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修的青島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個郵包,裡面是圖紙和修復工具嗎?

紅楓似血

99隨便語: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喪心病狂的謠傳,完全是杜撰。

我們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去駁斥。

德國本土有那麼多城市,當年在海外的喀麥隆,新幾內亞,多哥,薩摩亞等多個國家也有殖民地,但誰聽說,德國人在其他地方修建的下水道,有這樣的郵包嗎?

沒有,絕對沒有!

那麼德國人為什麼單單在青島,要留下這樣的郵包呢?

難道他們對咱們中國人太友好,考慮到一百年後,中國人需要修復下水道里的某些損壞,擔心我們找不到修復工具,所以特地留下這些郵包嗎?

假如我們這樣認為,那也太搞笑了!

第一,德國人在青島到底留下多少下水道?

時間追朔到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德國侵佔青島,很快開始了城市下水道的建設,這項工程延續到1905年,青島市內下水道初具規模,然後又逐漸往北延伸。

殖民期間,德國人共修建了約80公里下水道。

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德國人留下的那些下水道,絕大多數都已堵塞不能使用,尚在正常使用的,已經不足3公里。

而這3公里的下水道,佔青島市下水道總長度的多少呢?

大約千分之一!

第二,德國人為何要修建下水道?

我們可以想象,在那個特殊時期,我國國土上的殖民地,不僅只有青島一處,但其他城市,包括香港,上海,天津等地,都沒有成型的下水道設施,這是怎麼回事?

真實的原因是,當時德國是新興殖民國家,在海外的殖民地較少(也正是因此,後來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才引發了一戰和二戰)。

德國人對青島殖民地很重視,總計撥款1.74億金馬克,用於青島的建設。

這是一筆非常龐大的鉅款!

據德國學者托爾斯滕《近代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建設》一書介紹,當時德國向青島投入鉅款,目的是想把青島,建設成東亞地區重要的基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惜血本,要將青島建設成一座花園城市。

那時候,德國殖民者對中國人隨地大小便的習慣,非常頭疼,因為德國人剛來到青島,就感染上了一場瘟疫。

於是,青島市的下水道修建,被第一個提上了日程。

者就很清楚了,德國人在青島修下水道,並不是為了中國人,而是為了他們自己不生病!

在修建下水道時,也是有區別的,外國人居住區,採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雨汙分流(雨水和生活汙水分成兩條管道),而在中國人居住區,僅有一條下水道。

第三,青島為什麼不怕水淹?

上圖是青島博物館展出的一段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從圖片上我們看到,這根下水道特別粗大,外壁很厚,而且在下半部,竟然是貼了瓷磚的。

你沒有看錯,下水道內壁上貼了瓷磚!

要知道,那是在一百多年前,這樣的行為簡直是看得人蛋疼啊!

德國人為什麼要在下水道里貼瓷磚?

原來,這是為了考慮到,要讓管道里的水流速度更快,光滑的內壁,可以減少被雜物堵塞的可能性,不得不說,德國人對於細節的掌控,還真是很變態的。

青島城市內很少被水淹,第一個重要原因,青島的市政建設,延續了雨汙分流的方法,絕大多數下水道,都是雨水和生活汙水分開,這大幅度降低了內澇的可能性。

另外還有青島市的地形,氣候特點,這裡很少有長時間強降雨,本身的防汛壓力不大。

所以,青島不怕水淹的秘密,與德國人留下的3公里下水道,沒有關係!

第四,為什麼會有那個喪心病狂的傳說?

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空穴來風,關於神秘郵包的謠傳,其實是有原因的。

當初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有人在青島的地下管網內,發現了一些配件,這些配件恰恰與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里的一些部件,是一模一樣的。

這是德國人留下的神秘郵包嗎?

顯然不是。

當初德國人修建下水道時,中國的工業幾乎空白,下水道內的很多部件,都需要從國外運進來,但這些部件不可能數量恰好不多不少,總有一些多餘的。

於是,這些多餘的部件,就被隨機擺放在地下管網內,有些一直保存到百年之後。

郵包?金屬配件?

都是胡扯!

下水道里怎麼可能用上金屬配件,難道德國人就不怕金屬在潮溼環境裡,會生鏽嗎?

真實情況是,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里,也和其他國家下水道差不多,使用的都是陶土製品,瓷質,或者水泥製品,總之並沒有金屬部件!

如此就很清楚了,所謂的德國人在下水道里每隔多少米留下一個郵包,裡面有光亮如新的金屬元件的說法,完全是荒唐的虛構。

德國人沒有那麼蠢,他們的腦袋也不是石頭做的,不會幹那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結束語:我們信任德國人嚴謹的作風,那並沒有錯,德國人關於產品品質的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但我們沒必要迷信,搞出一個讓人笑掉大牙的謠傳,那就不好了。


99隨便

最近幾年,關於德國人修的青島下水道的故事,被人們傳的神乎其神,還說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郵包,裡面是圖紙和修復工具,這種說法純屬謠傳,並非事實。

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了解這段歷史故事的真相。

一、德國人只為自己建造的排水管道,中國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這要從腐敗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時期說起。1897年11月1日的“鉅野教案又稱曹州教案”。

成為了德軍出兵進入膠州灣的藉口,1898年3月6日,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導致中德簽訂《膠澳租界條約》,租期為99年。

這就意味著德國人要在青島長期居住和生活,所以就必須有符合自己習慣的生活環境。

據說,德國當時的排水系統很強大,他們就打算憑藉先進的技術,建造雨汙同流的排水系統,即將雨水排放和生活汙水排放分開處理。

於是,專門修建多條暗渠,不僅長度長,而且使用材料多為陶瓷貼面的管道,這就使得即使流量大、管徑小,也依舊能夠很快的排出。

況且德國所修建的雨水排放管道管徑直徑在半米以上,直接排入海中,這就是為什麼無論青島下多大的雨都不會因此堵塞的原因。

但是,德國人建造的排水系統僅僅是圍繞德國人居住的區域,只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活品質,中國人並未因此受益,反而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一是修建排水系統損耗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中國的;二是汙水排放到華人居住區,致使那裡常年散發臭氣,瘟疫橫行,青島人民受盡了折磨。

二、青島強大的排水系統,全是由中國自己製造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人當年建造的排水系統,被保留下來的僅有極少一部分,據統計佔青島整個排水系統的3%。所以青島如今強大的排水系統,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就完成了一場震撼全國的強大改造:1953年,青島開始對大港緯路明溝進行改造。

這個長六百米寬七米的臭水溝,就是德國排水系統的造孽後果,虐了青島人幾十年,這下不但被一口氣填平,更完全參考德國技術,把明溝改成了暗渠。

舊址之上,還建成了街心花園。花園取代了水溝,暗渠更確保了排汙暢通。如此一舉多得,當時就成為全國典型,還被推廣到全國其他各省。

隨著青島的城市不斷擴容增大,排汙排水管道也越鋪越長。據悉,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島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發展到今天,青島的排水管道總長,已超過了3000公里。當年德國領先世界的排水系統,放在其中,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且傳說中強大到能用百年的德國管道,今天絕大多數,都已經被重新翻修了,真正還存留的德國原裝管道,也是鳳毛麟角。

據瞭解,以《青島市城市排水條例》的規定,青島排水系統的標準,比國家標準還要高。國家標準半年到三年,青島標準高達三到五年,好些關鍵幹道的暗渠,竟是十到二十年。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高的標準,青島的排水系統,才能夠真正在每一年的暴雨風潮中,達到“任你暴雨傾盆,我自巍然不動。”的雄偉氣魄。

所以說,被很多人嘲笑的“沾德國光”事件,其實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驕傲!

三、油包裡圖紙、修復工具的說法,旨在警示現代城市建設者。

德國人修青島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個油包,裡面是圖紙和修復工具的說法,其實只是人們編出來的一個笑話。

笑話內容如下:

說的是有一批中國城建人員在整修下水道時,發現零件有壞的,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國人求助。

德國人答:“不必擔心,附近3米內有備件。”

人們就開挖,果真發現了所謂的油包,內有圖紙、零件和修復工具,而且嶄新如初。但因圖紙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復工具也沒人會用,只好再次打電話求助。

德國人又說:“不必擔心,3米內肯定有備用工程師。”

人們又繼續尋找,還真挖到一個德國工程師,而且嶄新如初。但肯定是已沒呼吸了,又打電話求助。

德國人回覆道:“不必擔心,3米內有備用復活丹。”

人們又不辭辛苦地尋找,果真挖出一瓶復活丹。德國工程師吃下復活丹,甦醒並說道:

“不必擔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

然後就消失了,人們這才看到復活丹上的6個字:美德因拆愛哪(即 Mide in chain 中國製造)。

這則笑話,其實是在嘲笑我們的城市建設者愚鈍無能而且對先進的理念與修建技術一竅不通的,反映了人們對現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理念落伍的不滿。下場大雨,馬路上就能撐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鍊馬路;下水道三天兩頭的堵……

所以說,德國人修的青島下水道,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郵包的說法並不屬實,那只是人們對現代城市建設者的一種警示。

究其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一部分中國人的自卑心理在作祟,總認為我們自己無能,總覺得青島強大的排水系統是“沾了德國的光”。

與其說沾了德國的光,不如說青島真正學習了德國人的排水理念,以沉穩紮實的努力,證明了中國突飛猛進的大城市,一樣可以挺過暴雨的考驗。


有書博物館

德國人修青島下水道的故事,近年來一直是網絡熱點:中國城建人員在修下水道時,發現零件壞了,因找不到配件向德國人求助。德國人答:“不必擔心,附近3米內有備件。”人們就尋找,果真發現一個油包,內有圖紙、零件和修復工具,而且嶄新如初。

看完故事,很多網友感覺整個人都不好啦:德國人難道當年進入青島時,並非來殖民我們,反而是來造福我們的?而且這個福一造就是上百年?其實,稍微動動腦子的人都應該明白,這個故事的漏洞太多。

1、水泥管道需要備件?

故事說法:在青島市博物館2樓,一段挖掘出來的蛋形型管材作為文物展出。它的截面似鴨蛋,高80釐米,寬40釐米。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在水泥上貼了一層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蝕的作用。

網友質疑:看到這裡終於明白,原來管道是水泥的。那麼,水泥管道上有什麼備件要換?難道是備用水泥?修復工具是什麼?難道是備用鐵鍁?

2、百年陶管砸不破?

故事說法:前幾年青島的城市施工中,在老城區挖出一段德制下水陶管,人們居然砸不破它。而後來鋪設的管道已鏽跡斑斑。

網友質疑:陶管用100年正常。但是“砸不破”是什麼意思?用氣球砸不破,還是用錘子砸不破?是孩子用木錘砸不破,還是大人用鐵錘砸不破?

3、不足3公里管線確保不澇?

故事說法:德國人在青島,17年裡修建雨水管道29.97公里,汙水管道41.07公里,雨汙合流管道9.28公里。經歷年改造擴建,目前還有不足3公里的“德國造”。但不要小瞧這3公里,它在青島排洪防澇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網友質疑:3000米,圍著學校操場跑兩三圈的長度。居然被認為是青島不澇的保障,這話哄孩子可以,但我們都小學畢業生了,已有了初步判斷力。

4、德國人賠了?日本人賺了?

故事說法:青島人有句俗話是“德國人賠了,日本人賺了”。是說戰敗的德國給日本人留下一座“東方瑞士”般的現代化城市。其中,極具現代意識的城市下水管網,讓100年後的青島人依舊受益。日本人、北洋政府、國民政府都沿襲德國市政管理經驗,設計辦法仿照德國人一以貫之。

網友質疑:用故事反駁故事吧。說是強盜闖進你的三室一廳,聲稱他是房主,住17年後他被趕跑了。就因為強盜住進來時,給你的家搞了一下精裝修。然後你就要感謝人家。唉!腦子進了多少水啊這是?


5、德國人修青島下水道的真相是什麼?

以下內容來自青島市檔案館的原始檔案《膠澳發展備忘錄》,這本備忘錄17年裡,不間斷記下了德國人在青島修建地下管網的過程。

備忘史料一:德國人把青島劃為歐人區,鮑島劃為華人區,並且禁止中國人在歐人區落戶。下水道的建設只在歐人區進行。

備忘史料二:德國人提出的雨汙分流理念,也只限於歐人區,華人區仍是雨汙並流。德國人認為,對於不講衛生的華人,不能強制搞雨汙分流。

備忘史料三:大量糞便和汙水灌入華人區後,催生了有名的“糞商”劉子山。此人因懂德語,就承接了華人區糞便收集的工作,收德國人勞務費,又靠賣糞當肥料賺錢……最終成為青島首富,也是青島歷史上唯一的“糞商”。

6、青島雨後不澇的真相

那麼,青島為什麼雨後不澇呢?其實,早有專家對此做過解釋:

第一:青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下水管道與地勢走向相同,雨水可自上而下快速排入海中。

第二:青島的城市建設中,承襲併發揚了雨汙分流的理念,對全市下水管道全部提升改造。

第三:……

德國人修青島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個油包,裡面是圖紙和修復工具。這只是一個段子而已,就如同下面這個段子:中國城建人員在整修下水道時,發現有零件壞了,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國人求助。德國人答:“不必擔心,附近3米內有備件。”

人們就尋找,果真發現一個油包,內有圖紙、零件和修復工具,而且嶄新如初。因圖紙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復工具也沒人會用,只好再次打電話求助。德國人說:“不必擔心,3米內肯定有備用工程師。”

人們就尋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個德國工程師,而且嶄新如初。但呼吸已沒了就打電話求助。德國人說:“不必擔心,3米內有備用復活丹。”人們就尋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瓶復活丹。吃下復活丹的德國工程師說:“不必擔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然後就消失了,人們這才看到復活丹上的6個字:美德因拆愛哪。

最後要說的是,人們熱衷於傳播德國人修下水道的段子,其實是對如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理念落伍的反感。下場大雨,馬路上就能撐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鍊馬路;下水道三天兩頭的堵……從這個角度上講,油包裡圖紙、修復工具的故事是對現代城市建設者的一種警示。


指動濟南

想起網上的一個段子:

德國人來青島旅遊突發心臟病,醫院找不到合適的心臟不知所措,這時侯有人說這不是德佔時期的醫院麼,可以問問德國人,結果一個電話打過去,德國人說我們既然造了醫院肯定有準備,結果在德國人的指引下在醫院下水道找到了用油紙包好的一個心臟,而且心臟還在鮮活跳動,歷時八十多年沒壞,德國旅客換上以後轉危為安,大家紛紛歎服德國人的嚴謹。

回到下水道,油紙包是不可能有的,下水道一般都是水泥做的,怎麼會有金屬零件,這只是有些人編出來感動自己的方式。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謠言,主要是因為北方暴雨的時候,首都和天津都發生了嚴重的內澇,而青島卻沒事,加上近些年來鼓吹的“德國製造”的神話,聯想到德國人曾經在青島修過下水道,謠言就這樣產生了。

事實上青島保留下來的“德國造”下水道只剩下不到3公里,相對於目前將近3000公里的青島排水系統,產生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德國給青島留下的不是下水道,而是修下水道的理念,青島在後來的城市發展中,繼承了這樣的設計理念,用在舊管道改造和新管道修建當中。


桂西散人

據說找到新配件後,工程人員不會裝,只要再發郵件給德國人,按照德國人的指導,再挖3米,找到了用油紙布包好的德國工程師,他光亮如新……

終於德國人也看不下去了,德國《南德意志報》在2015年1月1日刊登過一篇文章,標題就是《德國的完美神話》,全文都在把一個個在中國傳的神乎其神的“德吹”文章一一闢謠,文章配了一張圖,兩個穿著德國傳統巴伐利亞服裝的中國年輕女孩在中國山寨“啤酒節”上的照片。

這些“德吹”文章應該是很早很早就有了,隨著網絡的興起,被人刻意的炒作起來,而隨著全球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很多謠言在彼此對證之後自然被闢謠,只是,很多人因為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尤其是崇拜神一般的德國製造,他們還會時不時拿著這些陳年爛穀子的謠言再去髮網上,並不斷打造升級版。

目前,德國人造的地下排水管網幾乎都廢棄了,能用的大概也就幾公里,這和整個青島動輒幾千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網相比,實在微乎其微,能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更談不上在青島暴雨的時候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了。

當年德國租借青島的時候,本身就佔著靠海的一塊好位置,為了服務租借那幾萬人,也就修了80公里的管道,這些管道距離大海很近,再加上青島城區的地形,租界的雨水很快就能排海里去。租界以外的青島城區還是破破爛爛。

現在網絡發達了,很多吹外國的謠言都消失了,但時不時還會興起一陣,這種一味迷信外國人的工藝製造實在不是好事情,歐美固然先進,但是他們的很多陰暗面比我們更嚴重,看問題不要那麼片面。還有,德國人當年是好心來幫中國人搞基建麼?那還不是等於搶了別人家的好房子,準備長期住下去,就裝修的好一些唄,如果為此還要感謝德國人,實在是滑稽。


雲中史記

關於德國人修的青島下水道的種種“神奇功效”傳言,真的是需要好好地闢辟謠了。

1897年,山東發生了“曹州教案”,兩名德國籍傳教士被曹州當地的土匪搶劫殺害了。沒過幾天,德國以此為藉口,出兵佔領了膠州灣,也就是現在的青島,隔年德國逼迫積貧積弱的晚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膠澳租界條約》,讓德國在山東取得膠州灣99年的租期,鐵路修築權及採礦權。德國從此進入青島的歷史發展進程。

既然德國人生活、經略青島,肯定要在青島搞建設,其中,建設下水道即是其中的一項。應該承認,當時德國的城市基建理念和建設工藝確實是相當好的,他們那時候建下水道就提出了雨汙分流的概念。不過德國人不是“活雷鋒”,這些建設首先都是為德國在華的侵略服務的,其次是為了在華居住的德國人服務的。

這些雨汙分流的管道建在哪兒呢?都建在當年的德國人集聚區。汙水排到哪兒呢?排到中國人聚集區。現在的團島地帶當年就是德國排汙的沉澱池所在地,汙水汙物在此沉澱後再排入海中。以至於團島一度被稱為“大糞場”。

過了100多年,中國的城市排水問題成了各大城市的一個通病,而“從不積水”的青島,尤其是留在青島的德國造下水道,也越傳越玄乎,成了“德國工匠精神”的象徵。

不過有數據顯示,青島市市區的排水系統總長將近3000公里,“德國造”排水系統所佔比例不到1/1000,實際作用已經非常有限。要說起作用,倒不如說德國造下水道給新中國成立後青島的地下官網建設提供了參考。青島早期的很多國產下水道都是參考了德國造型、德國工藝。青島這些年“不積水”,一方面是自身的地理環境優越,另一方面也與這幾十年城建理念和工藝先進有密切關係,反而與所剩無幾的德國原裝下水道關係不大。

至於被傳的更加神乎其神的德國“油紙包”,就更加是沒譜的事兒了,什麼德國下水道里都有油紙包好的備用零件,德國建的教堂裡都有油紙包好的榫子等等,早就被闢過無數次謠了。


齊魯壹點

這是個傳聞。在青這麼多年,站出來證明一下,這是絕對的假話。根本沒見到認任何油包。(首先更正下,是油包,不是郵包)。

我從以下幾點,說明一下這個傳聞的相關信息。。

傳聞一:德國下水讓青島不受水淹。

一,傳聞中指的青島下水道,指得是德佔時期修的。集中在市南區。其中雨水道64公里,汙水道106公里。這些水道修建時設計標準高,考慮到城市未來發展,水道寬擴,能進小型維護作業車輛(非傳聞的卡車)。建設質量高。充分體實了德國佬當時先進的城市規劃理論和嚴謹的風格。

二,建國後,青島市自己建設下水道時,吸取德國設計的特點,結合青島獨有的丘陵地型。共建計了4900公里的下水。自建的下水道也很寬擴,四通八達。德建下水佔全青島下水的3.5%。

下雨時,起更大作用的時佔96.5%的青島只建下水道。

那為什麼市南淹的少,其它地方也淹水?這從幾方面說。青島屬丘陵地貌,整體北高南低,北邊局部中低四周高。市南區入海口多。雨水不僅從排水口排出入海,也從地面流入海。水不易積存。嶗山區同理。往北,排水只能通過下水道,現在城市路面硬化嚴重,水不能通過自然滲透回到地下,只能流向附近的下水口,這樣,大量雨水彙集,確實會產生下水口的壓力,但雨勢稍減,水馬上排空。不會持續水淹。青島的下水井蓋很少冒水。

說明青島在下水上有著先進的理念,也著實下了功夫了。

傳聞二:德建下水裡有油包,包了零件,圖紙,工具,還亮晶晶,沒生鏽。

一,建設歸建歸。維護歸維護。兩個部分都要產生費用。沒給費用,誰給你零件,誰給你工具。圖紙就更不可能了,圖紙還涉及知識產權。德建下水道,百年了。幾個油包放下水道里面,潮溼的環境,不但沒損壞,沒漏水,東西還新新,這是德國現在都沒有的技術。

二,即使德國要給我們零件維護。你覺得是藏著掖著讓我們自己找到,還是正式交接給我們?想必是後者吧。

實際上,青島下水道在建國後,一直由政府維護,修善。每年都進行防水檢查,加固,粉漆。這才能讓下水道一直保持正常的運行。

傳聞三:青島政府某天收到電郵,提醒我們改更改管件。

這個傳聞更無稽了。

一,百年前建的下水道,德國敗給日本後,匆忙撤退,很多資料都遺失。當然也包括下水道的相關信息。德國人自己都清楚青島下水道的現狀吧。嚴謹的德國人,怎麼可能突然管青島的閒事。讓德國佬睜著眼睛胡說?

二,德國老從哪知道政府管事的郵箱地址?

其實,現在的青島下水道,是中國人民,工程師的智慧。德建下水道,佔3.5%,只是個記憶罷了。崇尚德國人的嚴謹是好,但最起碼的嚴謹就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小手四處點評

德國油紙包的這個段子,早已被證明是杜撰的,為此德國甚至出報紙專門闢謠。

那個段子是這樣的:

說德國人曾經在佔領青島期間,動工修整了青島的下水道。百年之後,這些下水道仍然能夠正常使用,只是其中的一些零件壞了,需要更換零件。青島市政找遍大街小巷,也沒有買到這種零件。迫不得已撥打了曾經給青島修建下水道的公司。沒想到這家公司還在,人家說:不用擔心,我們既然修建了下水道,就會在周圍三米以內存有備用零件。市政人員在下水道仔細翻找,果然在幾米處找到了一個油紙包。打開油紙包,赫然有全新的零件,換上果然能用。

後來這樣的事越傳越神,逐漸出現了很多的升級版:


這事其實早已被德國報紙闢謠,報紙上說,因為1914年青島人口只有不到5萬人,現在青島有超過400萬人,有300萬人在郊區。而當時德國修建的下水道只有80公里,大部分後來都被中國人進行了重新修整,有的已經廢棄不用,最後僅剩下不到3公里長度。而現在青島的排水管道早已達到三千公里,德國修建的僅佔現有的千分之一。

後來國人借鑑了德國修整下水道的技術,並結合青島地區特有的地勢結構,創造性的設計出青島異常強大的排水系統,這才最終使得青島能夠稱為一座下暴雨卻不會被淹的城市。


雖然這是一個被證實杜撰出來的段子,但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卻真實的令人敬佩和尊敬。德國人在青島呆了十七年,沒蓋高樓大廈,大搞面子工程,相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下水道給修了,這在國人看來,應該屬於典型的出力不討好吧。百年以後,國人還是大受啟發,實在是讓人佩服啊!


奇點歷史

我曾經因為好奇進入過德國人修的下水道內,相比國內的下水道來說,德國人修的下水道非常空曠,即便我張開雙手在裡面奔跑也不會感覺到絲毫的狹窄,不僅如此,當我打開手中強光電筒的時候,我發現每隔一段路程,下水道的牆壁上都會有一個小空間。
當時的我是屏住呼吸的,我伸手探進了空間裡,在裡面抓出了一包黃油紙包住的包褢,我打開後發現裡面密密麻麻放著維修的零件和一張記載著非常清楚維修方法的圖紙,正當我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東西時。

我背後有一個聲音傳來,說的是非常蹩腳的中文,他在跟我問好,聽口音應該不是本國人,我轉頭一看,是一個高大的白人,他頭上正戴著一頂不知道什麼年代的安全帽。
他從我手中拿過圖紙,一點點詳細地跟我講解了這張圖紙的內容,原來這張圖紙是上世紀德國人在修建青島下水道時留下的圖紙,他跟我說完之後覺得有些口渴,不知道從哪裡翻出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放在了空曠的下水道中,招呼我坐了下來,然後又不知道從哪裡拿了兩杯滿滿的德國脾酒,和整整一大盤的羊腰子準備開吃,正當我要吃的時候,我發現我編不下去了。。。


是的,相信我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了吧?沒錯,所謂德國人下水道中藏有圖紙、零件、維修工具的事情純屬人們編造的故事,大家看到的時候,只要將其當成笑話來看就行,沒必要太過於當真。


之所以這種傳聞在中國會有市場,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對“德國製造”沒有節制的崇拜導致的。

德國人工業製造的精細

德國的工業製造在整個世界確實是屬於頂尖的,我曾經在一個醫藥公司實習過,公司裡很多測量微生物的機器都是花了大價錢從德國進口而來的,從德國進口這些機器的價格也往往是國內相同機器的數倍之高。

那時候我還以為公司的領導是崇洋媚外,迷信外國的東西都是好的道理花了冤枉錢從德國進口的這些機器。

於是我就問了公司裡面的老職員,通過詢問我才知道,公司並不是不想用國內生產的機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生產的機器實在是用不了。

因為那是一個和國際接軌的醫藥公司,經常會有世界衛生組織的人員過來檢查,他們檢查用的也是非常高的標準,雖然國內的檢測機器有時也可以用,但是在很多細微的精度測量上卻有著或多或少的誤差。

在出現過一些錯誤後,公司才會花大價錢從德國進口的這些機器回來使用,從很多高精度的工業製造來說,德國確實比中國的很多企業要用心。

關於100年後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里,仍舊在青島發揮巨大作用的傳聞

雖然德國人比較嚴謹,生產製造的時候也比較用心深入,但是卻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德國製造”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神話,我們都在傳的青島下水道有德國人包裹的傳聞,已經經過很多人的親自探測證明是假的。

但是除此之外,卻還有著一個影響很大的傳聞一直被人們深信不疑。

那就是很多人將現代青島城市道路不會淹水的功勞放在了德國人修造的下水道上,以為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在將近100年後的今天還在為青島整座城市的防淹大業做著巨大的貢獻。


但實際上德國人當初只修建了200公里的下水道,也只侷限在當初德租界的範圍內,現在青島的很多城區在大概100年前也還是人口不是很密集的農村郊外,德國人是不可能將下水道修到這些地方的。

而且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在混亂特殊的年代裡早就因為沒人疏通、維修,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堵住、荒廢了大半。

真正能流傳到現在還能使用的只有僅僅三公里的下水道線路,這些是後人重新疏通過才能保留到現在的,雖然只剩下了三公里,但能用這麼久也足以說明那個年代德國人在青島投下的精力程度了。

現在青島的下水道線路完全是由我國自己疏通建造的,是獨立於德國人下水道線路的,全長接近3000多公里,在青島的地下錯綜複雜地構出了一個龐大的地下空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雖然現在青島很少被淹,但是雨水漫過路面的狀況還是偶爾會發生的,跟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唯一的優點就是三面環海容易疏通,雨水漫過路面的情況只是比較少而已,在不少地方還是有的


所以說這個傳言是假的、是一個無厘頭的笑話、是一個無限神話德國人的虛假傳聞,德國人的嚴謹、以及工業上的精細是無法否認的,但是這裡面卻總該有一個限度,他們雖然嚴謹,但卻是在可以理解範圍內的嚴謹,絕對不可能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內,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該妄自菲薄,雖然國內很多產品公司都是粗製濫造的,但是擁有著嚴謹精神的企業卻也是有的,只不過我們缺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罷了。


孤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