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高清彩照(美國大兵篇)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

由日本和美國等 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 美國、 中國、 英國、英屬印度帝國、 澳大利亞、新西蘭、 加拿大、 荷蘭流亡政府、自由 法國和 蘇聯。

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 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鬥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周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巨。

戰爭初期,日軍於各地戰無不勝,佔領了太平洋約四分之一的地域和俘虜大批歐美國家士兵,一直到 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大量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

接著日本又於 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進行兩線攻勢。1945年,美軍已收復了菲律賓和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與海軍對後者進行轟炸與封鎖,但日本堅決不投降。

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 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 蘇日中立條約》,對日宣戰,出兵滿洲。8月15日,日本宣佈 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