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英特爾牙膏升級還有漏洞補丁性能縮水,AMD價格便宜量又多。越來越多的朋友裝機投入AMD銳龍的懷抱,不過相當多的人沒有注意到AMD銳龍平臺還有一個不小的免費福利。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英特爾主板定位從低到高分成H310、B360、H370和Z370四個等級,只有H370和Z370才支持硬盤RAID陣列技術。而AMD這邊要大方的多,第二代銳龍能夠兼容新舊兩代主板,很便宜的B350就能在支持CPU超頻的同時提供硬盤性能倍增的RAID0功能。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RAID0可以將2塊或更多個固態硬盤組合利用,容量和讀寫性能都可以疊加起來。AMD銳龍平臺主板的RAID功能與英特爾主板略有不同,需要首先在SATA模式設置中開啟RAID,然後關閉CSM兼容模塊。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保存設置重新啟動,再次進入BIOS設置,就可以找到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即AMD RAID設置。在這裡添加硬盤到RAID陣列,同時還能夠選擇機械硬盤或固態硬盤類型: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存儲極客在這裡使用了東芝TR200、A100、Q300三顆240GB固態硬盤組建RAID0陣列,CacheTagSize及讀寫緩存策略都取默認值。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接下來的操作系統安裝過程也和英特爾有很大不同。Windows 10已經自帶了英特爾主板RST模式的驅動,但AMD主板的RAID模式驅動還需要事先拷貝到優盤當中手動進行加載。AMD RAID驅動程序分三個文件夾,必須按照順序進行加載才能正確識別:首先加載RCBottom,然後加載RCRAID,最後加載RCConfig。順序錯誤會導致硬盤無法識別哦。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系統安裝完成之後在設備管理器可以看到一個融合後的AMD-RAID Arry 2 SCSI Disk Device,這是RAID後的硬盤。存儲控制器當中的三個AMD-RAID Bottom Device則是RAID0陣列的3個成員。這些與英特爾主板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使用ATTO測試東芝三盤RAID0陣列,持續讀取達到1610MB/s,持續寫入1565MB/s,理想情況下能實現三張固態硬盤性能的疊加。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而其他測試軟件的效果則要略差一些,不過也能達到超過1100MB/s的持續讀寫,並且4K隨機讀取突破57MB/s,4K隨機寫入接近185MB/s,相比組建RAID0陣列之前有了大幅提高。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以東芝TR200為例,現在240GB容量依然是固態硬盤的黃金容量,不管是性能價格比還是容量價格比都具備較明顯的優勢。對於有更高容量需求,並且又有足夠SATA接口的臺式機用戶來說,選擇多張SSD RAID0既能實現容量倍增,也能達到性能疊羅漢的效果,使用AMD銳龍處理器的玩家只要搭配一張B350以上級別的主板就能實現。

性能直追NVMe,用AMD不花冤枉錢打造720G固態硬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