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廂區財政局“民生清風”潤心田 情牽百姓千萬家

莆田:城廂區財政局“民生清風”潤心田 情牽百姓千萬家

莆田:城廂區財政局“民生清風”潤心田 情牽百姓千萬家

靈川鎮桂山溪綜合治理後河清岸綠景美

莆田:城廂區財政局“民生清風”潤心田 情牽百姓千萬家

華林學校一流辦學條件為學生創造良好環境

一排排的安置房拔地而起、一座座改建新建的校舍穩步施工、一個個特色的美麗鄉村脫穎而出……今年來,城廂區財政資金扶持的一件件真切的民生實事如一個個沉甸甸的“禮包”,點點滴滴不斷累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近年來,城廂區財政局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始終把改善民生、解決好基本民生問題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大處著眼,從細微之處入手,不斷加大對民生領域資金投入力度,財政支出優先向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支農惠農、增強社會救助能力、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等民生大事傾斜,讓更多百姓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不斷推動民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廂,建設美麗莆田先行區”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惠農保障 共促鄉村振興

每當夕陽漫染,在華亭鎮澗口社區的龍湖山公園,村民們結伴而來,或聊天嬉戲、或散步鍛鍊。而不遠處就是一整片整齊劃一的白牆紅瓦樓房,富有莆仙特色的民房在田園風光的映襯下,顯得靚麗非常。

澗口社區居民這樣的幸福感受,詮釋著城廂區財政局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用好惠農資金的新發展和大變化。

民生工作涉及面廣,怎樣作為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村民?對此,城廂區財政局從廣大農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出發,謹記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惠農資金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

圍繞“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廂、建設美麗莆田先行區”目標,為百姓幸福、民生建設注入不竭動力,該局從涉農項目的建設、涉農資金的整合、報帳、發放和監管等方面加強管理,確保涉農資金使用到正確區域。

區財政局副局長肖建耀介紹,財政局採取“三做三變”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積極推動“六水共治”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實,通過做強農村產業,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做活農村改革,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作為,做好民生實事,變鄉村河道為美麗風景。

今年,該局將整合財政農業資金262.1萬元用於美麗鄉村、農村電網等建設,全力支持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實施脫貧“攻堅戰”;安排150萬元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安排5063.1萬元,開展全區河道清淤疏浚行動,其中3600萬元用於農村河道整治工程,真正把改善農村環境和村民住行列為重點,切實把群眾的需求放在心上。

安居工程 共築幸福生活

住有所居,民之所盼。近年來,在城廂區,一棟棟安置樓的拔地而起,不僅有利改善居住條件和推動經濟發展,也加快了農村人口向城區聚集,造福一方百姓。而這些安置房的快速建設,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和保障。

今年來,區財政局將安居工程作為解決群眾住房保障問題,改善人居環境和居住條件的頭等大事來抓,從政策落實、預算安排、資金撥付、財務監管等方面主動擔當,切實落實安置房建設推進各方責任,努力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下一步,財政局將堅持把人民幸福作為最高要求,大手筆建設民生工程。”周蔡容介紹,該局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進棚戶區改造年度投資計劃順利完成,鼓勵採取貨幣補償支持被拆遷人通過購置商品房,著力推動安置房辦證工作,打通安置房與商品房的轉換通道,使農業轉移人口工作有著落、生活有保障、精神有歸屬。

教育均衡 共享優質資源

走進城廂區第二實驗小學,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老師利用新媒體設備繪聲繪色給學生講課;來到煥然一新的操場上,成群的學生在塑膠跑道上歡樂地奔跑著……校園裡處處都充滿著歡聲笑語。

而在華林學校,化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美術書法教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一名學生家長感慨地說:“學校設施越來越完善,教學質量越來越好,孩子們真是趕上好時候!”

整潔乾淨的校園環境、標準先進的運動場所、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夏日時節,綠意盎然,漫步在該區城鄉各中小學校,整齊別緻的教學樓掩映在綠樹花叢間,成為該時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為了讓所有適齡孩子享受到均等的、與時代同步的優質教育,去年城廂區財政局投入資金1359萬元,用於77所薄弱學校購置教學設備、圖書、計算機、監控等;通過新增一般債券資金安排2635萬元,用於教育工程及設備設施配套;安排資金1269萬元,建設塑膠跑道及人工草坪,實現學校標準化建設;安排資金7476萬元,用於太平小學三期綜合樓、筱塘幼兒園教學綜合樓和西墩小學教師週轉房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一項項的數據,展現了該局對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