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鄉村旅遊不應追求“副本”

洛陽鄉村旅遊不應追求“副本”

培育打造鄉村旅遊產業集群、特色旅遊小鎮,創建A級鄉村旅遊景區、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實施鄉村“後備廂”行動……日前,市旅遊部門出臺《洛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旅遊發展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吹響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的“集結號”。

最美不過鄉愁。當越來越多的城裡人投身“新上山下鄉運動”,鄉村旅遊成為鄉愁的最佳寄託。過去10年間,中央及有關部委發佈的與鄉村旅遊相關的文件有20多個,美麗鄉村、精準脫貧、供給側改革、全域旅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鄉村旅遊已經成了多項國家戰略的聚焦點和支撐點。在鄉愁情懷的誘惑和宏大背景的召喚下,鄉村旅遊迎來了資本加速湧入的“風口”。

然而“情懷終究需要充值”。鄉村旅遊火爆的背後,風景大同小異,產品單一低檔,缺乏特色主題,“千村一面”的同質化導致財富創造效應不夠顯著,成為當前制約鄉村旅遊發展最大的痛點。誰解決了這一“痛點”,誰就有可能在新一輪鄉村旅遊大發展中贏得優勢。

鄉村旅遊植根於當地的鄉土文化,這才是原汁原味的文化符號,是鄉村旅遊真正獨特的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即知識產權),具有獨家知識產權。與其一哄而上複製模仿鄉村旅遊的成功者,或者一味追逐“酷爽嗨萌”的都市時尚,不如還原“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本土文化風格。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投資者無需對城市審美趣味盲目迎合,城市投資者也無需對城市時尚理念生硬移植,無論是迎合還是移植,都只會傷害鄉村旅遊的文化原真性。

聞名全國的陝西袁家村鄉村旅遊模式可資借鑑。袁家村挖掘特色鮮明的關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圍繞“關中第一村”這一文化IP,打造形成了一條鄉村旅遊產業鏈,雖然該村只有62戶、286人,卻帶動3000人就業,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隨著“袁家村”模式的成功,大批量同類型、同模式的村鎮跟風而上,不過遺憾的是,這些“副本”卻與袁家村頗有雷同感。強大的文化IP是同質化產品中得以取勝的法寶,正是有了它,袁家村鄉村旅遊的內容可模仿,但成功不可複製。

回首看得越遠,向前也會看得越遠。鄉村旅遊提質升級,不是跟著大多數人的方向一路狂奔、直道競賽,我們不妨按捺住躁動的心,迴歸到本土文化中去,挖掘打造特色的鄉村旅遊文化IP,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就是靈感和奇蹟產生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