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股市交易的決定因素掌握在莊家手裡,散戶會怎麼樣?

A股博弈致勝之道

禮之用,和為貴,在股市者,兼逐名利,故博弈者眾。

博弈論的缺點,我賺的就是你虧的,我虧的就是你賺的,所以我見不得你好,你倒下我發財,於是在股市很多人都是獨行俠,不合群,不喜歡別人打亂自己的思考,如果虧損了,必然是自己做錯了,他人得了便宜。

獨立思考是否很要緊,那是自然,因為這個世界也不存在什麼免費的午餐,天上處處是餡餅,地下處處是陷阱。若是不懂得區分,一個簡單的電信詐騙也能讓你翻船,這起於你的識,這個“識”既是見識也是認識,如今有人統合後稱為認知水平,認知水平高了,不只是你看得懂騙子和商機,也讓你看得懂高科技。

但是換一個方位,這個世界又是人組成的,人的特長便是協作,一家機構對於普通散戶的優勢:比如專業的人才,比如專人解讀報表,專人跑上市公司,專人負責資金募集。比如更好的社會脈絡,這些條件都需要專業分工,都需要去接觸自己以外各色人等,於是投資又是一個多細分多協作的領域,你一個人故步自封,是不行的,你需要去接觸別人,分享你的看法,獲得他們的看法。也許你看好人工智能,而另一個卻極端鄙視這個行業,認為泡沫上天。於是你們意見向左,先是爭論,繼而惱怒不已,或是你就是一個博弈論者,只是用屁股決定自己所應該堅持的觀點,你僅僅因為他人賺錢而你沒有賺到而義憤填膺。或者其他一些功利心。

功利心導致了情緒化對待他人,很普遍,但是作為一個投資人,如果你還要走下去,你需要摒棄掉這些偏見,然後投入到各種對立的觀點和知識當中去,其實這個市場訴說從來不是改變一個股票,一個行業甚至宏觀的主要原因,每天都有人在表達各種觀點,你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他們,你是賺錢來了,你需要的不只是聽見他們的想法,還要深入瞭解他們支撐觀點的理由,然後匹配自己的認知做取捨。

股市君子論,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你既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也是整個金融市場龐大體系的一環,就是股神也只是這個協作體系的一環,他需要專業機構幫其盡職調查,需要問芒格的看法,需要找證券經紀人完成相關事宜,每個人都不要孤僻的在自己的小世界,不要尖酸刻薄的一個人狹窄的生活,亦不要沉浸在無謂的爭吵中。對錯本虛無,一言以蔽之,曰:心如止水。

如果中國股市交易的決定因素掌握在莊家手裡,散戶會怎麼樣?


炒股需要思考的10個問題

第一,你是在投資還是投機?大多數的炒股者並不能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是投機,我們要謹慎,股海中我們沒法成為一個雙贏的投機者。即使你能贏了利益,也會輸了信念。

第二,你是賭徒還是建設者?你是在用股市的投資創造社會價值,還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希望渾水摸魚,撈取好處?

第三,你是碰巧賺了錢還是把握了經濟的規律?你對自己的股市投資有多少的把握性?如果沒有就是賭徒心理。

第四,你炒股能夠得什麼益處?炒股是否真的給你創造了價值?

第五,炒股能夠提升人或者社會的價值?

第六,你炒股能否榮耀神造就人?

第七,你能否承擔你炒股的風險?

第八,炒股是否轄制了你的自由?

第九,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價值,你的炒股能否提升你家庭的價值?

第十,炒股能否創造你價值的最大化?炒股有沒有影響你原本恩賜和天賦的發揮,以及你的夢想?相對於你炒股耗費的時間精力,如果你發揮自己的恩賜天賦,是否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留白與留縫

在交易中,有“兩留” 至關重要,一是留白,一是留縫。

畫畫要留白,交易是如畫畫一樣的一門藝術,交易的留白就是空倉。不會留白者不會畫畫,不會空倉者不會交易。

做木工要留縫,做交易是如做木工一樣的一門手藝,交易的留縫就是高几個價位買、接受合理虧損、大虧立停、大盈立停、不數錢等。不會留木工縫者做不好木工,不會留交易縫者做不好交易。

交易留白決定交易成敗,交易留縫決定交易優劣。要做到空倉、高几個價位買進、大虧立停等交易留白與留縫,沒什麼技術難度,但有心理難度。只有通過漫長的、巨量的、艱苦的自我刻意訓練,練就一顆定若磐石的心,才能留白;練成一顆定張馳有度的心,才會留縫。心無縫則躁則暗,心有縫則靜則明,留一條縫,讓心靜,讓手定,讓交易活。

如果中國股市交易的決定因素掌握在莊家手裡,散戶會怎麼樣?

決定交易成敗的不是技術而是策略

市場賺錢的鳳毛麟角的交易者中,基本上都是高手和專業人士。而發人深思的問題是,期貨、股市都有一個大家公知的現象:普通交易者對行情的研判正確率要大幅度高於高手和專業人士,這也就形成了交易的悖論。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工夫在詩外”呀。決定交易盈虧的不一定是技術分析,至少核心的決定因素不是技術分析。

在市場,98%信奉技術,2%奉行資金管理並深諳交易策略,賺錢的只有0.3%。顯然,通過上面簡單、樸素的分析,僅僅信奉、精通技術分析是很難、甚至無法賺到錢的。

這一點簡單到有些粗暴的邏輯所揭示的真相,是沉浸在技術分析之中並幼稚得無法自拔的普通交易者所認識不到和不敢面對的。

多空雙方信奉的是同一個技術分析,但是最終的處境卻是冰火兩重天的不同,或者是拉鋸一樣的焦灼,或者如過山車一樣的翻覆,說明

交易的決定因素不是技術分析,而是技術分析之外的交易策略、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交易理念、交易心理等等。在戰爭中,如果紅藍兩軍使用的是同一種武器,而一方獲得大勝而一方慘敗,只能說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戰略戰術、指揮員的軍事才能以及補給的後勤保證。


很多散戶都在反人性的操作

反人性1:要賣掉虧錢的股票

投資者買股票,建倉的時候雄心萬丈,準備大賺一把。但是,手中的股票未必都那麼給力,被套住是家常便飯。如果手裡有多隻股票,在賣股票的時候,一般人都會選擇賣賺錢的股票;虧錢的股票一般人都捨不得賣,因為這從心理上來說就是“割肉”,承認失敗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然而,往往是賺錢的股票繼續上漲的概率大。

反人性2:不要天天看股價

市場好時,人們可能一天看很多次股票,然而經濟學家卻建議投資者少看股價。有統計稱,看的次數越少,投資收益越高。因為理性不是人類的常態,有限理性才是。一天到晚看股票,股價的波動會嚴重干擾你的決策。

反人性3:不能頻繁交易

總的來說,頻繁交易既傷“神”,又傷“身”。除了專業的短線投機客,頻繁交易並不合適。在價格上下波動中,人非常容易情緒化,影響正常的判斷。另外,手續費是不容忽視的成本,交易越頻繁費用越高。投資者應該降低無效的操作,抑制交易衝動,減少交易的成本。

反人性4:買“貴”的股票

人都有撿便宜的心理,但這個要用到股票上就不妙了。自2016年9月以來,A股市場“龍頭化”趨勢明顯,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等龍頭股越漲越高,而中小盤的股票卻跌跌不休。“龍頭”股的特點就是股票價格高、市值高,500元的貴州茅臺你不敢買,它就漲到680元,券商更是看高到850元,直到讓你徹底買不起。

反人性5:懂得認輸

炒股要有原則、有底線,更要懂得向市場妥協。A股中小創股票牛了7年,藍籌股一直不受市場喜愛,但過去一年多藍籌股卻成了市場的香餑餑,藍籌的牛市持續時間這麼長,在A股市場是非常罕見的。熱衷於中小盤股票的人,要懂得認輸,否則仍得只賺指數不賺錢。

大部分投資者是非理性的,這當然包括我們自己。操作中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就會犯以上5種“人之常情”的錯誤。炒股,是一件很“沒人性”的事情,你準備好了嗎?


◆ 操作與分析的基本素養中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利潤的創造,在於行情的掌握;風險的規避,在於概率的分析。”

股票操作上,歷史會不斷的重演,雖然會有一些差異,但總不至於太離譜。如果你能體會這兩句話的涵意,那麼,不論走勢如何變化,它帶給你的困擾會少一點,而驚喜總是會多一點。也就是說,當你出清持股後,不多時日,便看到回檔,買進之後,往往驚喜買在底部區域。

不論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只要關係到分析,就離不開邏輯;離不開邏輯的,就少不了概率,凡有概率事物的必然有統計,所以追根究底,操作與分析的技術就是統計的邏輯,任何分析和操作的方法都是這樣得來的。

以起漲k線來說,其出現以後,展現力道開始漲的概率很高;以起跌k線來說,其出現以後,展現力道開始跌的概率很高。因為機率很高,所以拿來使用就是行情的掌握,也可以因為這根k線提供了我們很容易、很小的風險規避方式,雖未必每次都成功,但它也往往是驚喜的創造者。

各 種中短線的搏擊技巧也都是如此,永遠是在k線圖裡面找概率,在各種指針中找概率,把發生概率高的拿來分析,把分析中較為穩定的方式拿來使用,這就是你的操 作策略。每一個人的傾向不同,長線短線的策略也不同,所以每一個人的操作方式也都不同。一切符合你的風格,符合你的操作循環,自然就好。

主 力攻於心計,你在期待天下雨來解除旱象?你還在期望行情?但是莊家卻用股市的語言告訴我們,他們玩不動了,因此你的動作就是跟著莊家,在昨日拔檔多單下空 單,這是紀律的執行,再好的方法都要執行才算數,否則仍是方法歸方法,輸還是照樣輸,一點用處也沒有。股市真的是會說話的,你要用心去傾聽他的語言,掌握 行情、準備著10%會被反撲的失敗率,愉快的隨著莊家的節奏,與莊共舞。

行情是否如預期,不是挺重要,問題在於,如果如你預期,你要如何?不如你預期時,你又會如何?帶著10%尚未確認的風險和萬一的時候的停損執行,是你必須的心理準備。如果不來點我的停損,就是我獲利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