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投籃超準其他能力很弱的人能在NBA立足嗎?

None______

有些火箭球迷可能會記得一人,那就是火箭在2006年選中的二輪秀史蒂夫-諾瓦克。這位球員雖然在NCAA的比賽中有著不錯的表現(12.4分4.2個籃板,三分命中率46.4%),但進入NBA後,由於自身身體素質的限制只能充當一名定點投手。整個NBA生涯,諾瓦克場均只可以拿到4.7分1.3個籃板0.3次助攻的數據,但他卻能夠在NBA征戰了11個賽季之多。相比那些一兩個賽季高光後就無球可打的球員,諾瓦克也算是在NBA立足了。

除了諾瓦克外,曾拿到過全明星三分大賽冠軍的賈森-卡波諾也是這個類型的球員。在NBA效力期間,卡波諾場均貢獻7.3分外加1.8個籃板0.9次助攻,依靠這樣的數據也在聯盟中打了八年之久。相比諾瓦克,卡波諾還曾被美國籃協選入位於拉斯維加斯的美國國家隊訓練營,協助球隊進軍2008年夏季奧運會,職業生涯更加成功。從以上兩名球員的經歷可以看出,只會投籃也可以在NBA聯盟立足,但身份卻稍顯尷尬,只能是一個僅需貢獻遠投的角色球員。

跟以上兩位不同,被稱為“水花兄弟”的金州勇士雙子星斯蒂芬-庫裡和克萊-湯普森初入聯盟時也曾被貼上了“只會投籃”的標籤,但兩人經過訓練激發潛能最終成為了聯盟頂級巨星,而這樣的他們已經不再只會投籃,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不錯。


冠軍籃球

讓我們看看這個女孩,她叫宋何景。2007年,她才13歲,在全國技藝籃球總決賽上,連續罰球150個全中。2012年,她18歲,在2分鐘內投入44個三分球,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樣的記錄,連庫裡都做不到。那麼請問,她算不算投籃特別準呢?一個投籃比庫裡還準的女孩,她能打NBA嗎?答案讓大家失望了,別說NBA了,就是WNBA,WCBA,甚至連CUBA都打不上。她根本沒有任何打職業籃球的希望。

出生於1994年的宋何景,如今應該是24歲了,已經泯然眾人,很少聽到她的消息了。她從未打過職業籃球,甚至很少打比賽。她的投籃令人驚異,但是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表演。至今,她依然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一個投籃超準其他能力很弱的人,就是這樣的結局。

她的爸爸就是這樣訓練她的,只練投籃,其他的什麼都不練。她沒有團隊意識,不知道配合,不知道什麼叫做戰術。所以雖然曾經加盟過青海師大女籃,但是從未在CUBA比賽中出場過一分鐘。要比投籃,她是最好的。但是其他方面都很弱,最後,還是什麼用都沒有。所以,答案就是:一個投籃超準其他能力很弱的人根本無法在NBA立足。

不過我們可以把問題再深度一點,很弱到底是有多弱?這個提問者並沒有說明。如果說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弱,那麼對不起,你沒有任何機會打職業聯賽,更不用說最高水平的NBA了。這就是木桶理論的一個典型例子,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有多高。投籃超準,就類似於最長的那塊木板特別長。但是你的短板太短了,所以長板就算再長也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在NBA,我們也經常發現有短板的球員不是?比如說有些球員攻強守弱,典型的就是我們的威少了,還有火箭的安德森啊,騎士隊的JR啊,走了的弗萊啊,湖人隊的小托馬斯啊等等。還有一些是守強攻弱,比如說快船隊的小喬丹。而在具體技術上,有些人擅長突破,有些人擅長投三分,有些人擅長傳球,有些人擅長搶籃板,沒有人能面面俱到。

所以,離開了標準談問題,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比如上面的宋何景,身高165,性別女,身體對抗在NBA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她當然無法打NBA。那麼,就需要設立一個及格線。你的身高,體重,肌肉,速度,爆發力,運動能力,彈跳,臂展,力量這些基本指標,必須滿足一個基本條件。然後,才能去說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在NBA,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弱點。在比賽中,就是利用自己的優點去打擊別人的弱點。前提是,你可以弱,但是不能太弱,首先得及格才行。


豬油鹼

首先感謝你的邀約,一個球員想要在NBA立足,必須有一技之長。

如果說你投籃很準,其它方面一般的話,是也可以立足NBA的。你不可能成為主力,但可以做一個合格的替補角色球員。


比如騎士隊的科沃爾, NBA有名的三分射手。當球隊需要你得分的時候,你能夠站出來得分,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紅花還需綠葉襯,並不是每一個球員都是詹姆斯,每一個球員都有科比的技術。做好自己,時刻準備著!


夏天的風4778

比如:科沃爾

說到投籃很準的人,腦海裡現役第一齣現的球員名單就是科沃爾。科沃爾曾經在老鷹有過單賽季三分球命中率超過50%的超高命中率,而那個賽季正是老鷹60勝成為常規賽戰績東部第一的賽季。


科沃爾以精準的投射能力在NBA立足,其接球就投的三分能力在NBA堪稱一絕,在騎士多次扮演逆轉英雄,你永遠不知道科沃爾何時會爆發,一連串的三分瞬間帶走比賽或者直接逆轉,而本賽季印象裡最深的兩次中,一次對陣尼克斯,在第四節落後近20分情況下一舉投中四個三分球直接迫近比分,使詹姆斯後面逆轉比賽奠定了基礎。另一次為對陣步行者,也是一連串的三分球殺死比賽。


相比於投射能力,科沃爾從進去聯盟開始,其突破能力,防守能力,外線協防能力都是一直以來球迷詬病的,身體素質決定了他射手的身份,力量優勢不明顯,爆發能力不出眾,但是精準的三分球使他在NBA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在場上總是最積極的一個,攻守轉換總是最拼命的一個,他沒有過人的天賦,依靠自己努力在NBA生存立足,而去年夏天多隊在休賽期希望得到他,但是他還是跟隨詹姆斯再次追夢,拿到自己的冠軍戒指。


9527的籃球社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一名球員真的投籃神準,但其他方面能力都不行,這樣的球員大概最多在NBA充當飲水機管理員的角色。

舉個例子:“寂寞大神”弗雷戴特

新秀賽季,弗雷戴特三分球命中率達36.1%;NBA第二年,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提升至41.7%;第三年,更是高達49.3%,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三分球命中率。

但在弗雷戴特新秀年,他的球探報告中,最後對他是這麼評價道的:

比起其他人,我不是很看好他,而且我覺得他的極限也就是板凳殺手或者爛隊首發了。弗雷戴特最讓我擔心的是,他所需要提高的東西都不是靠勤奮、看錄像帶或是重複練習就可以提高的。他需要變的更加強壯。他運動力的缺乏影響了他的防守和籃下得分能力。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防守球員嗎?有可能(JJ-雷迪克就做到了),但我覺得不會馬上發生。

事實也證明,最後光有一手投籃能力的弗雷戴特無法在NBA立足,他的身體太過單薄,無法適應NBA的對抗。另外,他是一個活在自我世界的人,球隊必須按照他的進攻打法來佈置戰術。也就是說,倘若球隊不以他為核心,那他在球隊就會很難適從。

再舉一個例子:史蒂夫·諾瓦克

諾瓦克真的是隻有一手投籃,而且他真的是投得非常準。大學四年,諾瓦克均場貢獻12.4分4.2個籃板1次助攻,三分球總共793投368中命中率達到46.4%,被稱為NCAA頭號三分王。

問題也正出在這兒,諾瓦克只能投空位三分,而不是像雷迪克或是科沃爾這種跑位型的投手,諾瓦克屬於等在底角或者45度的定點投手。所以他的進攻手段就那麼幾種,很容易被對方看透。一旦套路被對方摸透,那諾瓦克自然也沒轍了。

所以一名球員要立足NBA,光靠投籃是絕對不行的。球隊要贏球,要以一個整體去運作,你除了投籃以外至少也要有強硬的防守,以及跑動接應的能力。

你說布魯斯-鮑文的投籃準麼?他的空位零度角三分確實還行,但他的看家本領是防守。

庫裡為什麼這麼優秀?不僅僅是因為他能投那些不可思議的三分,更為重要是他的運球能力、無球跑位能力,以及防守能力等,他在各方面都很出色,這些素質累加起來才使得他能夠在NBA成為全明星級別的球員。(xc)


仰臥撐

如果這個超準指的是不論什麼條件,什麼位置,抬手就可以投進的話,那這個人還是可以立足的,只是作為一個投籃機器,防守的黑洞,那也是每回合保底三分,這比賽穩贏啊

當然這種人不說不存在,直說現在沒有出現過,別說你投籃很準,能進入NBA的沒有一個庸手,就投籃來講,這是基本功,沒有一個庸手,更不用說個人最好的那把刷子了。別說其它能力很弱,就是稍弱都難以在NBA立足,很多在歐洲、亞洲打的很好的球員到了NBA也是看飲水機、揮舞毛巾的坐次。


SSportsFan

首先,決定你能不能在NBA立足的根本,不是你投籃很準(這個能力)而是看你的身體到底有沒有天賦。因為投籃是可以靠後天的刻苦訓練鍛煉出來的,而身體天賦確是無法改變的。假設你投籃很準,但是身高不高,身體也不是很壯,別說NBA了就是CBA都進不了,所以天賦是你決定你能否進入NBA的第一要素,像美國本土有些打球很好的(教授、骨頭收集者,模仿帝)為什麼沒進NBA,都是這個原因


其次,籃球是個團體運動,如果你只是投籃很準,其他能力都很弱的話,別說NBA,CBA了,就是你去打野球場都沒人願意跟你玩,知道為什麼嗎?


籃球本是一項團體運動,需要團結協作,你如果投籃很準,防守是個漏洞,意識還不好,這種人我們都叫(毒瘤),不會有人願意跟你打球的,因為你只會投籃只想出風頭,那風頭都讓你出了,鍋誰背呢? 有人說過,最好的進攻就是防守最好的防守也是進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不是你帶一個技能包就能carry全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籃球主要講究是團隊協作精神—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這是終旨


撩一個球

並不能,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球員,其實大家只知道科沃爾、雷阿倫、雷迪克、庫裡和湯普森這樣的神射手只會投籃,其實不知道他們的跑位是非常大的一項技術活,而且這些要點都需要身體素質、速度、升高等等,NBA歷史上有很多投籃非常準的球員最後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名字, 很多球員都是訓練中九層以上的3分球命中率,但是在比賽中加上比賽強隊最後都沒有那個命中率,就像很多中場表演非常準的表演團,他們能夠水平去打NBA?


點球成金

看到了這個問題,我想很多球迷會相反卡波諾,諾瓦克等白人純投手,我則想到了最近幾年NCAA裡的幾個大神,施陶斯卡斯,麥克德莫特,還有目前在CBA呼風喚雨的寂寞大神。當然我有想到了另一群傢伙,我稱這些傢伙跑跑跳跳男,比如瓦里克,蘭多夫(不是黑熊),當然最著名的是斯威夫特。哦,對了,還有籃筐上的大神,詹姆斯懷特。

這些都是單一技能的代表。當然他們的狀況大家都知道了。

然而這些人還是混的好的,他們還並不能說是單一技能,只不過是特長與特短都非常明顯的球員。真正的單一技能球員大概在高中聯賽就已經被淘汰了。

還有一些人漲球的,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就是凱兒科沃爾,剛進聯盟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定點射手,後來逐漸開始變成可以跑位的射手,職業生涯後期還大幅度增加了防守技能(老天作證,這貨剛進聯盟的時候,防守能力只能出現在搞笑動圖上)。


董亮165597003

這個命題有些問題,所以我也只能按照兩種理解去回答。先說第一種理解,就是他投籃準度很高。如果只有這麼一個能力,那就和其他回答的朋友說的一樣,別說NBA,連Cuba都不行。

-

但是如果是第二種理解,那就是這個人的投籃能力很強,這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足以在NBA立足。像有個朋友提到的那個空位命中率很高的女孩,她的投籃準,但是投籃能力很差,所以沒人要。這也是國內普遍玩籃球的人特別容易產生的一個誤區,那就是某項技術很精湛,但不代表對應的能力很強悍。

-

單以投籃本身來說,什麼叫精準?單純空位訓練你可以說他精準,那麼移動投籃不準呢?跑動接球投籃不準呢?對抗下投籃不準呢?急停跳投不準呢?都是投籃,這些都不準算準嗎?單單某一種狀況準,嚴格來說並不叫準。就如同那個女孩子,別說其他投籃能力,恐怕給她換一個傳球力量,她的命中率都會大降。真正精準的投籃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調整能力”。一個具備強大調整能力,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保持高命中率的球員,即便他不會控球,沒有視野,傳球技術很差,甚至於是防守漏勺,但只需要站在三分線,就是一種力量。NBA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球員功能化。像弗萊,他就什麼都很一般,甚至於可以說弱,但唯獨投籃能力出色。打了那麼多年,依舊還能打球。

-

所以說句題外話,很多球迷練投籃總喜歡原地站著投,覺得命中率很高就了不起了,但這種投籃實戰中意義真不大。如果真的想訓練投籃能力,必須給自己的訓練加料。比如運一步投籃,跑動接球投籃,三威脅之後直接投籃,衝刺半場以後投籃,原地轉一圈投籃等等,當你這些項目都能夠達到一個比較不錯的水平,實戰投籃能力才會高。否則即便原地命中率90%,上場也是個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