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德國電影節從2013年開始舉辦了第一屆,是由德國電影協會和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聯合舉辦,指在提供德國當代影壇佳作加深中德文化的交流。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電影節上看了四部片子——

有女神“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宣言》,也有黑色幽默的《一隻資產階級犬的自我批評》,青春叛逆代表作的《契克》,還有動作喜劇類型的《傳奇特工》。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電影由德國導演“馬蒂·格肖內克”執導,令人深刻地重現了東德在末期時候的歷史年代。

瞭解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德國是一個不安分的名族在歷史上分裂過很多次,

自二戰結束後法西斯戰敗,德國更是分為了兩個陣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政治立場,東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西德: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一道柏林牆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個無產階級、一個資本主義。

1990年10月3日,這個分裂了多年的國家才完成統一。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光芒漸逝的年代》就是用個人和家庭為視點,講述了東西德在分裂時期的故事。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1989年初秋在即將要消逝的東柏林,一個名為“威廉”的90歲老人正要過他的生日,家人朋友統統趕來慶祝。

威廉一直堅信斯大林的共和主義,在二戰時期反法西斯中立下過赫赫戰功,這次生日來得都是東德社會各層的人士。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就在這時他的孫子薩沙因為政治立場逃到了西柏林。

老人的生日也因為這一事件鬧的不歡而散。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要知道自分裂後,東德的經濟一直不如西德,所以一些人想要易幟、便翻過柏林牆,

東德的人民管這叫叛逃,東德與西德就像電影裡的這一幕,一邊枝繁葉茂,一邊貧瘠荒蕪。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只用了幾個人和一個封閉的空間和時間、用室內劇的方式來營造一種東德在最後的垂死氛圍。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電影中還有特別有趣的點,那就是扮演抗戰老戰士“威廉”的演員“布魯諾·甘茨”,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曾在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出演過令人深刻的“希特勒”,這一次他又扮演了希特勒的敵人,一個是暴政的獨裁者、一個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一個是法西斯、一個是反法西斯。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在除去電影的隱喻之後,這一個現象也成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對比。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電影只有100分鐘的時長,但承載的信息量極度豐富,還有各種對當時政局的隱喻,讓影片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如果對東歐二戰後不太熟悉的觀眾來看,可能會不太容易進入。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德國作為一個歷史極為複雜的國家,德國拍過不少反思歷史的影片,無論是對二戰犯下的罪行,還是戰爭結束後對集權的警惕,都有不少佳作,這部《光芒漸逝的年代》便是其中之一。

好了電影介紹到這,喜歡的可以找來看!

文末推薦一部新片電影《一個人的江湖》6月8號公映,

個人比較喜歡他這一版文藝版的預告大家可以看下

德國電影節,看了4部電影,這一部是我心中的最佳

青春易逝,

不枉好時光

心有燈塔,

便有遠方,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依舊仗劍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