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丨徐珂:描繪發展藍圖 吹響奮進號角

文稿丨徐珂:描繪發展藍圖 吹響奮進號角

2017年金秋,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吹響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嘹亮號角。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3月5日上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向2970位全國代表作了他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五份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是換屆之年的報告,全面總結的是這屆政府過去五年以來的工作成績。由於下一屆仍基本處於“十三五”時期,“十三五”規劃兩年前已部署,因此,報告對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提出與時俱進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對2018年政府工作提出提綱挈領的思路建議,並對新時代政府自身建設及其他方面工作提出了總概要求。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一、報告的邏輯結構

報告全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來政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思路清晰,概括準確,內容豐富,論述深刻,充分貫徹體現了過去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對進一步增強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的自覺性、堅定性,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過去五年工作回顧。這一部分全面回顧了過去極不平凡的五年,在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狀況等六個方面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著力闡述了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穩中向好”、“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著力激發社會創造力,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型經濟水平顯著提升”、“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著力推動平衡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成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汙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等九個方面所做的具體工作,簡要總結了五年來民族宗教僑務、軍隊、港澳臺、外交等方面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績,深刻分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強調過去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並代表國務院,向社會各界辛勤努力表示感謝。這一部分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來的政府工作成績,分析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既鼓舞人心、增強了自信,又樹立了憂患意識,給我們增添了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第二部分,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報告重點論述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要求,闡明瞭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存的複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及主要預期目標。報告要求2018年要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要聚力增效;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要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要注重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重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注重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這一部分工作思路清晰,任務目標明確,形勢分析得當,重點要求突出,充滿了信心決心。

第三部分,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2018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報告論述了2018年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需要紮實做好的各項工作。

一是從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繼續破除無效供給、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等六個方面,深刻論述了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二是從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等三個方面,闡明瞭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三是從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健全生態文明體制等七個方面,全面論述了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四是從推動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推進汙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等三個方面,闡明瞭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五是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等三個方面,深刻論述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六是從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等兩個方面,闡明瞭紮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七是從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等兩個方面,深刻論述了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八是從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促進外商投資穩定增長、鞏固外貿穩中向好勢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四個方面,闡明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九是從著力促進就業創業、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強化民生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等八個方面,深刻論述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這一部分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部署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思路清楚、條理清晰、措施得當、切近實際,達到了近期和長遠、戰術和戰略、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統一,針對性、實效性都很強。

第四部分,2018年其他方面工作措施。報告以“各位代表”開頭,主要從政府自身建設及民族宗教僑務、軍隊、港澳臺、外交等五個方面,闡述了2018年其他工作總體思路。一是政府自身建設方面,報告強調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從全面推進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提高政府效能等三個方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人民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二是民族宗教僑務方面,簡明論述了工作總體思路和措施,強調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強調要認真落實僑務政策,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奮鬥、共創輝煌。三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面,強調要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全面推進練兵備戰工作,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全民國防教育,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堅決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四是港澳臺方面,強調要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強化與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實現同發展、共繁榮;強調要繼續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五是外交方面,指出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採取參與全球治理、辦好論壇峰會、發揮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負責任大國作用等方式手段,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後,號召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一部分是政府自身工作和涉及配合協作的主要工作,如關於政府自身建設,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作出了全面系統的戰略部署;宗教問題涉及我國各民族團結安定;國防和軍隊建設關涉我國國家安全和公民生命財產的保護;臺灣涉及我國的統一問題;外交涉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內容也都十分重要。

二、報告的主要特點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總體思路清晰,形勢分析得當,工作舉措有力,力量保證堅強,構成了一套科學的政府工作體系,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好報告,是推動我國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造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藍圖,主要凸顯了五個方面基本特點。

第一,這是一份充分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的報告。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偉大思想的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們推動一切工作的科學指南。政府工作是黨和國家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密結合的產物,政治站位高。無論對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總結,還是2018年主要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總任務,是一篇充分體現“四個意識”“四個自信”,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全面反映民意的好報告。報告開篇旗幟鮮明地指出,過去五年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結果,同時提出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指出五年來政府所做的工作是“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工作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報告強調,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必須牢牢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報告在論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強調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報告最後強調,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報告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政府工作思路,把黨的方略鋪展為政府改革發展的工作實踐,把黨的目標熔鑄於億萬人民的共同奮鬥,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闊步前行。

第二,這是一份清醒自信的報告。從發展中獲得自信,在改革中堅定自信。清醒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清醒的保證。有了清醒,自信會更強大;失去清醒,自信會成自大。報告的清醒來自於對過去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客觀公正認知,來自於對過去五年和新時代極其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當前我國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風險挑戰的清醒認識,來自於對2018年及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科學部署和要求上,特別是來自於對當前存在諸多矛盾、風險挑戰和問題的正確判斷上。報告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強調要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指出我們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並用較大篇幅詳細點明瞭阻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報告的清醒為自信奠定了基礎,強調在極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五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再次令世界矚目,全國各族人民倍感振奮和自豪。報告指出,實踐表明,中國的發展成就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取得的,我們有能力有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報告提出,進入新時代,政府工作在新的一年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有新氣象新作為。報告處處充滿了清醒而又自信的精神光芒,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在憂患中不斷髮展革新、在自信中不斷健康壯大。

第三,這是一份求真務實的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必須做到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最根本的是要實事求是、實打實。報告無論總結五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還是對當前存在矛盾和問題的分析;無論是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判斷,還是對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的制定;無論是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還是對政府自身建設及其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都是認識評價客觀公正、政策措施科學有效、矛盾問題切中要害。報告觀點鮮明,事實準確,表述嚴謹,總結工作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沒有空話、套話、過頭話,沒有模稜兩可、含混不清的話;部署任務突出針對性、操作性,把思路落在任務上,把目標落在項目上,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完全符合現實情況,確實做到了“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報告提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等一系列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考慮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際。報告重點論述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思路清晰,指向清楚,內涵明確,措施得力,符合實際,有利於貫徹落實。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要求,符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系列戰略部署,符合對國際國內形勢及國內任務的正確判斷,符合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基本論斷,符合我國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的客觀實際。

第四,這是一份以人民為中心的報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宣言》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根本遵循。報告全篇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過去五年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的動力源泉和主要目的。報告高度概括了過去5年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所取得的成就和可喜的變化。比如,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4%,出境旅遊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千多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棚戶區住房改造2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700多萬戶,上億人喜遷新居等。報告明確提出,過去五年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指出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中央財政五年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800多億元,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由1萬人增加到10萬人,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600多萬農村學生,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萬人次受益,近6000萬低保人員和特困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報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擔當精神,強調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不畏艱難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意志,盡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負人民重託。報告強調,當前財政狀況出現好轉,各級政府仍要堅持過緊日子,執守簡樸、力戒浮華,嚴控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於為發展增添後勁、為民生雪中送炭。報告對2018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強調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生活隨著國家發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第五,這是一份催人奮進的報告。報告回顧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對當前矛盾和問題的總結,發人深省、催人奮鬥;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思考,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是一篇增強自信、振奮精神、鼓舞人心的好報告。我們先來用36組數據看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5%左右的目標,實際“成績單”顯示,2017年GDP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達827122億元,同比增長6.9%,符合年度預期目標。報告提出,2017年城鎮要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落實結果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0%,在年度控制目標內。減稅降費方面,報告提出,2017年要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實際上,2017年全年新增減稅超過3800億元,預計減輕各類市場主體收費負擔6434億元,超出預期。去產能方面,報告明確,2017年要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落實結果顯示,2017年全國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以上,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5億噸,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6500萬千瓦,超額完成相關目標任務。民生方面,報告明確,2017年要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最終,2017年全國棚戶區住房改造609萬套、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89萬、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8.5萬公里。生態環保方面,報告明確,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落實結果顯示,2017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了8.0%和4.9%,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30萬畝。36項指標任務還包括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按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等,這些任務均得以圓滿完成,構成了一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優異答卷,令人歡呼鼓舞。報告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對事關2018年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重點任務、重要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對全局性、長遠性、關鍵性目標和任務進行重點部署,尤其是2018年的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和重點任務立意高遠、定位準確、思路清晰、舉措有力,充分體現了立足全局、放眼未來、加快持續健康發展的氣魄和決心,使我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勇氣和力量,鼓舞人心、激勵奮進。

三、報告的重點內容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站在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所做的主要工作,深刻分析了2018年政府工作面臨的複雜嚴峻形勢、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闡述了2018年政府工作的預期目標、工作思路和任務舉措,闡明瞭2018年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主要任務,並對民族宗教、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豐富,論述深刻,全面系統,既總結成績、回顧工作,又分析困難、不迴避矛盾,既闡述工作思路、論述任務舉措,又弘揚必勝的信心信念、闡明力量的核心源泉,充分貫徹體現了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針對性,對按照提質增效要求,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順利完成“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我與大家重點學習交流幾個方面的重點熱點內容。

(一)闡明瞭過去5年政府工作成績單。

過去5年政府工作成績怎麼樣,是否完成了既定目標,是否擔當起了黨和人民賦予的政府職責?這是每一屆政府需要首先嚴肅回答的問題。這份成績單實質上是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彙報的成績單,是檢驗政府做得怎麼樣的報告單。這一點在回顧過去5年工作的第一段首先概括講到了,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結果,在總結完工作成績時又作了前後呼應:這是五年來一系列重大政策效應累積,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為功的結果。黨中央堅強領導、人民團結奮鬥、政府勤勉工作,創造出了可喜的成績單。從過去5年成績單看,主要從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五個方面來概括的。為什麼要這五個方面?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報告用四個方面的指標概括了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實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的,經濟結構主要看的是經濟發展是否合理,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這兩臺引擎構成了經濟發展的內外動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報告夾敘夾議,主要用真實數字說話,比如,過去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重大變革,經濟增長中,消費貢獻率提高到58.8%,服務業佔比已超半數;中國的全社會研發投入規模躍居世界第二,市場主體5年增加70%;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其中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我們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中國的發展速度在世界各國第一,並高出大多數國家不少。這樣的速度在國際上看比其他國家是高了,但國內是適速的,是基於提質增效和完成全面小康社會指標考慮的,實際上是為均衡和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報告用翔實的數據說明:過去5年,中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改革開放邁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剛剛過去的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並好於預期。尤其是在過去5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能夠取得這樣可喜的成績更顯難能可貴。報告進一步闡明瞭這份成績單來自於五年來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主要做到了“九個堅持”,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報告在闡述“九個堅持”時夾敘夾議,主要以敘述為主,闡明的是政府運用的工作措施、作出的部署要求,也有一些數字說明,是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五個方面所做的工作部署和具體措施。

(二)闡明瞭2018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總體工作措施。報告對2018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總體工作措施是依據我國經濟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對國際國內形勢和國內任務正確判斷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作出的。我國經濟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報告主要闡明瞭我國經濟發展的領導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路線方針是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具體工作措施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別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紮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報告準確深刻地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是挑戰和機遇並存,作出了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還有很多坡要爬、坎要過的正確判斷,特別指出需要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並闡明瞭我們過去就是在這樣的攻堅克難中走來的,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我們經濟各方面發展的綜合優勢明顯,有能力有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正是基於以上考慮,報告以數字為主,兼備敘述,從經濟增長速度、就業、進出口國際收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槓桿率、各類風險防控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018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這些方面,涉及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創新驅動、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等主要指標,構成了2018年科學的政府工作目標體系。報告指出,上述主要預期目標,考慮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際,並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作出了合理的說明。為實現這一預期目標,報告闡明瞭兩個方面的總體工作措施:一是政府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切實做好宏觀調控工作,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聚力增效,為實現預期目標提供堅強保證。二是從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等三個方面舉措,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為實現預期目標提供基本遵循。

正如報告所言:團結凝聚力量,實幹創造未來。新時代藍圖已繪就,新徵程奮進正當時。2018年政府工作部署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抓好貫徹落實。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必勝的信心,以螺絲釘的精神,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徐珂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