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時下發展,特色“互聯網+農村”電商平臺

我們知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也是走進農村,打開農村信息滯後問題。而目前農村電商也成為了一個新的代名詞。如果你只知道淘寶村、農民網點那就落伍了。今日,農村電商服務“糧易模式”落戶平遙。是一個全國農村第三方糧支付電商模式,通過電腦PC端+手機APP/IOS+微商城的無縫對接,配合縣鄉村三級服務+物流體系,而成為特色“互聯網+農村”電商平臺。

農村電商時下發展,特色“互聯網+農村”電商平臺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農村電商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幾年前,在偏遠的房縣小鄉鎮,許多人都還不知道網絡是什麼東西,現在,他們中的不少人都開始在網上賣核桃、賣紅棗,竟然還有人手機直播種胡麻、收土豆。有人把山樑上的小米賣到了北京,有人把山溝裡的酥梨賣到了廣州,有人剛從網上接到了蘋果的訂單,許多村裡都開設了快遞點……這就是近年來我省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的場景。

紅棗、核桃、小雜糧、棗木香菇……在房縣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農特產品。只要是想盡一切辦法深入農村、銷售農特產品、以實體產業大量消化就業、孵化造血功能,以各種方式助力農民增收,開展農業產業化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就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

農村電商大數據打開了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真實對接的“一扇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歸根結底是要真正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互聯網+”正在改變農村面貌,成為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的主力軍

48歲的魏寶玉,是長治市武鄉縣上司鄉嶺頭村的村民,2012年的一場大病,讓他全家背上了幾萬元的債務,成了村裡的貧困戶。村裡開了電子商務培訓班,在村幹部的動員下,老魏一連學了7天,並試著用手機開了一家農產品“微店”,沒想到,當天上午開店,晚上就來了訂單。

大概過了幾個月,看到魏寶玉在網上賣米賺了錢,嶺頭村村民才有了積極性,他們開始主動找村幹部加入電商培訓班,魏寶玉也成了村裡的“紅人”。

很快,嶺頭村開“微店”的就有上百人,平均年增收1500多元。如今,全村通過網上銷售的農產品總額已突破20萬元。時下,武鄉縣已建成230個鄉村電商服務站,全縣新開網店、微店832家,電商產業帶動了1518家貧困戶共計5125人增收,1900多名閒置勞動力實現了再創業。

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成為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的主力軍,以及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隨著政策就位、市場成熟、數字技術發展以及大量人才返鄉,農村電商邁入“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機遇期,迎來全面井噴的“黃金時代”。

奏響農村精準扶貧最強音

說起農民,可能大部分人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張戴草帽的飽經滄桑的臉。然而,現實早已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識,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應用,一批80後、90後積極投身於農業戰線,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但他們卻活躍在農村,幫農民選種、賣糧,給農民提供信息,幫農民調試機器,他們給蓬勃發展的農村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孫晨陽和許夢飛是山西太原工業學院的大學生,他們住在神池縣太平莊鄉,卻要把地道“山貨”送入大城市。

然而,困住深山農村經濟的不是農產品質量,而是通往市場的出路。

神池縣太平莊鄉黨委書記肖雲坦言,“目前我們芥菜仍限於本地銷售,價格低廉,精加工也沒有形成規模。村民們希望可以多渠道銷售,卻苦無門路。”這些大學生的到來,給閉塞的村莊帶來了“走出去”的可能。聽聞有大學生來做網上銷售,村民們紛紛湧向村口,孫晨陽趁此機會做起“田野調查”。“這裡海拔高,人煙少,再加上土地比較涼,含水性好,空氣好,陽光充足,絕對是純天然食品。”孫晨陽總結。

當然,“到農村去”並非一句口號那麼簡單。從這幾年的運營經驗看,開發農村電商市場,必須下沉到最基層的“細胞”——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