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說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不少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之所以能一直流傳下去,說明這些俗語都是農民朋友比較認同的。筆者以前聽過“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這句農村俗語,下面來看看這句俗語是否有道理。

農村有句老話,“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說的有道理嗎?

1、家旺出惡狗

在以前的農村,農民朋友靠種田養活自己和家人,有時候遇到天災,可能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不過,很多農民都有養狗的習慣,畢竟養狗可以看家護院,但是窮人家的狗往往吃不飽,這些狗因為長期營養不良,體型瘦削,沒什麼精神,看上去比較溫順。

富人家裡面的狗就不一樣了,畢竟富人有的是錢,也不會虧待自己養的狗,而且他們挑選的狗都是高大凶猛的犬類,再加上富人家的狗伙食都比較好,這些狗膘肥體壯,精神頭很足,再說了,狗仗人勢,它的主人有底氣,狗也就變成了惡狗,看到陌生人就亂叫喚,甚至上前撕咬。

農村有句老話,“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說的有道理嗎?

2、家敗出逆子

字面上的意思是說一個家變得衰敗是因為出了逆子,在以前的農村,大戶人家都很有錢,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很多大戶人家的男丁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其中有不少是紈絝子弟,整天都不幹事兒,家裡面的產業也不去打理,就喜歡整天尋花問柳、喝酒賭博,等到管家的父母老去的時候,這些紈絝子弟根本撐不起這個家,等到錢財被肆意揮霍光之後,這個家也就敗了。

農村有句老話,“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說的有道理嗎?

反之,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子弟,他們都比較努力,那個時候想要出人頭地的話,唯有讀聖賢書考取功名,這些人中大部分子弟往往最後會考中科舉,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或者通過其他途徑致富。

農村有句老話,“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說的有道理嗎?

“家旺出惡狗,家敗出逆子”這句農村俗語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的話,富人家的並不一定是惡狗,畢竟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就算窮人家的狗也不會餓肚子,所以也會出惡狗。而家敗出逆子的話,也並不全對,畢竟現在都比較重視教育,很多富人家的孩子素質都比較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