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中醫博大精深,中國古代的神醫將自己的醫學研究成果和救死扶傷之法傳承至今,是我們人類的一大財富,我們將其繼承和發揚光大,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十大神醫與他們流傳下來的瑰寶吧!

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四、華佗,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炙各科,外科尤為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瞭“五禽戲”。《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

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五、皇甫謐,字士安,小時名靜,晚年自稱玄晏先生。魏晉醫學家。西晉安定朝那人。生於東漢,公元215年,卒於西晉,公元282年。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著有《針灸甲乙經》、《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在針灸學史上,佔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六、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東晉道教學者、醫藥學家、著名煉丹家。丹陽句容縣人。約生於公元283年,卒於公元363年。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採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他還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製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後救卒方》。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其中丹書《抱朴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葛洪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

七、孫思邈,是京兆東原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他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一生致力於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髒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孫思邈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徵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中,遊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年),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年),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年),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追封為妙應真人。至今各地都有藥王廟,世人供奉香火,以保家人平安無恙。

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八、錢乙,字仲陽。北宋醫學家,始以兒科著名,後擢太醫丞,為公卿宗戚看病,名聲大著,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人。約生於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於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 其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另有《傷寒指徵》、《嬰孩論》等。

九、李時珍,字東璧,又名李東璧,號瀕湖,明朝醫學家,湖北蘄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其父李言聞世當地名醫。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於學。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均名落孫山。於是,他放棄了科舉做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向父親求說並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採,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鉅著。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鉅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中國古代十大神醫  書寫妙手回春之傳奇

十、葉桂,字天士,號秀巖,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1667年-1746年),祖父葉時和父親葉朝採都是當地的名醫。葉桂幼時便隨父親學醫,14歲時,父親去世,便又隨父親的一位姓朱的門人繼續學習。他勤奮好學,聰穎過人,沒幾年,就超過了教他的朱先生,聲名遠播。他是中醫學史上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其聲望地位,並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貫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溫熱論》至今仍被臨床醫家推崇備至。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