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崔永元仿佛突然成为了扫荡中国电影行业陋习的超级英雄。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而从他接受“sir电影”采访时“我对我爆的每一个料都负完全的责任”的对白看,这部中国影视行业的超级大片才刚刚完成了上部而已。下半部的开场,正是崔永元于6月5日约见税务部门面交材料。

故事是从5月28日开始的,崔永元在微博曝女明星范冰冰疑似签订大“阴阳合同”,4天拿到6000万元片酬。虽然后来崔永元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该合同并不是范冰冰的,但一场刮向影视行业的风波已经形成。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这最终构成了一场蝴蝶效应。

随着由事件牵出的“4天6000万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漏税等等一系列行业内幕和潜规浮出水面,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官网称,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

到了6月4日,受事件发酵影响,传媒娱乐板块受消息面影响重挫,影视股一天蒸发了百亿市值。对此,崔永元用他一贯的冷幽默以猫的口吻发出来一条微博:太抱歉了,我家铲屎官不是故意的。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而在事件持续升级后,自媒体“火星试验室”6月3日晚发布了一篇采访,采访中称崔永元向范冰冰、徐帆、刘震云女儿刘雨霖道歉,并再次强调自己5月28日爆料中涉及签署“阴阳合同”的明星并非范冰冰,而是一个团伙。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网上有不少声音认为该采访没有录音和录像,质疑这篇采访不是真的,甚至任何出现“崔永元道歉”的新闻下面都会迎来网友的一阵吐槽。

但无论如何,这部黑色喜剧演到现在,肯定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刘震云在多年前在剧本中写下“手机”的时候,肯定也想不到未来的故事发展,崔永元说他的本意最想针对的是《手机2》编剧刘震云,其次才是冯小刚,像范冰冰这种,是不在重点攻击之列的。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更不用说惨绿的中国影视板块。

但这个一直以来在任何对战中从未吃亏过的前《实话实说》主持人,依然以一己之力把整个事件送上流量巅峰。

当《手机2》变成了《手雷2》,它最终炸出的,是整个影视产业的痢疾。

这当然是崔永元自己也想不到的。但后来的剧情发展,又似乎符合编剧的基本法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手机与手雷

整个故事的前传,是从《手机》开始的。

15年前的贺岁档,冯小刚的《手机》拿下5600万票房,赢得年度票房冠军,并为葛优跟范冰冰双双摘下百花奖的影帝影后,但这部电影也成为整个故事的导火索。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很多观众第一眼就发现《手机》中葛优饰演的《有一说一》主持人严守一,影射的正是崔永元,而后续的剧情,也难免引发诸多联想。

在此之前,他跟冯小刚、刘震云都是朋友。《手机》开拍之前,冯小刚还请了崔永元去家里吃饺子,徐帆包的。据崔永元自己说,当时他问过《手机》的事情,冯小刚说:肯定好,等着看吧。

但这部电影最终成为了炸向崔永元的一枚手雷。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15年之后,许多人总结说:崔永元报仇,十年不晚。

当冯小刚和刘震云宣布再次拍摄《手机2》时,之前曾经和冯小刚刘震云渐渐冰释前嫌的崔永元彻底爆发,在微博上奋力出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想当民族英雄,你们不用架我,我就是想把刘震云和冯小刚灭掉。”

但这场崔永元挑起的战火影响到的最终不仅是冯小刚刘震云,而是整个影视圈行业的潜规则,最终将整个行业牵扯其中。

《手机》系列主演范冰冰背后的唐德影视6月4日跌停。

A股影视板块整体市值蒸发114亿元。

手机,最终变成了手雷。

规矩与变局

正是由这则事件,长期在影视行业秘而不宣的“大小合同”才真正浮出水面。

所谓大小合同,即通过两份合同的方式签订合约——一份用来对外报账,一份用来真正收益。

但大小合同并不等于阴阳合同。

专业人士介绍,如果两份合同表达的交易内容除价格(金额)之外、其他内容基本相同的话,可以称之为“阴阳合同”,也叫“黑白合同”。其主要目的的确是逃避纳税,也就是常人说的偷税。这也是很多企业(税务实践中的纳税人)“两本账”的原因和目的。

“阴阳合同”一般是制作方直接跟明星本人、或者其公司/工作室签署的金额不等的合同,合同主体是同一个,其中一份可以“见光”(小额、避税等目的),另一份不能“见光”(大额、真实交易金额),所以叫“阴阳合同”。

无论是大小合同还是阴阳合同,都属于影视产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这一系列潜规则的根本,还是影视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高片酬问题。

即使主管部门一次次向高片酬开刀,但在利益的倒逼下,善于转弯的中国人总能想到绕过严管的方法,时至今日,当好莱坞明显的片酬不断下降,明星演员的薪酬达到电视剧或综艺预算开销的60%-70%,却依然是电行业的家常便饭。

中国影视圈有句老话—— “要么看戏,要么看钱”,吃瓜群众愿意为明星买单,很多电视台、视频网站等根本不重视影视项目的剧本、制作,反正只要有某当红明星参与的剧目,就能提高购剧价格、吸引广告商上门。

有数不尽的冤大头,于是明星的片酬被市场不断拉高。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如果一切都在市场法则内运行,就依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当收视率造假、大小合同、偷税漏税等一系列潜规则也跟着冒出水面,这就不再只是影视行业内部的事情了。

至少在这个故事中,那个揭破皇帝新衣的小男孩,的确是崔永元。

崔永元说,“我再重复一遍,我有一抽屉合同!影视圈这些事,国家是可以管管了!我做这件事完全是出于个人,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你要说这也维护了公共利益,谢谢你看得起。我觉得这事到现在已经很可以了,我觉得很畅快!”

崔永元的畅快最终引发了一场行业变局。

江湖与浆糊

崔永元没有想过改变整个行业,但整个行业却可能因为他的一枚手雷而改变。

但这一切混乱的根本,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明星的高片酬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江湖规则?

或者再说明白点,是什么让那么多资本方争先恐后地给明星们送钱,还唯恐他们不肯收?

在影视工业更成熟的好莱坞,明星同样光环耀眼,但没有人会为他们准备大小合同,不仅是因为好莱坞明星体制更完善,更是因为,今时今日的好莱坞明星,已经不值得人们这样做了。

看看漫威。过去10年,漫威一共推出了19部超级英雄电影,拿到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可是第一部漫威系列电影的主演罗伯特·唐尼的片酬是50万美元,雷神、美队、蜘蛛侠的扮演者也全都是好莱坞二三线明星。

这让人想起电影里神盾局长的一句台词:“你以为你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英雄吗?跟你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漫威用他独特的体系,重塑了整个好莱坞的电影生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让明星不再是左右票房的核心环节。漫威才是,是电影捧红了明星,而不是明星成就了电影。

而与此同时,汤姆克鲁斯、威尔斯密斯、约翰尼德普这些好莱坞一线明星的电影则频频票房折戟,这让整个好莱坞的薪酬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明星依然值钱,可是不再像过去那么值钱了。

好电影和好剧集本身,才是商业成功的最大保证。

可是中国娱乐产业不同。

三分之二以上的制作成本都用来给明星付片酬的背后,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我国现有的频道播出容量,每年最多只能容纳8000集左右,这令大量的剧集根本无法播出。

当然还有网剧。2009年,优酷才推出热播剧场;2010年,爱奇艺才成立;2011年,腾讯视频才上线;2013年,视频网站付费用户只有80万。但是现在呢?中国有6亿多人在使用移动视频APP,其中付费会员超过1亿,月活超过10亿。

可是网剧流量却更加依靠明星。

以在播剧而言,仅有实力派明星撑场,豆瓣评分8.3的《东方华尔街》被打出网剧十名开外,而豆瓣4.3、拥有欧豪等当红明星和IP的《天意》则昂首挺进收视五强。

在电影行业,票房高速向头部集中,大多数电影成为了一周游,即使许多公认的口碑佳作,比如《嘉年华》、《清水里的刀子》等等优秀文艺片同样因为缺乏商业元素和明星票房惨烈。

这最终引发了资源和利益向明星高速集中。

既然只有知名演员尤其是流量鲜肉参与的电影、剧集和综艺才会有相对稳定的票房和收视率,那么找明星撑场就成为行业的“理性选择”,而在这种行业的“马太效应”之下,小制作和名气不够的演员就更难以得到机会,这最终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彻底失衡。

管理部门并没有袖手旁观,从限制天价片酬、打击收视造假到打击票房造假,但在失衡的行业结构面前,连番猛药并没有解决产业的系统结构性问题。

娱乐江湖依然如同一团浆糊,难以厘清又纠结难解。

这时候,因为多年前的那场恩怨,崔永元站出来了。

谁的凛冬将至

在这部崔永元编剧、导演并且领衔主演的超级英雄大片——《手雷2》中,有人得到就有人失去,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崔永元肯定期望看到,眼看着他们起高楼,眼看着自己的楼塌了。

而对于当年电影的制作方华谊,崔永元显然没打算一笑泯恩仇,他在微博中表示,终于明白为啥你们不还嘴,原以为是反思喝闷酒。实际上是怕股票跌,还真是把股票当爹。把股民当啥?韭菜?傻子?我不懂股票,上条把华谊集团当成华谊兄弟了,在此郑重向华谊集团致歉!但如果有坏消息就会跌,我保证,这错不了。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而当sir电影提问:您觉得会不会真的影响到了《手机2》剧组,让这个剧组停了?

崔永元的回答是:反正从我掌握的材料,我认为应该100%,还不是这一个停,可能有的人电影事业就停了。

崔永元成为了这个故事中许多人眼中的超级英雄,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伤害了他不想伤害的,但他所引发的这场风波能够让影视行业发生灵魂深处的改变吗?

答案似乎并不确定。

一个明星能带给一部剧流量,但无法决定它的品质。漫威宇宙体制最棒的地方,就是演员不用请最贵的,因为不需要,反正演完就会变一线,既然明星不意味着一切了,就让电影的归电影,电视的归电视,就算是顶级明星,也得乖乖按照行业明规则和法律行事。

反之,将钱都送到明星手里,压缩现有产品制作费,抬高卖价,却能赚取利润稳妥地抬升股价。

当然,现在整个行业都可能迎来一场巨大的嬗变。但改变将如何发生呢?

影视行业挤泡沫是必经的阶段,但挤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旧的泡沫消失了,新的泡沫又冒出来,一代新沫换旧沫。

解决大小合同的关键,不仅是严格法制,更在于解决大牌明星天价薪酬问题的问题,可是要解决天价薪酬,还需要娱乐行业及其背后明星制度重新完成顶层设计。

一句话,只有真正破解沉疴,让明星叫不起这么高的价了,许多的乱象才会真正消逝,明星片酬才能回归到正常区间,影视行业才能正常起来。但这显然不是一场风暴可以解决的。

在整个故事中,崔永元无疑将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边,即使事态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想范围,他依然不打算停下来,他对媒体说过,“自己这一口气顺下去了才结束”。

从故事的进展看,这部崔永元主演的超级英雄电影很好看,主演个人的成功也显而易见。但如果它是否会对行业造成持久的正向影响力?这不是一部大片所能决定的。

说到底,影视股跌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而崔永元的《手雷2》到底会演出怎样的大结局?这同样不是现在能够回答的问题。

但网民口中的超级英雄崔永元的确改变了一些东西。

正如《权力的游戏》中说的,凛冬将至,问题是,谁的凛冬将至?是和崔永元有过恩怨的具体的人,还是影视行业既有的沉渣陋习?

《手雷2》扑成这样,怎么能怪崔永元呢?

我希望是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