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中觉得惊艳的开头

推荐一部书吧,不仅开头惊艳,全书都是很惊艳的——《毛泽东选集》,推荐给所有大学生读一读。

读过的书中觉得惊艳的开头

这是《毛选》第一卷的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上来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写文章,不见得字数多,不见多文辞好,最主要是写透。这篇文章,上来短短的三句话,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以这个“首要问题”为基础,全篇精准分析了中国当时社会阶层的特征,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比现在一些云里雾里的所谓理论,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分析完社会阶层后,文章最后说: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气呵成,力透纸背,是不是很惊艳?

传统印象中,一说到《毛选》,大多以为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实际上,《毛选》在很多方面堪称经典,无人能及。举几个例子:

比如用词极简。比如《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士兵生存状况的“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好在苦惯了”,当时读到这句,瞬间泪目。就这么几个字,就写出了当时士兵的状况和状态,更有一种顽强的革命精神跃然纸上,比起现在公文中一大串的排比句,真不知道要高多少。

再比如文采极好。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篇的最后一段“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日,快要成熟的婴儿——这种神比喻,服不服?

读过的书中觉得惊艳的开头

听的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开始挺正常,讲男主和和侄子讨论一口井怎么怎么样,后来听到「当然,只要肯花时间我还是可以忆起侄子的脸。小小的冰冷的手、一头触感柔顺光滑的长发、软而圆的耳垂……」,我心想,咦,这人的侄子留长发,可能是个搞艺术的吧。后来越听越不对劲,感觉这叔侄俩关系亲密得有些过分了。当听到侄子说:“我比你所想像的要复杂多了。阴郁、冷淡、复杂……你那时候为什么会和我上床?”的时候,我大惊失色:敢情这特么还是个伦理小说?连忙摘了耳机看屏幕,原来女主名字就叫「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