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實幹型幹部”的五個特徵

习近平谈“实干型干部”的五个特征

習 語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2018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的回信中指出


习近平谈“实干型干部”的五个特征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的回信中指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這一激動人心的樸實話語,給實幹型幹部吹響了新時代的集結號。新時代是幹出來的,方向有了,幹部如何做?今天和你一起尋找答案。

“實幹型”幹部特徵一:善於決策

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

情況搞清楚了,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想出來的點子、舉措、方案符合實際情況,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重要決策方案,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不能嫌麻煩、圖省事。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強調

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戰略定力,加強調查研究,看清形勢、適應趨勢,發揮優勢、破解瓶頸,統籌兼顧、協調聯動,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調研時強調

“實幹型”幹部特徵二:重在執行

撲下身子,狠抓落實

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不僅親自抓、帶頭幹,還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撲下身子,狠抓落實。

——2017年2月6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上強調

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裡,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乾出來的。“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恆的道理。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實幹型”幹部特徵三:注重實效

抓工作,要有雄心壯志,更要有科學態度

抓工作,要有雄心壯志,更要有科學態度。一是領導工作要實,做到謀劃實、推進實、作風實,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二是任務責任要實,做到分工實、責任實、追責實,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履責激勵,失責追究。三是資金保障要實,做到投入實、資金實、到位實,精打細算,用活用好,用在關鍵,用出效益。四是督查驗收要實,做到制度實、規則實、監督實,加強檢查,嚴格驗收,既不拖延,也不虛報。

——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實效

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特別是要多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這樣才能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實效。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動起來、深下去,切實把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搞清搞透,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實幹型”幹部特徵四:正確的政績觀

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麼意義呢?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經過歷史沉澱後真正的評價。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實幹型”幹部特徵五:敢於擔當

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

黨員幹部要“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

——2014年10月,習近平對雲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推動各級領導幹部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範責任

要加強教育引導,注重破立並舉,抓住“關鍵少數”,推動各級領導幹部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範責任,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形成“頭雁效應”。

——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