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客流下降,哪裡出了問題?分享之香菇帶來的客戶粘度……

香菇的故事

前幾天,出差路過走進胖東來,逛著逛著,生鮮區的香菇堆頭引起了我的注意,多位阿姨正圍著堆頭興致十足地挑選著香菇,但其實看了價格牌並沒有什麼價格優勢,甚至比其他超市還貴幾毛錢。仔細瞭解發現,原來這裡的香菇是經過削根去莖的精細香菇,雖然價格高了幾毛錢,但實際在整體食用價值和性價比上比其他超市還划算。

商超客流下降,哪裡出了問題?分享之香菇帶來的客戶粘度……

香菇根莖的重量不輕,很多情況都是連根帶莖的賣,甚至連著種植的木屑和其他髒物一起賣,根莖在整個香菇整體上佔比較大,提高了香菇的重量,以此來提高銷售額。可能有的人會反駁,來貨就這樣的,大家都這麼賣。確實,市場上大多數香菇都是在以這種形態存在,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香菇的根莖基本嚼不動,根莖很髒,常常夾著木屑和其他髒東西,混在香菇中清洗困難。消費者買回去多是自行切除處理。

所以,基於這一困擾顧客的現象,胖東來想到幫助顧客把香菇的根莖處理好再賣。雖然價格會高點,出人意料的是顧客們都支持並喜歡這種形式。簡單的一道暖心的工序引起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切實的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省去了顧客清洗香菇的麻煩,企業也收穫了口碑,建立了更深一層的顧客關係。

不難看出,生鮮經營中也講究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香菇不起眼,帶長根莖售賣已經習慣性的忽視將就。而胖東來細心的覺察到了這一問題,把容易被人忽視的根莖處理乾淨。這種對商品極致的要求、對細節的把控,值得稱讚。從另一個方面看,胖東來的內部管理十分健全,香菇根莖處理涉及到發現香菇根莖不好清洗顧客剛需的需求,安排專門人員處理香菇的根莖,到商品的定價,整體的把控值得稱道。

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細節往往因為其微小,而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也因為它“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但是這些小事和細節,成就了顧客和商超之間的粘性。只有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要求到極致,才能像胖東來一樣,提供給客戶優質令人稱讚的服務。

同樣是買東西,在胖東來買香菇,顧客心理會覺得“來對了”、“買對了”、“沒來錯地方”而不是“胖東來也不過如此”。我們可以發現,在短時間內與客戶建立信任感,讓客戶發自內心地覺得“買東西就到胖東來”,如果你有信心讓顧客感到“選擇從你這裡購買產品真是選對了”,那你無疑已經掌握了極高的“銷售力”。

銷售力是什麼?從賣方的角度看是銷售產品的能力,從買方的角度看指的是能讓顧客感受到“買對了”、“來對了”的能力。胖東來用的就是後者。

大家熟知的7-11,他的創始人鈴木敏文也是運用這一理論的傑出者。在7-11曾發生過這樣的故事,有些方便麵沒有寫需要泡多久,鈴木敏文要求員工自己嘗試,這個員工每頓飯都是吃泡麵,直到找到一個最佳的時間,然後把時間貼在方便麵的外包裝上,從泡方便麵和削莖去根的香菇可以看出7-11和胖東來一樣,讓顧客感知到用心得服務。

相反,即使顧客抱著“試著買買看”“試著嘗一口”“試著光顧一次”的興趣,卻在嘗試之後後悔地想“要是沒買就好了”這樣的話商家永遠也留不住回頭客。要想生意做得長久、顧客盈門,就應該向顧客提供好的服務,即使貴也要讓顧客覺得貴的物超所值。

現在是物質過剩的年代,消費者處於飽腹狀態,企業唯有提供具有全新價值的產品才適者生存。決不能把顧客昨日追求的東西提供給明天的顧客。只要經營者用心服務,顧客是看得到的,將點點滴滴的關懷,貼心的服務融入商品中,顧客自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