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復原瀕臨失傳民族絕技,一幅作品上萬元,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在湖南湘西鳳凰有一種名叫西蘭卡普的土家族織錦技藝,曾經是土家族嫁女兒的重要嫁妝,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門技藝慢慢被遺忘,會的人越來越少。卻有這樣一位土家女把這門即將失傳的織錦技藝發揚光大,她織的西蘭卡普作品,被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機構和黃永玉、張仃等名人收藏。

土家女名叫葉水雲,生於1968年,湖南湘西龍山縣苗兒灘鎮葉家寨人。在龍山縣有一條叫洗車河的河流,河流兩岸曾經是土家織錦最為繁盛的地方。葉水雲也出生在這裡,她從12歲開始跟隨自己的姑婆葉玉翠學習土家織錦,到今年已經有39年,葉水雲說她姑婆是她的家鄉織錦織的最好的,帶了很多學徒,被國家授予了工藝美術大師榮譽。

葉水雲說以前洗車河兩岸的土家女沒有不會織花的,真的是“家家有織機,戶戶有織女”。只是現在會織花的已經不多了,她姑婆帶的學徒中如今還在堅持做土家織錦的也沒有幾個人。


因為從小跟著姑婆學習織錦技藝,在姑婆心手相傳下,葉水雲織錦技藝成長迅速。1988年,年僅20歲的葉水雲就被當時的吉首織錦廠聘請擔任技術副廠長,主管設計和生產。但葉水雲卻深感自己的知識結構跟不上,光有技藝也不行,於是她自學並考入了鳳凰職業中專美術專業,系統地學習了色彩圖案等理論知識。

葉水雲在學校時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畢業後被留校任教至今。她一邊教學,一邊研究土家織錦,獨創了“半格工藝”織錦法,讓傳統的土家織錦變得更為細膩,色彩層次感更強。

葉水雲說土家織錦是全手工製作,一天只能織3公分左右,半個月才能織一塊1米見方,有時一幅織錦要織好幾個月,也正因為織錦費時費力,工作單調辛苦,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坐不下來,因此會織錦的人也越來越少。

每一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圖為色彩斑斕,對比強烈的土家織錦。

因為土家織錦的複雜工藝至今機器也無法複製,這也讓土家織錦的價值變得更加珍貴。如今葉水雲的作品,普通的售價在5000元左右,經典的都在2萬元以上。

葉水雲的很多作品都被各大博物館和一些文化界名家收藏,在1996年,因為她對湘西土家織錦的研究、製作、教學和傳承作出的卓越貢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榮譽雖多但她最大的願望是能收集全西蘭卡普傳統紋樣,再結集出版,讓更多人看到土家族美麗的西蘭卡普。

葉水雲作品,美麗的西蘭卡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