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點開《天意》的第一集,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碩大的外星飛碟墜落,外星人女羲被困地球,需要完成任務,才能重返太空。這是妥妥的科幻劇節奏。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但畫風一轉,來到中國的秦朝,始皇專橫,民不聊生,以韓信為首的民間反抗勢力正在崛起,即將迎來秦皇漢武的歷史更迭,這是很正向的歷史劇節奏。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但《天意》的第二集,卻又是畫風一轉,由現代科幻作家錢小芳的故事為引子,在她不慎遭遇車禍住院時,直接被太空引力波吸入時光隧道,這又是穿越劇的節奏。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於是,完整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天意》,集合了科幻、歷史、穿越、愛情、權謀、動作等等多種元素的泛類型劇,雖然涉及多面,卻經過了有機的糅合,看起來,並不覺得突兀,反倒是各色人等於歷史洪流中翻滾、博弈,帶來了許多的新鮮感。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這得益於故事原作——曾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的同名歷史科幻小說《天意》。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歷史越久遠,我們越難看清其真實的面目,對於秦漢的歷史,更是隻能從歷史的典籍以及民間的傳說中,得知其一二,有關秦朝的故事,儘管已經被影視劇們演繹得紛至沓來、不亦樂乎,但至今我們都無法判斷,哪一部更接近史實。因此,《天意》在傳統的歷史傳說上,為既往附加了許多的新鮮元素,這種開放的創作方式,也賦予了創作者更多的自由,由此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天意》也相較其他作品,多了一份率性與灑脫,這種氣質,無疑是更符合當下的審美趨向。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劇中,滄海客與韓信的一段交談,便是關於所謂的“天意”。這位自稱“神使”的滄海客對韓信說:“現在的你,未必是將來的你,現在的決定,也未必是將來的決定……現在你會覺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將來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天意難違。”在滄海客看來,地球的命運,似乎都在它們的掌握之中,但韓信的回答直接而乾脆:“我就是我,始終如一”。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為什麼要單獨把這段對話拎出來,是因為戰臺烽覺得,這段對話,包含了整部《天意》對於歷史觀和未來觀的哲學思辨,一方面,在命運手中,歷史似乎已經被註定而不可逆轉,另一方面,向來信奉“事在人為”的華夏兒女,又總是在通過不懈的努力與抗爭,開創了一代又一代看似不可能的盛世,天意究竟是什麼?是天賦人權、天命有歸,還是人定勝天?這是一個問題。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劇中也顯而易見,女羲與滄海客首選的“代理人”便是秦始皇,卻無奈嬴政在權欲的膨脹之下,一步步失去了背後的神力庇護,也逼得這些外星生物,要尋找新的扶持和依靠,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任何時候,都是不變的至理。在這個層面看,《天意》發生的故事年代並不重要,秦朝可以,漢朝可以,唐朝可以,清朝也依然可以,歷史背景與人物,也不過是這部作品的一個“代理”式的存在,在看劇的過程,我們毋須糾纏於太多歷史的還原與文化的氣質。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天意》是一個座標點,連接中與外,溝通古與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