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歷經隋唐兩朝,一項政策聞名國外,我們國內幾乎無人知

裴矩,字弘大,隋煬帝時任尚書左丞、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右光祿大夫等職。隋煬帝出巡江都,衛士逃亡甚眾,裴矩竟出壞點子,向隋煬帝建議:把江都的女子徵集起來,分配給衛士們“恣欲”,以穩定軍心鼓舞士氣。隋煬帝準,下令照辦,所以以史書上稱裴矩是隋之佞臣。

他歷經隋唐兩朝,一項政策聞名國外,我們國內幾乎無人知

後來隋煬帝被反賊弒,裴矩被宇文化及任命為河北道安撫使,為河北起義軍竇建德俘獲。竇建德兵敗被殺,裴矩率餘部降唐,任殿中侍御史、民部尚書。降唐後,他似乎變成另一個人,向唐太宗提出不少好主意,諫“試賂”即其中一例。故《資治通鑑》主編司馬光在追敘這段歷史時,評論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原文摘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

裴矩是隋朝重要的顧問大臣之一,他是出色的外交家,戰略家,同時也是個地理,民族問題專家。(著名玄幻武俠《大唐雙龍傳》中武林第一人石之軒就是以他為原型)

裴矩是今之山西省人,起初他擔任了一些次要職務,之後他被派往廣州地區平定叛亂,他遠征告捷,並在戰後的安撫工作中表現突出,因而得到賞賜和擢升。從此他開始負責隋帝國北部和西部邊境事務,在這裡他面對帝國的最大外部威脅——極盛時期的突厥帝國,他奉命計劃和執行遏制突厥人的軍事和外交活動。

裴矩不愧是出類拔萃的外交家和戰略家,他僅僅運用傳統的計謀,而不是龐大的軍事行動,就讓突厥實質上分裂為東西兩大汗國,這個盛極一時的草原帝國在內耗中被嚴重削弱了。這一成就被證明是紮實和持久的,東西突厥之後再沒有統一,並在大部分時間確實處於敵對狀態,很多年之後唐朝的輝煌勝利便直接得益於裴矩的成就。

他歷經隋唐兩朝,一項政策聞名國外,我們國內幾乎無人知

【反映隋吏部侍郎裴矩在河西走廊招商活動的隋代圖畫】

裴矩還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地理學家和人種學家,煬帝即位後,裴矩成了他在邊境問題和國外民族方面的主要顧問,在履行職責時,裴矩前往今甘肅省的邊境貿易站,在那裡收集關於亞洲腹地的情報;經過認真研究,他向主公呈獻《西域圖記》,書中描述了中國西面約40 個“國家”的特點,同時概略地敘述了通往“西洋” 的主要貿易路線。《圖記》附有詳圖。在對待西域問題上,他的政策性建議是使用和平方式—— 主要是中國的財富和威望——以儘量爭取這些民族或儘量影響它們的代表人物。

裴矩的一大失誤在於他推動了煬帝對高麗進行軍事冒險的野心,這之所以說是失誤,是因為它的結果是災難性的,被認為是造成隋帝國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宋朝歷史學家司馬光等遍著的《資治通鑑》對裴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卒令中國疲弊以至於亡,皆矩之唱導也。”。然而把責任都推到裴矩頭上是有失公正的,作為一個對外戰略制定者,裴矩的理論是合理的,高麗地區是農耕地區,其國民是“開化”的,是容易併入帝國的。但軍事上的低能,組織上的混亂,讓遠征高麗變成一場災難;另一方面,煬帝殺掉了被證明是隋朝最能幹的大臣高穎(高穎是個天才型的人物,他的才能絲毫不遜色於管仲和商鞅,是隋文帝開皇之治的實際執行者,初唐的官員對高穎推崇備至,唐太宗也稱讚他“公平正直,尤識政體”)帝國已經沒有堅強實幹的行政工作負責人,國家行政已經失控,國家的資源被浪費和濫用以致過度消耗,對外實行積極干預擴張政策的基礎已經失去。

他歷經隋唐兩朝,一項政策聞名國外,我們國內幾乎無人知

裴矩只是對外戰略的制訂者,他專長是外交,他把時間都花在帝國西,北部的地理、民族問題的研究上,而的對帝國內部狀況的急轉直下是不甚了了的,因此裴矩的失誤僅在於他低估了高麗的反抗力量。而高麗的抵抗力量之強是值得欽佩的,偉大的太宗皇帝在位時期發動的意在征服她的戰爭也未盡全功。

對於裴矩的人品,透過模糊的史料我們可以說,他似乎是一個比較正直的官員。隋書評價他“學涉經史,頗有幹局,至於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諸古人,殆未之有。與聞政事,多歷歲年,雖處危亂之中,未虧廉謹之節,美矣。”

因為裴矩才能卓越,成績斐然,他所制定實施的外交政策影響深遠,竟也引起外國學者的關注,甚至出現了一些介紹他生平的外文專著。反倒是國人對他知之甚少。

他歷經隋唐兩朝,一項政策聞名國外,我們國內幾乎無人知

裴矩在隋煬帝面前是個佞臣,出了那麼一個壞主意,簡直是個罪人,死有餘辜。然而裴矩在唐太宗面前,卻提出這麼一箇中肯的直言批評,擺正了君臣關係,端正朝綱。

同是一個人,為何表現如此不一樣?是不是裴矩在品格上有什麼大的變化呢?

司馬光的分析認為,不是裴矩品質上有什麼大的變化,而是君主變了。隋煬帝晚年昏庸,昏君出佞臣;唐太宗早年是明君,明君出忠臣。好比華表與影隨的關係,陽光照射在華表木上,其投影必隨之而變化。正所謂:“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兵隨將轉”。裴矩從歷次經驗中瞭解到唐太宗是個歡迎提意見的人,只要意見提得對,提得中肯,不僅不會打擊報復,而且還會對提意見的人表揚,甚至提拔。正因為如此,裴矩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