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春節是咱中國人最傳統的節日,每年到春節的時候無論我們身在何方都要回到家裡享受團聚的歡樂。可是總有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輕父母拿到回家過年的那張車票時,心理除了一番激動以外,也會有一些隱約的擔心。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擔心會有人逗孩子(讓孩子過個春節心理受到一萬點的暴擊傷害)

擔心會有人哄孩子喝酒或者亂吃東西(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孩子因為被哄喝酒和亂吃東西而發生令人痛心的事情)

擔心會有人親孩子的嘴吧(大家都喜歡孩子,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注意不去親孩子的嘴巴)

的確這些幾乎是很多孩子春節回家都無法逃離的“劫難”,而這些“劫難”的製造者就是我們的親朋好友。

大家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父母有一顆想要保護孩子的心,但卻抵不過那些不懂孩子,卻又想玩兒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們的愛娃熱情!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麼辦?

睜隻眼閉隻眼?(可是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再說孩子正在受傷害我們能不管嗎?)

把孩子帶走?(這樣會不會傷到親戚朋友的面子?)

為了保護孩子直接告訴對方:請你不要這樣做?(這樣太惹人了吧?親朋好友會覺得掃興或者掉面子的)

讓我們來看看針對這些春節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一、漫長的歸途中,別忘記解決孩子的無聊(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無論是在熙熙攘攘的車站,還是在人頭攢動的車廂裡,或是在安靜舒適的機艙裡。幾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乖的不要調皮。以免讓別人笑話,自己感到很沒面子。

但事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因為兒童是最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群體,這也意味著當他們內心某些東西需要被滿足的時候,他們會不顧場合、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不顧及大人的面子去解決自己的內心需要。可是大多數兒童自己發明的辦法幾乎都是讓成人特別頭疼的上躥下跳或者大喊大叫的方式。

有人在這種時候就會用強壓的方式讓孩子變得安靜,可是往往都是徒勞。因為強壓只能讓孩子的身體因為恐懼而不動,但是卻把無限大想要動的慾望留在了孩子的心理。

因此,父母只需要在旅途之前給孩子帶上他們喜愛的玩具或者書本。這樣就能解決孩子的無聊,孩子當然也不會出現因為無聊而產生的各種糟糕的行為。

二、麻將聲、划拳聲,聲聲不息,孩子需要保證作息(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基本上在節日期間,孩子們的節律是完全跟著成人進入了混亂的狀態。但是孩子的身體恰恰是需要在一個有相對穩定的節律當中才會更加健康。因此在這一點上家長就儘量去平衡好了!


三、別讓節氣的氣息影響你的情緒過於躁動(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一到過節的時候,大大小小的人都會受到節日氛圍的影響而激動。越是在這種時候,家長越要注意別因為孩子的問題而大發雷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某個問題讓你感到很憤怒的時候,切記!先找個地方讓自己心情平復下來,再跟孩子解決問題。這樣才不至於讓你在解決完問題後懊悔自己剛才對孩子的做法。

四、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可能會離開你的視線)(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這點是大家需要關注的,每到過年的時候大人們都顧著高興了。喝酒、抽菸、划拳、打麻將……可能孩子就沒人管了。但是正是在這個時候有很多危險物品是孩子觸手可得的。比方說:打火機、鞭炮、水果刀……因此,如果孩子還比較小,沒有成長起自我保護的意識的話,一定要有成人的監管才行。

五、別讓雜七雜八的零食、糖果、飲料塞滿了孩子的肚皮(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這個問題與安全的問題相似,就是家長需要多一些關注給到孩子。可有一點矛盾的地方是在於,有的時候我們不想讓孩子吃,環境裡卻到處都是零食。這些東西時時刻刻刺激這孩子的味蕾,和想要品嚐的慾望。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可以幫大人做一點事情,或者是去玩兒遊戲,或者去做做手工、畫畫、或者去戶外透透空氣(如果戶外不冷的話)。辦法有很多,記得“眼不見為淨”

六、別讓孩子成為其他人的新年玩具(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這一點簡直難以避免,因為大家看到這麼可愛的小孩子都想抱一抱,玩一玩。理論上讓孩子接觸一下生人也是不為過的,但是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反應。有的時候孩子是恐懼的,因為“陌生的親戚”可能太過於熱情會把孩子嚇著。也有的人會過分的逗孩子,比方說:別給你媽媽當孩子了吧,今天我就把你帶回我家給我當孩子……”類似於這種話對於年齡越小的孩子傷害越大,因為小孩子會當真。他們可能因此而恐懼,安全感受到傷害。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國外的家長是絕不允許有人這樣傷害自己的孩子的,不管對方是誰他們都會嚴肅的制止。但是這在中國的大環境下可能很多人還是接受不了。因此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告訴孩子:“***是在跟你開一個玩笑,這不是真的,因為你要和媽媽爸爸在一起。

八、儘量避免大人親吻孩子的嘴(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這個我認為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為什麼要給它五顆星呢?因為當別人要親孩子嘴巴的時候,往往是我們來不及防備的狀態。除非當哪個親戚把孩子報過去的時候,你有足夠的勇氣向所有親朋好友宣佈:“麻煩大家一會兒親我孩子的時候,千萬別親嘴。”


所以它最大的難點就在於,你完全無法預料它在哪個時刻發生!

這該怎麼辦呢?

以我看來,該說的還是要說的。但是說有說的技巧,在李躍兒芭學園我們經常會跟老師說,與其你告訴孩子“你不可以怎樣”,不如告訴他們,“你可以怎樣”。

但這也依然無法阻止那些愛娃心切的親朋好友們,大家只能多關注著點了。

九、別讓孩子成為家人向七大姑八大姨炫耀的資本(難度★★★★★

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成為了孩子的“災難日”和父母的“焦慮日”

雖然很多人都說自己從小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里長大的,但不得不說在過年這個特殊的時節裡。很多成人炫耀自己的方式就是通過孩子的表現來獲得的。因此,當串親戚這一天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就意味著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的表演機會。在這一場場的演出中,孩子獲得的可能是一些無奈、或者是糖衣炮彈……但孩子是天真的,並不能夠深入理解這其中對大人的含義。唯有成人知道,“來,寶貝給姨奶奶跳個舞、唱首歌再背個唐詩……”意味著什麼。無非就是獲得別人的稱讚與嘉許:“喲,你家孩子真聰明,真好……”

說了半天,當這樣的“演出機會”降臨到我們孩子頭上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做呢?最好的做法就是父母問孩子:“你願意表演嗎?”如果孩子自己願意表演的話,就尊重他們的選擇。如果孩子不願意表演的話,同樣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時候我們可以給親戚朋友們說,等下次TA願意的時候大家就能看見了)然後就可以帶孩子去做點別的事情了,一場成功的解救完成啦。

春節應該是親人團聚的幸福,中華民族文化的傳遞。我們應該守護珍貴的傳統文化,將最美好的中華文化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這一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努力,讓春節成為孩子感受文化、享受幸福的節日。

守護文化、守護孩子!提前祝大家春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