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搬”出幸福來

大方:“搬”出幸福来

你與【貴州民政】 只差指頭點擊

大方:“搬”出幸福来

楊倩忙著給客戶找零錢。李宇 攝

人民網貴陽5月10日電 “搬進來不僅不要錢,連做飯的傢什都給我們準備好了。”說起搬進新居的感受,90歲老人項紹榮笑眯了眼。

2016年7月1日凌晨5時30分左右,大方縣理化鄉偏坡村金星組因持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造成84戶299人受災,其中23人遇難,項紹榮就是當時的受災戶之一。

災情發生後,為了災區群眾安置,理化鄉各級幹部進村入戶摸清群眾的搬遷安置意願,採取在理化村白車組集中安置和大方縣城安置兩種方式。在恆大集團的幫助下,2017年7月,安置點工程全面建設,項紹榮和老伴也搬進了離家較近的理化村白車組集中安置點的新家,同他一起搬過來的,還有40戶134人。

楊倩一家也是去年搬來的受災戶,本就抱著開店心思的她,搬過來後,在恆大集團的幫助下,很快就把店開起來了。

店雖然不大,但生意卻很火爆。“現在小賣部每個月毛收入能有5、6千,不僅安置點群眾,連附近其他村民都來我這買。”楊倩說。

大方:“搬”出幸福来

圖為農戶正在基地裡幹活。李宇 攝

“今年,由合作社牽頭在理化村種植了青脆李2000畝,我們現正與合作社商議,與安置點群眾建立利益鏈接機制,納入分紅。”理化鄉鄉黨委副書記李愷介紹,為了讓受災群眾搬得出、穩得住,理化鄉爭取到了恆大援建150頭養殖場配套產業項目,固定帶動安置搬遷戶群眾50戶。並引進水西陽光公司種植1000畝獼猴桃,優先為安置搬遷戶提供就業崗位,此外,公司在利潤中無償拿10%的股份分配給安置點農戶。確保貧困戶有增收產業,讓安置點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此外,為滿足安置點移民生產生活需要,安置點不僅修建了文化室、衛生計生室、綜合治安室、老年活動室、群眾接訪室、會議室等等休閒、辦公場所。同時還建設了一個文化廣場,配套健身器材、綠化、路燈等設施,提升安置點群眾的整體生活質量。

大方縣民政局副局長王明科表示,為保證受眾群眾不因災致貧,政府將10戶21人納入民政低保,特困供養1戶1人,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14.55萬元。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公益性就業崗位,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參加公益就業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