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眾所周知,臺灣金曲獎是華語樂壇最高級別的音樂獎項,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獎。金曲獎也以它的權威性和不確定性,深受大眾關注和喜愛。雖然近些年,金曲獎相比以前,大眾關注度以及含金量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是華語最屬權威性,影響力的音樂獎項。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金曲獎設立的初衷是為鼓勵臺灣地區的音樂創作人士以及歌手,創作出更多優質音樂作品,所以像香港樂壇以前絕大多數歌手都是以翻唱日本作品為主,基本可以告別金曲獎評選。所以我們常說華語樂壇的重心一直是臺灣而不是香港。而且金曲獎一般偏重於獎勵臺灣地區的歌手和音樂人,而大陸和香港的歌手獲得金曲獎難度可想而知,但近些年有所放寬,但主要還是以臺灣為主。入圍金曲獎的非臺灣歌手,得是張學友,陳奕迅,王菲這種級別,大陸最近一次還是李榮浩入圍五項,最終獲得最佳新人獎,自此李榮浩音樂仕途一路高歌。可見金曲獎對一個歌手的重要性。

金曲獎考量的標準也挺嚴格的。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首先作品得有一定的傳唱度。流行樂作為商業化的賺錢工具,如果沒有商業價值,那就很難說服評委了。

第二,光有傳唱度還不行,作品還得有音樂藝術性。如果只考慮傳唱度,不考慮藝術性,那麼那些爛大街的口水歌都可以獲獎了,那真的會毀了金曲獎的聲譽。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第三,考慮歌手的作品相比有沒有突破。另闢新徑,音樂前衛性,永遠是金曲獎的最愛。所以周杰倫處女專輯,就入圍五項獎項,並一舉拿下"最佳流行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兩項大獎,此後成為金曲獎的常勝將軍。還有專輯《葉惠美》中周杰倫作詞的《梯田》,入圍最佳作詞人獎,因為歌詞描述的是關於環境保護的,極具前衛性和社會責任感。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作品高水準不一定要就會獲獎,就算你經常90分,也敵不過平常60多分,一下子進步到80分的人。周杰倫《七里香》《十一月的蕭邦》《依然范特西》三張專輯可謂是華語頂級神作了,但是在金曲獎也是顆粒無收,只是入圍而已。

所以網上討論薛之謙為什麼沒有入圍金曲獎,先研究一下他的作品音樂藝術性高不高,相比以前突破大不大。光有傳唱度還是不夠的。而且薛之謙是大陸歌手,即使再優秀,臺灣金曲獎的評委肯定會有所保留的。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為什麼金曲獎最喜愛突破?

因為突破就意味著有新發現,有創新。歌手和音樂人只有不斷創新,華語樂壇這塊田,才能不斷耕耘開來,不斷擴大。這也體現了金曲獎的一種前瞻性。如果金曲獎一直頒給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張學友,陳奕迅等等,那麼就有可能造成新人永無出頭之日,是極不利於華語樂壇發展的。畢竟這種級別的音樂人和歌手,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而新人或者是有實力但默默無聞的音樂人,是極需要通過獎項來肯定和打開知名度,這樣才能有助於鼓勵他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而神級歌手和音樂人,多頒一個大獎給他們,也是無所謂了,畢竟像周杰倫他們,現在根本不需要用獎項證明什麼。

對於音樂人來說,金曲獎有多麼重要呢?

不過如今金曲獎的評判標準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恕筆者孤陋寡聞,近幾年很多入圍和獲獎的名單裡,聽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更何況他們的作品。只是希望華語樂壇多一點音樂人才。目前,最好的發展華語樂壇的道路是兩岸三地的音樂人一起合作,臺灣現在難以發掘優質新人了,香港樂壇也基本放棄了,唯獨剩下大陸這塊大寶藏還沒大規模發掘,臺灣香港利用現有的音樂人才去發掘大陸這塊大蛋糕,才是華語樂壇最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