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棄核 往事並不如煙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與埃及、蘇丹、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尼日爾、乍得接壤。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餘公里。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制的利比亞聯合王國,後改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從此,卡扎菲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統治。卡扎菲性格怪異,政治上被很多國家排斥。

利比亞棄核 往事並不如煙

他以喜歡華麗的長袍著稱,風格極其詭異。


利比亞棄核 往事並不如煙

利比亞棄核 往事並不如煙

他以喜愛女保鏢著稱,帶著一票女漢子在國際場合出出入入。

在卡扎菲主導下,利比亞的核計劃始於1970年代。美英情報機構認為,利比亞曾擁有11處核設施。

2003年10月,美國和意大利情報部門聯合行動,在意大利港口攔截了一艘開往利比亞的貨輪,上面裝載了大量用於製造離心機的部件。利比亞的核計劃完全破產,美國以切實證據指責利比亞試圖發展核武器。

2003年12月,卡扎菲宣佈“徹底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全盤交出了手中的核研發成果。美國隨即解除對利比亞制裁,摘掉利比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帽子,並與利比亞建立了外交關係。

就此,利比亞成了西方國家眼中消除核生化武器和遠程導彈的“模範國家”。

2011年利比亞出現反對卡扎菲的示威遊行,這些遊行得到了歐美支持,視為民主運動,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973號”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禁止卡扎菲鎮壓反對派。3月19日起,法、英、美等西方多國對已經在2003年宣佈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利比亞發動空中軍事打擊。

2011年4月30日,北約空襲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最小的兒子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與3個孫子被炸死。

北約出任利比亞反對派的空軍,在國際上原本異常孤立的卡扎菲,很快就敗的一塌糊塗,他能撐半年以上,足夠歷害歷害了。

利比亞棄核 往事並不如煙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蘇爾特落入反對派手中後慘死。死因並不確定,比如誰動的手,誰下的命令,皆不清楚。所播放的畫面顯示,被抓獲後的卡扎菲血流滿面,並在多名武裝人員的推搡圍毆中大聲叫喊。

利比亞今天仍在內戰,是世界上最混亂的國家之一。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