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最近我的朋友去相親,回來之後我問她相親怎麼樣?朋友一臉不高興的說“不怎麼樣,不適合”。

我非常好奇,怎麼第一次見面,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確定不合適呢。原來朋友問了對方的星座,對方是處女座。

朋友一聽處女座,心理就嘀咕上了“啊,追求完美,潔癖,吹毛求疵,”還沒聊多少,負面印象就來了。

​再加上朋友之前研究星座,自己星座和處女座是相斥,不適合。所以朋友都沒有再聊下去的慾望了,相親自然也是以失敗告終。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尤其是戀愛中的人。總是去研究自己星座與彼此相配,屬相是否合適。總覺得那些星座書上說的就是自己,把書上寫的那些不適合自己的星座屬相當作是至理名言。

為什麼星座、屬相、血型之類的解說總是能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去相信我就是這樣的,甚至可以影響我們的選擇呢?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你這在心理學上可以用巴納姆效應來解釋,指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非常的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就不是這種人。

其實那些用來描述性格的詞句,根本就屬於人之常情,或者是基本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

換言之,那些詞句的適用範圍是如此的空泛,以至於往往說了等於沒說。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就像,都說巨蟹座是居家好男,好女人,顧家、愛家人。難道其他星座就不會愛家、顧家人嗎?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原因被認為是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管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會收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好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符合自己的設想。

就像雙魚座的伴侶在生活中可以記得各種紀念日,能時不時的製造點浪漫,就會很滿足。但對方可能就會想,星座果然說的對,雙魚座的人就是追求浪漫,不切實際。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或者,處女座的人提出對方希望哪裡可以改變。對方立刻就會想到處女座的人真是太追求完美了,或者想,你追求完美,為什麼一定要讓我改,這就可能會導致相處過程中的摩擦。

此外,從基因角度看,人類在遺傳上具有一些共性。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腦。大腦中相似的機制,引發每個人的思維。

儘管不同的生長環境,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對每個人的思維產生影響。但大體上來說,每個人的情感、個性上總是有很多共性的。所以那些總結的性格特點放在誰身上其實都很合適。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那如何避免巴納姆效應對自己生活或感情關係的影響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觀認識自己和對方。不要把書上的總結結論作為聖旨。

如果星座書上說某某星座缺點是什麼?你們不太適合不代表其他星座就不會有這個缺點。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除了缺點,我們更應該關注自己和對方的優點。這是隻有你們彼此相處才能發現的。如果在相處過程中,你希望對方可以改變一些不足。可以和對方溝通,而不是默默忍受或者毫無理由的選擇放棄。

都說別愛上某某座的人,現在你還相信嗎?
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請別愛上某某XX星座的人,你相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