报》发出律师信,要求该报2周内“解释立场”。

丑闻一路“狂奔”,多国发起大规模资产扣押行动

《华尔街日报》报道事件后,形势在不利于纳吉布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美国司法部针对“涉案”人员挪用一马公司资金,并以洗钱等手段在美国购买的资产展开了行动。“美国不是贪污者与窃国大盗用来隐藏不义之财的天堂。我们将把查获的所有资产,归还受害单位。”美国代助理司法部长勃朗哥就一马公司“案件”做出了这样的表述。

最初的行动是2016年7月20日,美司法部通过一份长达136页的诉讼书。诉讼书对涉及一马公司“贪腐案”的“犯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揭露”。

诉讼书指出,这些资金是通过一些“冒名顶替”的空壳公司、海外实体、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甚至虚假身份等渠道,辗转汇入一些马来西亚富商、“马来西亚一号高官”及其家属、“涉案”一马公司高管等相关人员控制的账户,以及部分海外投资中。

相关的资产扣押行动也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展开。

瑞士当局2016年在美国的要求下,已充公3幅与一马公司资金有关的名画;

2018年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印度尼西亚警方展开联合行动,在巴厘岛扣押了一艘豪华游艇。据印尼媒体报道,这艘游艇由一马公司“案件”的“涉案”人员所有。

“案件”背后盘根错节

2017年6月27日,澳大利亚著名超模米兰达•可儿(Miranda Kerr)将价值810万美元的珠宝移交给了美司法部。这些珠宝据说正是以涉嫌挪用的一马公司资金购买的。

这名活跃在娱乐圈中的澳大利亚模特,又是怎样与一马公司丑闻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要从“行事张扬”的马来西亚年轻富商刘特佐说起。

根据美司法部的指控,“涉案”资金的主要受益人包括“马来西亚一号高官”“马来西亚一号高官妻子”“一马公司三号高管”里扎•阿齐兹(Riza Aziz)和富商刘特佐等人。

“马来西亚一号高官”被怀疑是纳吉布,其继子里扎•阿齐兹是红岩电影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根据指控,红岩公司挪用一马公司的资金参与制作了包括《华尔街之狼》等电影,阿齐兹本人在美国也拥有多处豪华房产。

被美司法部指控为“案件”“首脑”之一的刘特佐,据称是纳吉布与阿齐兹的共同好友。根据美司法部指控,他在全球范围内用涉嫌挪用的资金购买了2亿美元的珠宝。除了给可儿的那一部分外,更有3000万美元的珠宝被刘特佐送给了“马来西亚一号高官妻子”。

刘特佐的众多房产、名画、豪华游艇平静号等资产同样涉嫌挪用自一马公司。据称平静号游艇价值2.5亿美元,他曾在其上举行奢华派对,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Wilelm DiCaprio)也曾是其座上宾。莱昂纳多据称也已将获赠的相关资产退还。

但刘本人申辩称,自己只是一马公司的一名非正式顾问,只是被迫卷入“案件”成为了牺牲品。刘特佐目前下落不明,但马哈蒂尔宣称已“大概知道”他的下落,只是还未提出正式引渡请求。

新加坡执法部门还披露,刘特佐伪造了名为“陈金隆(Eric Tan Kim Loong)”的假身份,以方便自己在海外洗钱。

例如,Tanore机构曾在佳士得拍卖行注册账户,把拍得的名画收藏品,通过“陈金隆”送给刘特佐,以及他的生意伙伴、同为阿齐兹好友的麦克法兰(Joey McFarland)。购买收藏品再转赠,这是许多金融犯罪案件中常见的洗钱手段。

马来西亚国会下属的公共账目委员会2015年曾计划传唤刘特佐,以“厘清总审计署调查报告中所提及的一些问题”。一同被传唤的6名一马公司高管就包括卢爱璇。根据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当今大马》公布的调查结果,事实上与案件有牵连的人员、机构和公司还有很多,关系网非常庞杂。

专家:“被宣告无罪”的纳吉布没有胜利

在整个一马公司“案件”中,要说最为位高权重也摔得最重的人物,大概要数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了。

我们很难证明2018年5月份的马来西亚大选中,用来撬动国阵权力宝座的那根杠杆就是一马公司“案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一马公司“案件”发酵到大选结束、希望联盟获胜的过程中,我们能明显观察到时任政府公信力的不断丧失直至颓势毕现的过程。

例如一些专家指出,在“沙特捐款门”中纳吉布将大部分余款归还给沙特的说法,不合逻辑且无法让人信服。

2013年的3月21~25日,有共计6.81亿美元从一家名为Tanore公司的账户“通过复杂的方式”进入了“马来西亚一号高官”的账户。不过在不久之后的8月26日,“马来西亚一号高官”的另一个账户又将6.2亿美元还给了Tanore的账户。

纳吉布解释称,收到的6.81亿美元是沙特王室捐赠的资金;马来西亚当时的新任总检察长在公布一马公司“案件”的“调查结果”时则称,纳吉布在竞选中只用了6100万美元,剩下的6.2亿美元资金已经退回给沙特王室。

纳吉布的说法得到了沙特方面的佐证。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Adel bin Ahmed Al-Jubeir)2016年4月14日承认,沙特无条件赠与纳吉布6.81亿美元,但没有说明赠款人的具体身份和予以纳吉布馈赠的原因。“这是没有期望任何回报的真实馈赠。”朱拜尔解释说。

但专家称,舆论对于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满意的,因为很少有人愿意相信沙特会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将巨额捐款送给纳吉布。而且纳吉布自身不愿意前往国会公开解释的事实,也进一步加深了民众对事件的疑虑。

更让人存疑的地方在于,宣布纳吉布“无罪”的新任检察长阿班迪,是在一马公司期间前任被撤换之后上台的。马来西亚智库政策倡议中心主任林德宜博士认为,有关调查报告的公信力也备受质疑,因为在这过程中,涉及调查的多名人士被撤职或调职。

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还列举了包括“有关捐款是否用来收买选票”、“为何前总检察长阿都干尼分别被革职及撤职”、“为什么纳吉布花这么长时间解释”、“如何证明纳吉布已归还大部分捐款”等9点质疑。

马来西亚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所执行长旺赛夫表示,民众并没有因这些解释而对纳吉布改观,因此纳吉布在总体上处于“非赢局面”。

一切都有待司法的天平定夺

宣布纳吉布“无罪”的总检察长阿班迪在希望联盟胜选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自己将开始休假30天。新任总理马哈蒂尔宣称,是自己向阿班迪提出的告假要求。

而在美司法部的诉状中,被非法转移的一马公司资金超过了35亿美元,在全球注册的多家实体公司和“空壳公司”参与了对一马公司资金的挪用,而洗钱的途径为新加坡、瑞士、卢森堡和纽约等地的银行。于是“惩戒”的铁锤也近乎必然地落在了相关银行及其管理人员头上。

例如在新加坡,瑞意银行(BSI Bank)商人银行执照被撤销;瑞士安勤私人银行(Falcon Private Bank)新加坡分行执照被撤销;星展银行(DBS)与瑞士银行(UBS)新加坡分行也因违反反洗黑钱规定,分别被罚100万新元与130万新元;部分涉案人员“终身不得在新加坡参与金融行业”。

不仅如此,“案件”还牵涉多名政府官员、企业和机构高管、好莱坞巨星和澳大利亚著名超模等来自多国的人员。

千头万绪的一马公司“案件”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故事。

大选的结果虽已是既成事实,然而“案件”的真相究竟如何,谁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还应该交给司法的天平来定夺。相信在马来西亚新任政府的领导之下,事情的真相能够最终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综合整理:东博社

文:李易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